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地组织“前测”活动,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前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前测无疑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本文仅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为例,从前测的意义、设计及分析、结果运用等方面,阐述前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前测的意义和价值
(一)何为前测
课前测验,又称前测。就是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由教师组织设计,以学生为对象的测试工作。其目的是了解学情,即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便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有效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
(二)教学前测的价值
组织实施前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 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设计并组织相应的前测活动,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实施策略。
2. 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已有的认知状况和数学新课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这些落差也就是我们新知学习过程中所谓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并组织相应的前测活动,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这种落差,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学重点的落实以及教学难点的突破。
二、如何设计前测问题
从知识体系上看,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除法内容主要有: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属于口算除法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根据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对以下几个内容的掌握情况:
1. 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情况。
2. 学生对生活中分物现象的了解情况。
3. 学生能否熟练计算表内除法。
4. 学生对余数概念的理解情况。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摸底调查:
1. 把13颗糖果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人分( )颗,还剩( )颗。列式为( )。
2. 有28个鸡蛋,5个装一盒,能装( )盒,还剩( )个。
3. 计算32÷4=( ),要使用的乘法口诀是( ),答案是( )。
4. 小明把一堆棋子平均分成2堆,还剩下一些。请问:剩下( )颗。
三、组织前测,分析学情
前测问题设计好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前测活动,同时对前测结果进行相关的归因分析,以便准确把握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利用上述几个前测问题,笔者采用问卷加访谈的形式,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前测活动,结果统计如下:(参加测试人数为33人)
问题一:完全正确的有3人。错误的30名学生中,最后的列式都有困难,主要表现为13÷3的答案不会写。另外还有8人在“每人分( )颗,还剩( )颗”这两个空出现错误。
问题二:正确人数为23人。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完全分完,能装4盒、3盒、2盒的答案均有出现;另一方面是学生不能完全进入分物情境,答案出现“能装6盒,还剩2个”。本题出错的学生中,大部分在第一题中对应的两个空也是错的。
问题三:正确人数为32人,其中一人因口诀不熟练而出现错误。
问题四:学生的答案很多,回答“不知道”的学生有8人,“剩下1颗”的有13人,其余为剩下2颗、3颗。为了切实掌握学生是否了解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对回答“剩下1颗”的13位同学,笔者又进行了一次补充采访:你觉得可能会剩下2颗吗?在这13名学生中,有7人明确表示不可能剩下两颗。
通过以上的前测结果,我们不难掌握以下几点信息:
1. 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学生对生活中的分物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余数”(还剩)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数学上的“余数”还比较模糊,对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清楚。
3. 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能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只是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比较模糊,不会书写有余数除法算式的答案。
四、运用前测结果,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设计和组织前测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前测结果,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前面对《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所做的前测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 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理解余数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3. 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2. 运用前测结果,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
运用前测结果,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笔者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片段一:
出示例1:把6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问:可以摆几盘?如何列式呢?
生1:把6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也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2=3(盘)。
师:刚刚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清楚,也非常准确。如果把7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呢?(出示例1的后半部分)
生2:可以摆4盘。摆完3盘还多1颗,还要一个盘子。
生3:可以摆3盘。题目说每两个摆一盘,多1颗不能摆一盘,所以只能摆3盘。
师:你们同意谁的观点?
(大部分学生同意生3的观点)
师:是的。剩下的1颗已经不能摆一盘了,所以只能摆3盘。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6÷2=3(盘),7÷2=3(盘)……
班级学生交流后,得出算式:7÷2=3(盘)……1(颗)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把7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多1颗。
师(指着余数):这里的1,在我们数学上把它称之为余数。(板书:余数)
前测的结果表明,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是有一定认识的,关键是不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且不会计算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同时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笔者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分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片段二:
出示例2:用一堆小棒摆正方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师:你认为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 (指名学生回答)请小组合作,用小棒来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并完成表格(表格略)。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指名回答)
生:我们发现可能剩余1根、2根、3根。
师: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一样的结果?可能会剩余4根吗?
生:不会。剩下4根,我们还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全班同学都同意)既然不会剩下4根,有没有可能剩下5根呢?6根?7根?请同学们仔细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后,集体反馈。
生:不可能剩下5根、6根、7根,那样我们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
生:剩下的小棒不会比4多。
师:说得真好!那剩下3根行吗?2根呢?1根呢?
生:可以剩下3根、2根、1根,因为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了。
师:刚才我们通过猜测、验证、思考、交流,得出了一些结论。接下来我们结合算式一起来看一看。假如这堆小棒有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板书算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刚我们说的剩下几根就是这里的什么?(余数)我们用来比较的4就是这里的什么?(除数)比较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余数比除数小。
师:如果我用一些小棒来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下几根呢?为什么?
生:可能会剩下1根,因为摆不了一个三角形了。
生:可能会剩下1根,也可能会剩下2根,因为余数小于除数。
前测的结果表明: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比较模糊,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猜一猜、摆一摆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活动切实感受到余数与除数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前测,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前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前测无疑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本文仅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为例,从前测的意义、设计及分析、结果运用等方面,阐述前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前测的意义和价值
(一)何为前测
课前测验,又称前测。就是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由教师组织设计,以学生为对象的测试工作。其目的是了解学情,即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便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有效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
(二)教学前测的价值
组织实施前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 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设计并组织相应的前测活动,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实施策略。
2. 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已有的认知状况和数学新课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这些落差也就是我们新知学习过程中所谓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并组织相应的前测活动,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这种落差,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学重点的落实以及教学难点的突破。
二、如何设计前测问题
从知识体系上看,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除法内容主要有: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属于口算除法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根据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对以下几个内容的掌握情况:
1. 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情况。
2. 学生对生活中分物现象的了解情况。
3. 学生能否熟练计算表内除法。
4. 学生对余数概念的理解情况。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摸底调查:
1. 把13颗糖果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人分( )颗,还剩( )颗。列式为( )。
2. 有28个鸡蛋,5个装一盒,能装( )盒,还剩( )个。
3. 计算32÷4=( ),要使用的乘法口诀是( ),答案是( )。
4. 小明把一堆棋子平均分成2堆,还剩下一些。请问:剩下( )颗。
三、组织前测,分析学情
前测问题设计好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前测活动,同时对前测结果进行相关的归因分析,以便准确把握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利用上述几个前测问题,笔者采用问卷加访谈的形式,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前测活动,结果统计如下:(参加测试人数为33人)
问题一:完全正确的有3人。错误的30名学生中,最后的列式都有困难,主要表现为13÷3的答案不会写。另外还有8人在“每人分( )颗,还剩( )颗”这两个空出现错误。
问题二:正确人数为23人。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完全分完,能装4盒、3盒、2盒的答案均有出现;另一方面是学生不能完全进入分物情境,答案出现“能装6盒,还剩2个”。本题出错的学生中,大部分在第一题中对应的两个空也是错的。
问题三:正确人数为32人,其中一人因口诀不熟练而出现错误。
问题四:学生的答案很多,回答“不知道”的学生有8人,“剩下1颗”的有13人,其余为剩下2颗、3颗。为了切实掌握学生是否了解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对回答“剩下1颗”的13位同学,笔者又进行了一次补充采访:你觉得可能会剩下2颗吗?在这13名学生中,有7人明确表示不可能剩下两颗。
通过以上的前测结果,我们不难掌握以下几点信息:
1. 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学生对生活中的分物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余数”(还剩)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数学上的“余数”还比较模糊,对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清楚。
3. 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能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只是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比较模糊,不会书写有余数除法算式的答案。
四、运用前测结果,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设计和组织前测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前测结果,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前面对《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所做的前测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 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理解余数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
3. 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2. 运用前测结果,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
运用前测结果,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笔者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片段一:
出示例1:把6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问:可以摆几盘?如何列式呢?
生1:把6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也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2=3(盘)。
师:刚刚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清楚,也非常准确。如果把7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呢?(出示例1的后半部分)
生2:可以摆4盘。摆完3盘还多1颗,还要一个盘子。
生3:可以摆3盘。题目说每两个摆一盘,多1颗不能摆一盘,所以只能摆3盘。
师:你们同意谁的观点?
(大部分学生同意生3的观点)
师:是的。剩下的1颗已经不能摆一盘了,所以只能摆3盘。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6÷2=3(盘),7÷2=3(盘)……
班级学生交流后,得出算式:7÷2=3(盘)……1(颗)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把7颗草莓,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多1颗。
师(指着余数):这里的1,在我们数学上把它称之为余数。(板书:余数)
前测的结果表明,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是有一定认识的,关键是不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且不会计算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同时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笔者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分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片段二:
出示例2:用一堆小棒摆正方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师:你认为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 (指名学生回答)请小组合作,用小棒来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并完成表格(表格略)。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指名回答)
生:我们发现可能剩余1根、2根、3根。
师: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一样的结果?可能会剩余4根吗?
生:不会。剩下4根,我们还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全班同学都同意)既然不会剩下4根,有没有可能剩下5根呢?6根?7根?请同学们仔细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后,集体反馈。
生:不可能剩下5根、6根、7根,那样我们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
生:剩下的小棒不会比4多。
师:说得真好!那剩下3根行吗?2根呢?1根呢?
生:可以剩下3根、2根、1根,因为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了。
师:刚才我们通过猜测、验证、思考、交流,得出了一些结论。接下来我们结合算式一起来看一看。假如这堆小棒有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板书算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刚我们说的剩下几根就是这里的什么?(余数)我们用来比较的4就是这里的什么?(除数)比较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余数比除数小。
师:如果我用一些小棒来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下几根呢?为什么?
生:可能会剩下1根,因为摆不了一个三角形了。
生:可能会剩下1根,也可能会剩下2根,因为余数小于除数。
前测的结果表明: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比较模糊,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猜一猜、摆一摆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活动切实感受到余数与除数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前测,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