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教师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叙述了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原因,阐明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教师只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
1.概念不清。《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中很多专业术语是学生必须知道的,可有很多学生却没能很好地掌握。如,单击前面的小方格,单击前面的小圆圈。这是典型的外行说法。标准说法是:单击前面的复选框,单击前面的单选按钮。这就是学生对必须知道的概念不甚了解造成的。
2.概念混淆。信息技术中有些概念或术语往往是一字之差,而实质却大相径庭,但学生却混为一谈。如,单击末尾带“…”的命令,将弹出一个新窗口(应是“将弹出一个对话框”);单击“纸型”下拉菜单(应是“纸型下拉列表框”) 。
3.一些英语单词不会读或读错。信息技术中有大量的专业英语单词,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将很难与他人交流。如,有的把Google读作,正确的发音应该是;再如,对于键盘上的一些功能键有些人用字母连读法来读,如“D-E-L键”,别人很难听懂。
4.表述条理性差。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学生演示操作某一技能,学生都会很积极地举手上台;要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或交流这一技能时,全班学生却没有一人举手。很多学生只会做不会讲,或是表述时条理性差,常出现语言表述混乱或不完整的情况,甚至出现哑巴式操作。
二、造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原因
1.专业术语不统一。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很多书中的术语都不统一,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麻烦。
2.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交流,而不擅长口头表达。
3.课程评价方式不够完善。目前的课程评价往往偏向于通过技能操作的完成结果来简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却常常被当做鸡肋,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不重视。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1.教师语言的规范化。教师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教师语言主要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的教案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不管是设计教案还是上课,都要注意教师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做到准确、精练,思路清晰,叙述有条不紊。
2.加强概念教学。信息技术中有很多专业名词,如“控件”、“组件”、“插件”, “快捷方式”、“图标”、“按钮”,要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找出这些相似概念的区别。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概念不清和概念混淆的错误,才能准确、熟练地使用并表达出这些概念。
3.加强计算机专业英文词汇的教学。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网络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英文单词和缩写词,对于缩写词采用字母连读法是可以的,但对于英文单词,则是学生必须会读的,无法回避。下面介绍一些键的读法:(图1)
4.加深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在演示操作时,要教育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整个操作过程,并找出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例如:在Flash的《运动渐变动画制作》一课中,要引导学生总结关键步骤:(图2)
只有把操作过程搞懂弄透了,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与他人交流。
5.加强对教材的阅读。俗话说:“心中有,口上才有。”只有肚里有货了,口中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能够感悟信息技术语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一些概念,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网络技术应用的《OSI参考模型》一课中,让学生阅读教材可能比教师讲授效果更好,学生能更加深刻理解“帧”、“包”等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深奥的工作原理。
6.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课程起始阶段,大多数学生由于适应性的问题,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等情况。对此,教师应视具体情况,适时引导,积极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向上的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有成功的体验。
在操作过程中,为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视情况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教师做好示范以给学生模仿。可让学生先思考,然后教师小结,给学生提供对照、模仿机会。②集体先说,形成气氛。为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的勇气,养成说的习惯,可试着让大家一起说,然后逐步过渡到单个人说。③能者先说,感染其他。由于学生原有语言表达水平、信息技术基础及接受能力不同,必然会导致有些学生会说,有些学生不会说,教师首先安排会说的学生先说,并给予积极鼓励、褒奖,以此感染、激励其他学生,使他们从别人的成功体验产生要说的愿望。
7.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组内讨论出最优化的方法。注意要用正确的术语和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
四、总 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从“我”做起,从每堂课做起,不断坚持努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这项工作,最终让学生准确、规范、有条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语言,提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教师只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
1.概念不清。《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中很多专业术语是学生必须知道的,可有很多学生却没能很好地掌握。如,单击前面的小方格,单击前面的小圆圈。这是典型的外行说法。标准说法是:单击前面的复选框,单击前面的单选按钮。这就是学生对必须知道的概念不甚了解造成的。
2.概念混淆。信息技术中有些概念或术语往往是一字之差,而实质却大相径庭,但学生却混为一谈。如,单击末尾带“…”的命令,将弹出一个新窗口(应是“将弹出一个对话框”);单击“纸型”下拉菜单(应是“纸型下拉列表框”) 。
3.一些英语单词不会读或读错。信息技术中有大量的专业英语单词,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将很难与他人交流。如,有的把Google读作,正确的发音应该是;再如,对于键盘上的一些功能键有些人用字母连读法来读,如“D-E-L键”,别人很难听懂。
4.表述条理性差。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学生演示操作某一技能,学生都会很积极地举手上台;要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或交流这一技能时,全班学生却没有一人举手。很多学生只会做不会讲,或是表述时条理性差,常出现语言表述混乱或不完整的情况,甚至出现哑巴式操作。
二、造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原因
1.专业术语不统一。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很多书中的术语都不统一,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麻烦。
2.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交流,而不擅长口头表达。
3.课程评价方式不够完善。目前的课程评价往往偏向于通过技能操作的完成结果来简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却常常被当做鸡肋,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不重视。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1.教师语言的规范化。教师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教师语言主要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的教案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不管是设计教案还是上课,都要注意教师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做到准确、精练,思路清晰,叙述有条不紊。
2.加强概念教学。信息技术中有很多专业名词,如“控件”、“组件”、“插件”, “快捷方式”、“图标”、“按钮”,要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找出这些相似概念的区别。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概念不清和概念混淆的错误,才能准确、熟练地使用并表达出这些概念。
3.加强计算机专业英文词汇的教学。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网络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英文单词和缩写词,对于缩写词采用字母连读法是可以的,但对于英文单词,则是学生必须会读的,无法回避。下面介绍一些键的读法:(图1)
4.加深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在演示操作时,要教育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整个操作过程,并找出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例如:在Flash的《运动渐变动画制作》一课中,要引导学生总结关键步骤:(图2)
只有把操作过程搞懂弄透了,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与他人交流。
5.加强对教材的阅读。俗话说:“心中有,口上才有。”只有肚里有货了,口中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能够感悟信息技术语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一些概念,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网络技术应用的《OSI参考模型》一课中,让学生阅读教材可能比教师讲授效果更好,学生能更加深刻理解“帧”、“包”等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深奥的工作原理。
6.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课程起始阶段,大多数学生由于适应性的问题,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等情况。对此,教师应视具体情况,适时引导,积极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向上的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有成功的体验。
在操作过程中,为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视情况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教师做好示范以给学生模仿。可让学生先思考,然后教师小结,给学生提供对照、模仿机会。②集体先说,形成气氛。为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的勇气,养成说的习惯,可试着让大家一起说,然后逐步过渡到单个人说。③能者先说,感染其他。由于学生原有语言表达水平、信息技术基础及接受能力不同,必然会导致有些学生会说,有些学生不会说,教师首先安排会说的学生先说,并给予积极鼓励、褒奖,以此感染、激励其他学生,使他们从别人的成功体验产生要说的愿望。
7.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组内讨论出最优化的方法。注意要用正确的术语和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
四、总 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从“我”做起,从每堂课做起,不断坚持努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这项工作,最终让学生准确、规范、有条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语言,提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