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来源 :新海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装修上最大的差别不是材料或者价格,而是理念。简单的说就是,中国人在装修的时候大多太过看重别人的看法,是装修给别人看的。而外国人的装修理念大部分都是以自己的看法为装修的主导思路,我想自己的家是怎样的就去实现。
  
  中国人讲究中庸,家庭装修更不例外,一般人害怕鲜艳的颜色。但是另一方面,敢于用色并不等于将家里涂成大红、大黄、大蓝,因为,家毕竟是家,整天住在大红大紫的屋子里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得高血压,用色的关键是如何把握红花绿叶的平衡关系。比如,这样的一个客厅,整个墙面是白色的,但是采用红色地毯、红色沙发靠垫、红色的花瓶、再挂上几幅红色基调的画。说起来很简单,却搭配得赏心悦目。
  
  因此,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装修丝毫体现不出温馨的感觉。讲究尊卑、讲究对称等等关系的中国家庭装修哲学总想给人大气排场的感觉,好像和纪念建筑的设计一脉相传,要保持人在建筑物面前的敬畏。而不是照顾自身住在里面的人是否与每日相处的家庭环境相适,是否看着舒服。所以,一所房子,如果没那么多章法,弄得墙壁是花的、窗帘是花的、沙发是花的、桌布是花的,甚至连卫生间都贴着花的墙纸,看上去忍不住让人想伸手摸摸真假,那准是外国人的家。
  
  英国:自己动手DIY
  
  与国内的人相比,英国人装修事事都喜欢DIY,刷墙、贴壁纸、铺地等样样都干,因为在英国人眼中,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家独一无二,至于提到英国人对于自己居室的室内设计风格,人们的脑海里可能会掠过《哈利·波特》中魔法学校那金碧辉煌的大厅。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英国的家居设计风格往往等同于欧洲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事实上,目前英国的家居装修设计风格也确实遵循复古,一点也不“宜家”,即使是亲手布置装扮家居,具有鲜明个性,也依然可能是一种传统风格基础上的现代情趣。
  
  印象中,英国人要么传统、保守,甚至还会有些无趣,要么搞怪出新,引发话题连连。他们总是喜欢把创意二字挂在嘴边,并且将创意设计贯彻到每一个可能的地方。无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的英国独立平面设计展,还是《Nova》、《i-D》等以视觉为号召的出版品、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布置,还是Beatles、 TheCure的唱片封套,都是设计时代的视觉盛宴。
  
  在家庭装修与家居设计中,英国人依然崇尚设计,并且更崇尚自己创意和自己动手的创作。虽然称不上设计的视觉大餐,但那些自己动手创造出的个性设计,也一样风情万种。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的学生钟华表示,在英国,只要是手工制作的东西都比较珍贵。而英国人闲暇时的一大爱好就是DIY,他们的许多家庭装修都是自己动手,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工费比较贵,请几个工人来做,恐怕都是负担不起的,久而久之,也就锻炼了凡事自己动手的能力。
  
  她的房东弗兰克从打家具做天花、贴墙纸、铺地面到修电器、通水管,样样在行,常常可以看到他穿着松松垮垮的背带裤在庭院里忙着农活,锄草、灌溉、修葺篱笆,不亦乐乎。每三个月他还要将墙和篱笆重新再粉饰一遍。房东的孩子很小就要学习园艺插花、做蛋糕、缝制靠垫等创造、设计类的课程,据说这些课程都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相比于英国的情况,中国人的家庭装修,更多地就要依赖装修公司了。中国有“轻装修、重装饰”的说法,现在看来,似乎英国也一样“重装饰”,而且更为彻底,他们都是在自己创造布置自己的家,而在中国“装饰”这一步骤多半会交给设计师去完成。
  
  据钟华的房东弗兰克介绍,在英国,真正的装修工程,都是由政府监督部门、设计公司、工程承包商以及各种专业化转包公司共同完成。装修的环保要求、工程质量以及检查程序等都有层层把关。
  
  美国:简单环保为上
  
  在美国,新房子都已装修好,入住时只需添置些家具,地上铺一些装饰性地毯,墙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挂一些装饰品就够了。但是如果所购买的是旧房或者自己的房子住的时间太久了,那就需要重新装修。
  
  美国装修公司很多。几十年来,美国的家庭装修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七八十年代,美国人喜欢暗色调,一般家庭喜欢铺地毯,做木墙裙,地毯多为绿色和其他较深的颜色,整个室内环境十分暗淡,因此室内灯也比较多。近些年以来,美国人的家庭装修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墙壁不再使用木板或钢筋水泥板,而是使用“干墙”(用石灰等材料混合做成的板面)。“干墙”有很多好处,一是经济实惠,比木板造价便宜;二是建好后房间的墙壁十分平整,比粉刷墙壁容易多了;三是这种墙保温、防潮效果比较好。全铺地毯的家庭在减少,而是喜欢在木质地板上根据各房间的需要铺上不同的地毯,如卧室内会铺上绒毛较长的地毯,这样显得温暖、舒适;洗手间铺上长毛的、浅颜色、吸水性强的小块地毯,方便实用。
  
  美国一般家庭装修所用的费用大约只占家庭年收入的4%,装修100多平方米的房间花费1万美元绰绰有余。他们的要求都不十分复杂,注重整洁、宽敞、明亮,所以选择装修材料时喜欢浅色调的,从窗帘到地毯都以乳白色和米色为主,墙壁几乎全是选择白色的。这是一般家庭装修的总体趋势。
  
  此外,美国的室内装饰材料也比较简单,没有国内这么丰富。墙面、屋顶大都用涂料,就连最需要包装的卫生间和厨房,也只有浴缸、淋浴间和灶台附近有少量的釉面砖,其他地方仍然采用涂料。室内铺地材料惯用厚厚的浅色整铺地毯,一方面空气清洁,不会很脏,另一方面成本较之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要低一些,最关键是木结构的楼板承重有限,铺地毯可以减轻重量。门多用复合模压门,实木门不太多见。窗户多为上下推拉窗,带有格子,型材普遍是铝合金喷塑,有些档次高一些的会采用实木窗。厨房和卫生间的台面还都采用中密度防火板,很少有人造石、大理石面。电料配备更简单,插座、开关板还是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样式,比较老套,灯也惯用吸顶大筒灯,散布在屋顶上。
  
  美国人的家庭装饰虽然不复杂,但大都充满个性,绝不随波逐流。比如卫生间,国内大都喜欢干干净净,只放些卫浴用品,而美国人却极力装饰,有的放置花草,有的摆设小玩艺儿,有的铺上地毯,有的甚至挂上球拍。每当亲友来访时,第一件大事就是整理卫生间,否则就会有失礼仪。许多中年美国人,尽管处在现代化的氛围中,更偏爱在居室中摆放一些古典家具和物品,一方面是纯木家具、特别是古旧家具以及古董,非常昂贵;另一方面是可以烘托出自己家居中的文化氛围。
  
  德国:常装常新
  
  德国人以讲究住出名,源于他们对房子装修的热衷。在德国人的潜意识中,一辈子勤奋工作,奔的不外乎是房子、车子和环球旅游。因此,有一个舒适的房子便成了人们最大的追求之一。但德国人对房子的装修风格,并不是高档、豪华,而是如同其民族的个性一般,质朴、精细、严谨。
  
  虽然装修风格上讲究自然、简洁,但在装修质量上,德国人却要求完美,这与他们拥有高水平的装修队伍有关。据德国建筑协会统计,德国现有专业装修公司两万多家。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房屋改建、内外装潢、单项装修等等。不过,要想在装修市场中立足,没有专业背景是万万不能的。在德国,一般的装修人员都是取得工程师资格、技术大学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业人才。
  
  另外,在德国装修房子还必须懂法。德国涉及房子装修的法律很多,有《建筑法》,也有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师投入、保修期等诸多条例,几乎没有什么漏洞,甚至连外墙的颜色也规定不能与整体环境相斥。因此每家每户都必须保存好自己的建筑计划书。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德国人成家立业后,都会自己买块地盖房子。在德国买地建房可不像中国那么容易,因为所有的建筑环节都得由买主亲自动手,自行找水工、电工、木匠。为了节省高昂的人工费,许多精打细算的德国人干脆自己动手刷墙、铺地、拉电线。还有人把活儿承包给自己的邻居及亲朋好友。
  
  统计显示,每个德国家庭平均每5年就要将房子大修一次,小修则是数不胜数。有人把自己家的墙拆了,过段时间又砌起来,来回折腾。一到周末,一家人就会乐此不疲地逛建材市场,然后全家动手开始装修。在德国人看来,家是心灵的港湾,全家一起动手,既能让一家人更和谐,还可以从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除了装修理念外,德国的建材市场也与国内完全不同。在德国的建材市场中,无论是经营品种、商品平面布局,还是配套展示,都是围绕着自己动手的理念安排的。如:每套马桶都是被分开展示的,消费者既能看到它的整体,又能看到组成马桶的零部件:水箱盖、提拉杆、螺丝、弹簧等。而且每个零件都明码标价,消费者可以买到任何一种所需的零件。同样,消费者还可以弄懂如何自己动手更换零件,维修马桶。
其他文献
出国就要面临将来留与归的抉择问题,有的是身不由己被动选择回归,有的是主动选择留下。走与留两个简单的字,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好似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生活。    发达国家的诱惑     对高科技人才的争夺是发达国家的人才战略之一,他们为了吸纳大批人才精英、为该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准备了充足的主力和后备力量,开出了诸多优惠政策。    金钱效应 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一些很有诱惑力的措施,比如美国对外国留学
期刊
台湾:政策到位,水到渠成    人才外流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只要国家和地区对外进行人才交流,人才外流就不可避免。台湾地区曾为世界人才外流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台湾在吸引人才回归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政策和方式,例如:积极实施国际人才交流计划;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吸引人才规划;建立人才档案数据库;积极建设高科技园区等方法来吸引海外学子回归。到1986年,台湾留学人员返台人数达1.5万人,占同期留学人数的
期刊
在原始社会当中,当一个部落占领另外一个部落之后,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其部落的图腾和人头拿来祭祀,用来证明权利。英国资本主义早期的侵略战争对世界各地文物和信仰物的占有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心理。大英博物馆在这一个角度上看其实是英国拥有的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这是征服世界的文化标本。    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坐落着一片气势宏伟的建筑群,风格古雅、庄严凝重。它便是文明全球的大英博物馆。曾几
期刊
伴随留学低龄化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高中,而澳洲楷模国际中学作为澳洲历史悠久的IB课程专业院校,以其高质量的IB课程教育及高水准的学生升学成果,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志于就读世界顶尖名校的大学预备生们的关注。    IB    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诱惑,澳洲楷模国际中学的校址建在墨尔本北郊50公里处,是一所男女兼收的住宿学校。学生一律住校。7~10年级(初一至高一的课程都是为IB课
期刊
关于节俭、节约的话题,这种曾经看似老土的消费观念,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时尚。“拼”字代表的不是抠门,而是一种精明与节约的生活理念,追求的是足金足量的生活品位。事实上,这种在全球年轻人当中日渐风行的“拼生活”现象,不仅是人们消费观念和行为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且也是一种节俭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拼客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群体。这里的“拼”不是拼命,而是拼凑,拼合。“客”代表人。狭义的拼客指为某件事或行为,
期刊
在唐宁看来,穷人是有信用的。他认为,信用和财富的水平并不挂钩,如果挂钩,反而是穷人的信用比富人更好。因为穷人借贷,关心的是如何增值,如何解决生存发展的需求。对于信用的全新角度的认识,让唐宁更坚定了在中国开创小额信贷之路的信念。    唐宁第一次接触小额信贷,是在1997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唐宁赴孟加拉,向格莱珉机构的创始人尤努斯教授学习他在孟加拉几十年如一日的小额信贷助农扶贫的实践。当时尤努斯教授
期刊
服装设计专业背景,服务过新加坡企业、日本企业、美国企业,现任美国传奇中国代表,美国动物食品协会中国代表,美国餐酒协会中国代表,美国核桃协会中国代表,美国杏仁协会中国代表。    李英姿 人生原色    Three Primary Colors Of Life    世间万物皆因色彩而美丽,组成人生的原色让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黄蓝,世界变得越丰富,人生真色衍生出的色彩就越迷人。
期刊
一个世纪,一百年,人类不断繁衍,世界的进步在相互的文化影响,文化在相互的融通。世界文明是因为异样才成长。从这里走出的几十年间,叶又新领略了地球另一端的光明与黑暗。今天回归的他,与荣归故里无关,与衣锦还乡无关,他只是尽个体所能,以他山之石吸收先进的文化来丰富自身文化的缺憾,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弥补历史的机会,也许仅仅是可能,但他非试不可。    叶又新    1957年生于北京,1990年赴美国留学,
期刊
出国留学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低龄化,是为了圆我们心中计划已久的留学梦,还是移居他乡的跳板?如果你去做这样的调查,有足够的留学基金,你是否愿意出国留学?80%以上的人都会想出去看看。冲着国外百年名校良好的教育质量也好,为了增加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见识也好,或者因为洋文凭在国内有更强的竞争力,反正有钱的话还是想出去。大部分学成的海归在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见识等方面都会比国内大学生强些,这与几年纯粹的
期刊
一些用人单位不惜花重金聘请海归、博士等所谓的高精尖的人才来撑立门面,提高名气。社会需求的浮躁引发了急功近利的求学风气。因此难免会出现假学历吃香,真能力无用的尴尬境地。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对真才实学的敬重,多一些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多一些诚信体系的监制,相信人们的学习会更加从容务实,恪守诚信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最近,方鸿渐的名字又一次在网上大热,这位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男一号被人想起,并不是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