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专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实施分班区别教学,使教学目标和要求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能充分照顾和注意个体差异的现象,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得均衡发展,其原则是“因材施教”。由于师专学生一般在中学英语课成绩分化现象严重。笔者认为英语分层次教学不但必要而且重要。
  一、层次设置的原则及要求
  1、分层原则。经过入学考试,教师已经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可以参照入学考试成绩,分设A、B两个层次:A层为普通生,他们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对英语有较强的兴趣,成绩较好。B层学生,学习英语有一定困难,还不能完全通过自学掌握教材的学生,基础差,成绩较差。
  2、分层要求。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A层:要求学生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课前一定要预习单词、词组及课文,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标记,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后能模仿教材进行对话,能复述课文。为帮助他们搞好预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他们人手一本辅导材料。
  B层;为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动性,让他们和A层同学结对子,在A层同学帮助下预习单词、词组及翻译课文。适当降低要求,只须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句子,能背诵部分课文段落。经过一段学习后,B层中成绩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可以升级,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3、目标分层。A层主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B层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课文时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前提下,鼓励B层学生对照每单元课文,列出本单元的重点句,提出问题,最后教师总结,A层的学生要求熟练掌握文章的语法、词汇知识,并且能就基本语境来进行口语会话,能听懂BBC、VOA特别英语节目部分内容。复习时,要求A层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或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B层学生能背诵对话或教师规定的课文部分段落,并能用书上所提供的替换词流利地进行对话;要求同学熟读和理解对话或课文内容,尽量能机械模仿与背诵。提问时,B层学生能应用新的知识,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简单的学习问题。回答只要用“Yes”或“No”,或做“True”或“False”判断;适当进行指点,让B层学生回答“Why question”;A层学生则要求回答一些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对一些难度低的问题,充分调动中下层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允许他们出错,并及时启发,给予指导。
  2、作业设置
  预习:要求A层学生做单元预习,多提出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提前翻译好本周所学的课文,归纳重点单词和词组;B层学生借助词典,注出所学课文的生词的词义。教师要特别关照B层学生,对其进行巡回答疑、解惑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及时提示、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排除学习的困难,搞好课前预习。每天布置单词、词组听写作业,指定各组英语科代表负责检查,这样,同学们既帮助了同学,又能在检查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教材的配套练习:A层同学可有选择地做,并独立完成作业,还可适当增加一点教师布置的补充作业;B层同学可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单元的笔头练习。
  三、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对英语薄弱的学生,合理安排,系统地复习初中的教材,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进而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提高学生学好英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对于差生,时时注意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与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每次竞赛宣布考得好的学生名单和有进步的学生名单;对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要保密,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不足,鼓励并帮助他们迎头赶上。竞赛后教教师对学生成绩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做纵向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唤起他们的信心。语法复习时应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初中语法的重点在于动词的五个基本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用法。为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这五种时态,应采取精讲多练原则,针对学生普遍的错误,自编提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予以集体解答;有时也将一些问题写在学习园地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第二阶段:在系统复复习初中教材,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英英语学习技能之后,稳妥地开始教授师专的教学内容。
  第三阶段:针对英语学科特点设置与之相应的课题即专项练习,如:听力练习、语音单项专项练习、时态专项练习、完型填空练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等。
  第四阶段;强化综合模拟练习。为了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考场适应能力最后可“精心组装”一些综合题进行模拟训练。此阶段应多练少讲,重在查漏补缺。讲评重点亦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同时采取个别讲评的方法,使缺漏的知识获得纠正。
  启示
  1、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开发后进生的潜能。教师要用辨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差生并不是定了型的砖。教师既要喜欢优生,也要喜欢因学习智力迟钝的差生。通过分层次教学,我们深深体会到,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低起点的差生是完全有可能把学习搞好的。
  2、分层次教学有利于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外研英语必修2 Module 6 Cultural Corner教学设计及反思,探讨在英语教习中的德育渗透.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初等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使儿童读许多书,得许多丰富的知识,而在养成将来应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吕达,刘立德,邹海燕主编,杜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33-134]小学教育的目的也并不是要求小学生掌握多少单词量,多少英语知识,只不过是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具备学习英语基本的技能和习惯。而现实的小学英语教育却出现了行为上的“悖论”,成了纯粹知识的传授,把培养学习英语
课堂教学导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的导人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精神振奋去猎取,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英语新课的导入艺术。  一、复习导入法  每节课的教与学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此,在新课开
传统人类思维方法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其中最简单的因素,力图以事物各部分性质说明事物整体。17世纪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方法论是其典型代表,并成为以后几百年科学界的思想方法。传统思维着眼点在事物局部的要素,遵循的是因果决定论。它不能反映事物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只适用于较简单的事物,不胜任于复杂事物的研究。  直到20世纪末,我国英语教学还深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当时全日制教材
摘要:低年级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较差,不能将注意力长久持续地集中于某一事情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组织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使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活英语课堂,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竞赛  兴趣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一定的活动内容上,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欲望。在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尤其是具有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纠正过去专注经典、以本为本的阅读倾向,注重选择开阔学生视野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形成阅读的大视野,促进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
本文以国家工业锅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以下简称为“国家质检中心”)战略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了国家质检中心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部环境,
摘要: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为第二语言,英语缺乏其生存的文化土壤和文化环境,英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提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紧扣新课程该给的标准和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机动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不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笔者认为,要促进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
The group recommendation system is a viral requirement for the Intet service provider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 services for all the users in a group. Due to th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中,材料作文有近三分之一,这些作文题目的命题形式和命题思想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材料文体多样。不但有以往经常出现的故事、寓言、散文外,同时还有了诗歌类型的材料;二是选择空间相当开阔。题目从多方面铺开命题的材料,但最终只要求考生选择某一方面进行作文,使考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三是鼓励导语创新。比如有一中考的作文题在叙述一则故事后竟然连续设置四问:①“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