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启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充满热情地主动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理智的分析,从而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教育,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78
小学阶段的他们初次接触系统的数学学科,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其日后的学习思维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阐述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解题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在初步学习后进行思考,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再利用以前接触或者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有效地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所以,对“问题意识”为核心而构建的数学课堂,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思考探究进一步领悟所学知识重点,锻炼多项学习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情境也可以细化成三类,分别是生活式的问题情境、冲突式的问题情境以及操作式的问题情境。这三类不同的问题情境,均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中在创设生活类的问题情境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源于生活,所以为学生创设生活类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潜藏着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发展问题,使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感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启发问题意识,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学会问“为什么”。
例如:在“圆”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了圆的原理、半径、直径,用圆规画圆和圆的对称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圆的知识记忆,可以为学生列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教师将问题转向学生,由学生思考圆在生活中还可以有哪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都借助了圆的哪些特点等。由于教师将问题固定在了生活中,促使学生对以往的生活进行回忆,回顾用过的圆形器具或圆形物体,从而分析出它的应用原理,进而完成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让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遇到圆形物体便自觉地将其使用原理与圆的特性相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冲突式的问题情境。该情境创设的前提是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将新的知识或新的问题引入到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认知范围内得到新的突破。通常创设冲突式问题情境,需要激起学生的“愤”“悱”等情绪,让学生对知识求知欲望变得强烈起来,从而使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创设时空条件,挖掘积极的探究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问题意识需要在教师创建的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来,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课堂设计工作,在新知识教学中加入学生思维探究的一大环节,给学生布置合适的探究问题以及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初步产生疑问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得出答案,让学生感到巨大的成就感。
例如,在初次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1cm 2 小正方形拼出长方形,在动手实践中学生可以直观体会到长方形面积的实际意义,即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单位。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可以尝试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吗?(图形中间可以是空的)”。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长乘宽就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在教学案例中教师应该注意整个游戏环节让全体学生亲自实践体会,并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感想,并将自己的思考感悟进行分享。
三、拓展问题范围,延伸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当对问题的范围进行适当的拓展,这可以提高问题的探索性,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从课内转向课外,这有助于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延伸。因此,教师不要只关注课内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将学生课下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课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将数学知识做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到课下,并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课下实践探索中,从而使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又如: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布置适量的课下作业,作业可以是家庭形式或者探究形式,从而促使学生在课下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反思效率。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读物来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本身需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素养的意识,善于从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才能使其对数学学科产生熟悉与亲密感,对后期的教学开展有益。经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将原本略微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点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大促进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同时也能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意义,即源自生活、服务生活。“问题意识”数学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思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石向阳.新課标下小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84.
[2]杨素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88.
[3]马子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67.
[4]冉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5):29.
[5]李庆银.新课标下小学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118.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78
小学阶段的他们初次接触系统的数学学科,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其日后的学习思维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阐述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解题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在初步学习后进行思考,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再利用以前接触或者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有效地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所以,对“问题意识”为核心而构建的数学课堂,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思考探究进一步领悟所学知识重点,锻炼多项学习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情境也可以细化成三类,分别是生活式的问题情境、冲突式的问题情境以及操作式的问题情境。这三类不同的问题情境,均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中在创设生活类的问题情境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源于生活,所以为学生创设生活类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潜藏着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发展问题,使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感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启发问题意识,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学会问“为什么”。
例如:在“圆”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了圆的原理、半径、直径,用圆规画圆和圆的对称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圆的知识记忆,可以为学生列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教师将问题转向学生,由学生思考圆在生活中还可以有哪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都借助了圆的哪些特点等。由于教师将问题固定在了生活中,促使学生对以往的生活进行回忆,回顾用过的圆形器具或圆形物体,从而分析出它的应用原理,进而完成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让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遇到圆形物体便自觉地将其使用原理与圆的特性相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有效的发展。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冲突式的问题情境。该情境创设的前提是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将新的知识或新的问题引入到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认知范围内得到新的突破。通常创设冲突式问题情境,需要激起学生的“愤”“悱”等情绪,让学生对知识求知欲望变得强烈起来,从而使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创设时空条件,挖掘积极的探究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问题意识需要在教师创建的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来,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课堂设计工作,在新知识教学中加入学生思维探究的一大环节,给学生布置合适的探究问题以及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初步产生疑问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得出答案,让学生感到巨大的成就感。
例如,在初次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1cm 2 小正方形拼出长方形,在动手实践中学生可以直观体会到长方形面积的实际意义,即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单位。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可以尝试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吗?(图形中间可以是空的)”。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长乘宽就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在教学案例中教师应该注意整个游戏环节让全体学生亲自实践体会,并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感想,并将自己的思考感悟进行分享。
三、拓展问题范围,延伸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当对问题的范围进行适当的拓展,这可以提高问题的探索性,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从课内转向课外,这有助于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延伸。因此,教师不要只关注课内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将学生课下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课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将数学知识做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到课下,并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课下实践探索中,从而使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又如: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布置适量的课下作业,作业可以是家庭形式或者探究形式,从而促使学生在课下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反思效率。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读物来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本身需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素养的意识,善于从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才能使其对数学学科产生熟悉与亲密感,对后期的教学开展有益。经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将原本略微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点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大促进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同时也能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意义,即源自生活、服务生活。“问题意识”数学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思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石向阳.新課标下小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84.
[2]杨素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88.
[3]马子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67.
[4]冉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5):29.
[5]李庆银.新课标下小学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