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必要性探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力筛查是儿童眼保健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经过视力筛查可以较早发现视力异常,从而可以在异常初期就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矫正。本文就从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的现状着手讨论,研究一下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并阐述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视力筛查;学龄前儿童保健
  1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的现状及结果分析
  影响儿童视力异常的最主要因素是屈光不正,其具体表现就是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等症状【1】。学龄前儿童如果出现视力问题,一般较难被家长发现,因此视力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了解一下我区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的现状及结果:2013年我区34所幼儿园 1448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结果如下:739名儿童存在视力异常,异常率为5.1%,其中散光381名,占51.56 %,远视175名,占23.69 %,远视+散光136名,占18.4%,测不出40名,占5.41%,近视4名,占0.54%,近视+散光3名,占0.4%。
  2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主要原因
  2.1现代文明对视力的影响
  儿童的视力与看电视的时间和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产品不断普及,学龄前儿童用眼负担也越来越重,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疏于管理,所以导致视力问题提前发生。电视机的摆放距离是造成儿童视力异常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相关文献表明,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距离要在3米以外。
  2.2户外活动对视力的影响
  室内用眼容易造成视力异常,而户外活动的自然光线对于孩子不成熟的视力发育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家长要有意识的延长儿童在户外的活动时间,以促进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
  2.3睡眠时间对视力的影响
  儿童具有充足的睡眠可以对视力形成一定的保护,而如果睡眠不足,导致眼睛无法充分休息,无法缓解疲劳,最终导致视力低下,因此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
  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因素有很多,诸如父母对视力发育知识的掌握、孩子的出生情况、生活环境采光的影响等等,限于篇幅不做一一赘述。
  3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保健中的必要性
  3.1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学龄前儿童在生理上,眼球相对成人来说比较短,所以在屈光度中就表现为生理性的远视,不过儿童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强,所以这种生理性的轻度远视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上文中提到,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都使孩子的眼球睫状肌长期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并会出现暂时性的调节痉挛,最终导致视力下降,形成假性近视;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由上述数据资料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逐年增长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视力筛查要及早进行,如发现异常可以通过一些矫正措施进行矫正【2】。
  3.2视力问题已成为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
  视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就是视力问题。相关文献表明:人类视觉发育在出生后两年是关键期,而敏感期可以维持到9-12岁,所以视力的矫正和治疗的最佳时期就是学龄前。对学龄前儿童要及早进行视力筛查,如筛查异常,还要进一步散瞳验光检查,越早发现异常就可以越早进行治疗,提高恢复的机率。因此在学龄前儿童群体中进行视力筛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总之,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工作应该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积极宣传眼保健的重要性,让儿童的视力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保证儿童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式飞、周美珍。奉化市6091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5):18。
  [2]何志远、马胜生、梁纳。视力检查在临床上的意义【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4,9(5):45。
其他文献
摘要:临床上一些地方胆道疾病发病率高,除了致病微生物、水质或饮食习惯的原因外,输胆管道的形态、行径等解剖原因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输送胆汁的肝外胆道,起始段与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并存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总管内胆汁流动与肝门静脉静脉血、肝固有动脉血流动虽然流动方向相反,但血管的搏动肯定有利于胆汁排送。其次胆道探查时探条要顺利由十二指肠腔肝胰壶腹开口处出入胆总管全长,乃至肝总管、左右肝管等,熟悉肝
期刊
摘要:目的: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患者家属可起辅助治疗工作[1]。因此,在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教会患者家属在家中配合治疗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方法:根据每位患者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及需要特点等具体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治疗指导工作。结果: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指导,改善了家庭关系,使患者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大大减少病情的复发[2]。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干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正常培养的人胃癌细胞采用梯度稀释的七方胃痛颗粒进行处理,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胃癌细胞增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并通过检测细胞中三叶因子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量来初步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干预可能途径。结果 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
期刊
住院例均费用高居不下、农民实际负担有增无减,已为当前困扰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瓶颈。为确保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让这项民生工程惠及万家民生,宜都市结合本地实际,审时度势,对按床日付费制度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目前,全市14家一级医院已全面实现机构覆盖率和病种覆盖率两个100%,初步建立起医疗机构住院例均费用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开创了医、患、管“三赢”的可喜局面,深受广大参合农民拥护和欢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4例予以常规介入治疗,研究组54例予以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且LEVF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70%
期刊
摘要:目的:为减少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危害,本文介绍静脉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静脉化疗药物的配制防护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主要包括环境要求、防护用品要求、配制操作要求。结论:化疗是肿瘤治疗有效手段之一,静脉用药为主要途径,化学药物的配置及管理具其特殊性,在化疗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一些危害因素,严重危害着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因此,对化疗药物配制护士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极其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选择,针对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分别选择三组进行比较,LCP,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解剖钢板进行固定,对211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治疗,观察比较下临床的效果。结果: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手术之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率中,LCP组为5.8%,解剖钢板组为17.8%,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组为8.7%;踝关节恢复情
期刊
婴儿指出生后29天-一岁之间,由于其年龄幼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无法用语言表达其审理病理需要,常常用哭声来代替,这个需要我们护士认真学会观察,倾听,哪些哭声代表饥饿,不舒服,病了。。。。及时通过护理来解决问题。  摘要:目的 探讨婴儿哭声代表的含义,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延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策略 回故性总结我科20例,3月-6月的婴儿哭声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0例均及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减少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通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之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可行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患肢制动12h,静卧24h。现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
期刊
摘要: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一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引起的自然死亡,体位改变,由卧位到坐或站位以后导致突发性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其体会如下:1.提高患者预防心脏病猝死发生的意识。2,在诊疗过程中合理用药,运用现有的先进设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3.加强临床护理,对重症患者的室内活动给予必要的帮助,训练其在病床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