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二十一世纪的四大教学理念,学会学习是四大教育理念的支柱之一。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学生们在学习了语文知识之后,应该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即学会学习。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其中目标之一就是学会学习。所以,我们努力学习自主探究的相关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并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本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支撑,总结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多年来教师受到“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只针对考试进行课文的讲解,一方面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把文本讲解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制作丰富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否则自主学习将会变成一种口号,而自主学习方式也就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自主学习方式下,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制作丰富的微课资源。在微课内容方面,对于那些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都可以制作成微课,特别是一些“陈述性知识”,教师不仅要制作成微课,还要想办法增强微课的互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微课时长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的特点,从他们有意注意时间短这一点出发,一般要把微课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在微课的推送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爱好推送不同的微课。为了做到分层推送微课,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在推送微课之前做一个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从而提高推送微课的精确性,使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侧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这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会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学会学习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更加重视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应该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们以轉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不断实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与“学”进行了翻转,即只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东西,教师就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也就是把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转移到课前由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有意义的建构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那些学生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而且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也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或者是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反馈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推送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从而有效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
三、新技术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及教师信息素养有限的限制,初中语文教学常常是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学生变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严重缺失。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近年来,我们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一方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有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在复杂的经验中学习”的学习场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视频情境,从而可以在较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从而有效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仍形象直观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等等。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宣灌式”的规范化教育,致使学生学习自主性降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不高。为此我们对“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一是制作丰富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新技术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为推进“学会学习”教育理念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玉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4):221.
[2]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03.
[3]高文成.翻转课堂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57-58.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多年来教师受到“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只针对考试进行课文的讲解,一方面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把文本讲解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制作丰富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否则自主学习将会变成一种口号,而自主学习方式也就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自主学习方式下,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制作丰富的微课资源。在微课内容方面,对于那些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都可以制作成微课,特别是一些“陈述性知识”,教师不仅要制作成微课,还要想办法增强微课的互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微课时长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的特点,从他们有意注意时间短这一点出发,一般要把微课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在微课的推送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爱好推送不同的微课。为了做到分层推送微课,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在推送微课之前做一个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从而提高推送微课的精确性,使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侧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这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会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学会学习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更加重视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应该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们以轉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不断实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与“学”进行了翻转,即只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东西,教师就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也就是把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转移到课前由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有意义的建构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那些学生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而且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也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或者是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反馈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推送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从而有效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
三、新技术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及教师信息素养有限的限制,初中语文教学常常是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学生变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严重缺失。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近年来,我们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一方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有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在复杂的经验中学习”的学习场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视频情境,从而可以在较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从而有效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仍形象直观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等等。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宣灌式”的规范化教育,致使学生学习自主性降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不高。为此我们对“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一是制作丰富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新技术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为推进“学会学习”教育理念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玉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4):221.
[2]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03.
[3]高文成.翻转课堂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