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引领 促进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开发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9689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北京市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推进不仅为中小学生开拓了广阔的实践天地,也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面对众多的资源单位,我们首先明确的是并非所有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并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日常的听课和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习惯于以往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课程开发意识不够,尤其是对区域内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不强,即使偶尔利用到身边的课程资源,往往也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为了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在区教委的支持下开展了“走进西城文化”专项研究活动,旨在引领教师对西城区社会大课堂资源进行课程化开发,使大课堂资源更好地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当中,同时培养一批在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
  
  分析资源 确定课程开发重点
  
   我们首先分析了西城区的社会大课堂资源,从中选择确定了本次课程开发的重点资源单位。其中,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首都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北京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渊源,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们认识到珍惜和爱护文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与此同时,首都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也与中小学的学科教学紧密相连。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还确认了将梅兰芳、宋庆龄、鲁迅等六位名人的故居和纪念馆作为重点开发的西城区社会大课堂实验基地。
  
  开展培训 提高教师开发能力
  
  要想让大课堂资源真正融入中小学课程当中,首先需要教师本身对大课堂的资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此,我们围绕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了几次专题讲座。首先,由研修学院的教师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做了《课程资源及课程资源开发》的专题讲座,向中小学教师们介绍了课程资源的特点,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等,提高了教师们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认识。
  然后,我们请首都博物馆的两位专家分别结合博物馆二楼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和四楼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两个主要展览进行了讲解。通过两位专家的介绍,教师们加深了对首都博物馆这两个主题展览的理解,尤其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展览的核心思想,为将这些资源进行课程化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与首都博物馆联系,为教师们安排了专门的考察活动。首都博物馆社教部的工作人员带领老师们现场参观并进行了讲解。参观活动前,我们就对教师们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他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寻找可以跟本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切入点,回到学校后围绕首都博物馆的资源进行课程化开发和设计。因此,整个参观过程教师们都特别认真。
  此后,我们又与梅兰芳纪念馆联系,为教师们安排了参观活动。在参观的过程中,梅兰芳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为教师们做了现场的讲解,在参观活动后,与教师们围绕如何在中小学课程和教学中利用梅兰芳纪念馆资源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围绕资源 进行课程化开发
  
  为提高大课堂资源开发的规范性,我们提出了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化开发的基本流程。
  在对社会大课堂资源进行开发时,首先要对资源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例如,资源单位的性质、主要功能、所处的位置、资源单位能提供的资源内容等。在了解资源单位的基本情况后,就要分析资源的教育价值,如社会大课堂资源中包含哪些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有什么样的关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有什么联系?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细致分析之后,还要考虑学校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有哪些有利条件,如资源单位是否离学校比较近,便于学校开发等。
  围绕要开发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学校和教师要考虑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教育和教学的需要设计出教学(教育)活动方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学科、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设计,也可以多位教师合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然后相互交流,共同设计跨学科主题单元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师们围绕要开发的社会大课堂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活动设计,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学校要考虑组织教师将系列活动加以梳理,进行课程化的设计。对社会大课堂资源进行课程设计时,学校要从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考虑:要实现怎样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采取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及如何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引领实践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为了促进大课堂资源更加有效地融入课程和教学当中,我们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求,针对首都博物馆现有资源,设计编写利用首博教育资源开展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们还通过我们在西城教育研修网上设立的专题协作组讨论区,交流设计思路,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为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我们安排了中小学相关教研员与教师们进行座谈和交流,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教学设计。此外,我们还请北京教育学院的专家做了两次关于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北京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历史文化素养,为教学设计的实施做好准备。在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后,教师们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实施了教学设计,并且进行活动效果的反思,最终撰写并积累了一批优秀教学设计。
  经过为期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感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首先,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增强了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其次,在活动中加深了中小学教师对西城区社会教育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教师有效利用现有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第三,在研究中我们还探索了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结合博物馆现有资源,尝试设计开发出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为全区中小学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今后,我们还将引领中小学教师对区内更多的大课堂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使大课堂资源更加有效地为学校的课程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909年建校,是全国知名的小学教育的排头兵,形成了包括“以爱育爱”、“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共四条路径为主的、丰富的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大量关注。本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原则和“为首都教育服务,为全国小学教育贡献智慧”的追求,我们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逐步拓展、向外辐射的各种合作办学模式,迄今为止已经十余年。细数起来,北京第二
凤舞菩提http://blog.sina.com.cn/fengwuputi    编辑的话:  毋庸讳言,在我们这个时代,考试分数仍然被作为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手段,被视为通往幸福的敲门砖,所以,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必然牵动着家长的神经。孩子的分数高低和排名先后,能使家长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也能让家长垂头丧气、万念俱灰。面对孩子的考试分数,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凤舞菩提的这篇博客给大家提供
我们走过了小学的生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谊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中学生活,又认识了很多的新老师和新同学,我相信大家开始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到学校来跟谁学习呢?   或许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们到学校来不就是跟老师学习吗?当然,跟老师学很重要,但对于中学生来讲,我们的认识不能停步于此。从我们课堂上的一些现象说起吧!   同学在课
【摘要】高年段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提升,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努力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来源,教师要依托教材,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關键词】字词教学;语感能力;表达特点;口语表达;小练笔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名师档案:吴春萍,北京市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京源学校生物教师。教育部聘请的初、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市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参与编写《生物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参与撰写《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  今年是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我和其他教师一样,上过各种类型的课,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准备,无论是成功还是
传统教学中,文化史的地位往往排列在政治经济史之后,由于教学时间、教师认知等因素的限制,有时只是对其内容进行一般性的介绍。而从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的命题看,元杂剧俑、京剧脸谱、《清明上河图》等文化元素逐步体现。新课程中文化史的比重提升到了三分之一并单列为一个必修模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选修课中同样加重了文化史教学的分量,除《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以外,五个选修模块都
2005年,东城区在全区中小学实施“蓝天工程”,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打破校际和区域界限,实现学校和社会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讲堂,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健全人格。随着“蓝天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大课堂的启动,我们尝试将“蓝天工程”课外活动创新理念拓展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整合的社会资源不仅仅为开展课外活动所用,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完善
【摘要】数学学习是培智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他们要想知道时间,需要会看钟表;要想坐车出行,需要会购票刷卡;要想购物,需要会使用钱币,等等。这些技能是培智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而点数则是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本文从材料聚注意、榜样树方法、情境重自主、生活激热情四个维度分析提升培智生点数能力的方法,以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关键词】培智生;点数能力;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低段
随着每个新学期开学,与校园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地书店里的教辅材料区。但是,除了教辅材料版本繁多,让人无从选择之外,很多美其名曰学生的“无字之师”、老师和家长的“得力助手”的教辅材料,还存在别字连篇、价格离谱、与教学内容不完全相符等问题,如此种种,不仅让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就连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师们也头疼不已。  2012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发布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关心怎样以自己的学科为载体,教致用本领,育善良之人,最终成就社会有用人才。我愿意将自己多年来“以学科视角诠释上述教育理念”的思考及实践与同仁分享。    用地理观念引导做人    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是“协调人地关系”。此观念的建立,对善良做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地理学关注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人类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可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发展的“舞台”,人是在与环境打交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