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来源 :高等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表现出以前不同的特征,需要老师给予更好的管理和指导,而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承担者,那么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中充当什么角色呢?为了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责,为高校走向制度化管理和更好的教育学生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肩负着高校大学生“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的双重角色,可谓“角色重要而关键,责任重大而全面”。进而论述了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影响因素和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人生导师;知心朋友
  
  一、引言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很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大师会聚,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优越的条件。有理想、可塑性强、激情洋溢的大学生来到这里接受知识的洗礼,他们被期望培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身心应该是健康的,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为社会主义奉献的高尚品质。然而自马家爵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特别是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进行反思和重新思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做好其他培养计划的前提。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的管理者,是不是仅仅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除了专业课教学之外一切学生工作都应改有辅导员负责了,高校辅导员到底处于什么角色?一直以来似乎很模糊。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1952年,经过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高校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同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规定要在高等学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在学生中施行政治辅导员制度,带领学生进行政治学习。这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青年团团委具体指导下进行的,许多团干部就是政治辅导员,一身二任。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还很少、甚至是肤浅的,高校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激发大学生努力学习,加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应该说这时候的辅导员带有较浓的政治色彩。随着对辅导员重要性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国家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辅导员慢慢走上了专职化、工作岗位固定化。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条例对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辅导员制度开始了制度化。文革期间辅导员制度被取消。拨乱反正以后,特别是1978年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后,辅导员制度得到恢复,新选拔的辅导员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半脱产,既要担任思想政治工作,又要担任业务工作,由于考虑到自身教师职称的晋升,他们的主要经历放在了自己的业务工作上了,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变少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辅导员制度也得到了发展,然后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责范围还是比较模糊。2004年中共中央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布了16号文件,2005年、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有关辅导员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才逐渐明朗化。
  
  三、辅导员角色的不同界定
  
  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有着不同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辅导员是由党委委派的高校基层政治工作承担者,因此,核心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政治工作,确保大学生成长的政治方向。
  2. 辅导员主要是班级的管理者,负责班级大小事务,主要通过管理育人。
  3. 辅导员是德育教师,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4. 辅导员工作是服务性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主要通过服务育人。
  这几种观点都只看到了辅导员职责的一部分,而不是辅导员职责的全部,各自从各自的角度和工作的重点所得出的角色定位,同时说明人们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误解。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和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新时期辅导员工作队伍定位除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以外,也属于教师队伍,对学生人格特质、心理素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施加影响,同时肩负着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重任。虽然从制度上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了诠释,但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内容却没有给出。应该说当前辅导员角色定位是有其产生的环境和影响因素,其具体工作职责也是需要明确的。
  
  四、角色定位的影响因素和角色定位
  
  (一)影响因素
  1. 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实践证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走市场经济道路,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我党始终不会动摇。马克思说过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有自身的特点,甚至出现一些发展偏差,这样导致一些人对社会发展理解的不全面,甚至对我党的历史使命产生怀疑。对于这些疑惑或者怀疑学生中也存在,这就决定了辅导员要正确及时的讲解我党的使命和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科学性,使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清和理解我国的发展规律,继续认真学习,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追求经济利润。这种经济方式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我国自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增取世界市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这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会出现一些变化,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也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信息多是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征,如何在众多的信息里分辨有用的、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学生往往比较迷茫,甚至太多的信息不能较好的梳理而产生焦虑感。最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弊端,比如经济利益至上、过分的追求物质财富、经济自由化、价值观的个人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等有害思想,侵蚀校园。这些决定了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接收优良信息、抵制有害信息,指导学生们树立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时俱进的学习。
  3. 新时期学生的特征
  新时期的大学生主要来自于单身家庭,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由于学生们受到太多亲人呵护,早期的没有得到社会和生活的磨练,导致学生们有很强的依赖思想,自我中心主义,不能吃苦。他们的帮助关心人的思想、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较缺乏,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不知道如何学习,没有学习动力,没有计划性,没有学习目标,甚至出现学生思想空虚、心理不健康、抑郁症、自杀等。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应该将这部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角色定位
  综上分析,新时期的辅导员肩负着高校大学生“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的双重角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灯塔,是广大学子心灵的避风港湾;既是学生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大师,又是高校学生工作、社会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责任可谓重大而全面,我们必须高度重辅导员工作。
  1. 人生导师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刚刚走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所面对的是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交际人群、新的学习方法和理念,而这些与高中全然不同的变化往往使一些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因而他们会产生思想迷茫,不知如何利用时间、不知如何高效学习,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人生导师”的辅导员肩负着重任。
  (1)高校辅导员的中心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核心业务一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学校规范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包括学生党建和团建、学生集体和组织管理、信息管理、事物管理等常规工作。
  (3)肩负指导、咨询,包括课外活动的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老师教育工作,这是辅导员工作的基础。这些核心业务主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性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明显不同于专业任课老师和一般的行政管理干部。
  2. 知心朋友
  进入陌生环境的大学生,由于远离亲人和朋友,个人的一些想法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倾诉,如果长期这样,则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辅导员需要主动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1)主动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心声,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他们分享,解决他们的心理疑惑;通过经验分享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可以给他们帮助和能够信任的人。
  (2)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尊重学生们的想法,探讨需要改正的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真确面对考验和挫折;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和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引导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与他们探讨新世纪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和学习方法,彼此互相学习,帮助学生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让他们同时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思想道德知识的学习、其他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总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关系。
  
  五、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明确化,有利于辅导员更好的做好新时期大学生辅导工作,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 根据学生专业、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同,分级指导和管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2. 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和公共素质课同等重要,都要学好。新时期要求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学生全面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以通过讲座、与其他学院进行联谊等活动形式,让他们发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差距,感觉到要学习好公共素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他们自愿学习的兴趣。
  3.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荐思想政治坚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学生入党,组织团支部建设和开展团员集体活动。
  4. 高度的责任感、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态度将是辅导员应有的工作作风。作为辅导员,要热爱这项工作,对这项工作我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指导和服务学生是其宗旨。细心工作,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学生优缺点,表面与内心,力求工作没有错误;耐心工作,不厌其烦地解决学生每一个细小问题。
  5. 充分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讲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怎样比较成功的求职,具体来讲可以请一些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来指导求职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及时提供高效正确的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和开放就业观念;举办模拟招聘、模拟小组面试、模拟面试,创业大赛等活动。
  6. 真正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 2006-07-23. 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1.php?file_id=11212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2004.
  [3]李太平.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4.
  [4]刘华山、程刚. 高等教育心理学[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4.
  [5]陈立民. 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01.
  [6]冷余生、解飞厚. 高等教育学[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4.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型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在夯实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探索研究型实验为载体,开展讨论答辩式教学。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    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
期刊
摘 要: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人才,但较高的人才流失率则给企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企业处理人才流失导致的危机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才流失;企业;流失原因;流失对策    1.引言     [1]根据智睿有限公司(DDI)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公布的主题为“为飞翔的人才:留住员工—中国2006—2007”的联合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企业内部员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合作学习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既能极大激发师生潜能,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层次和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论及基于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探讨了一种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
期刊
摘 要: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点;着眼经济、服务社会、是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本文介绍韩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和发展。  关键词: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探讨韩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归纳其特点,从中可以借签其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一、
期刊
摘 要:本文描述了军校学员学习被动或厌学的表现方面,根据军校的实际情况说明学生被动学习或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军校学员;被动学习;积极性    军校是培养军队人才的主要地方,军校学员的素质直接代表着未来军队人才的素质,军校学员对学习的态度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今后的工作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军校学生的心理也在改变,有的学员一进校就不适应军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员则认为进了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IC设计技术发展迅速,需求大量的设计人才。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从教学培养计划修定、课程的安排、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设置等多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探讨了高校培养应用型IC设计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IC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于IC设计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而应用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从事实践操作的技术应用
期刊
摘 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并非整体过剩,而是典型的结构性失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构建动态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市场需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与已有的研究    自高校扩招以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然而从全球信息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进行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努力做到: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好适合工科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工科应用型人才多样化的成长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以学术性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以开发性为
期刊
摘 要: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全国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论述了我校校级精品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建设的情况及目标。   关键词:微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推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大学毕业生出现了明显的情绪困扰,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疏导毕业生的情绪困扰;大学毕业生自身也要从多方面积极应对,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求职期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积极化解求职的情绪困扰。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情绪困扰;疏导策略    随着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