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如何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和评价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25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专门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它在课程目标上,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加以强调。在各个学段都有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求把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旨在体现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和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培养个体的能力。如何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和评价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有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学习的传统,如教学目标上求“觉悟”,达到直觉体悟,完成个人体验;教学内容上图“完善”,熔铸多种学科,改造人格气质;教学方法上用“涵泳”,重视整体把握,致力语感培养。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在其综合性道路上向前发展时,缺乏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支撑,妨碍着传统语文教育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在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继承、发扬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积极元素,形成今天的语文教育特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保证活动的本学科特点,要在兼顾综合性的同时强调“语文性”,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有切实提高了语文素养的感觉。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要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的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由学生确定,学习方案由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由学生组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由他们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既是综合性学习的决策者,又是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者。教师主要起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学习功能等多个层面。在学习目标上,既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综合,又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还包括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既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综合,又是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的综合;既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综合,又是个体探究与合作研讨的综合。在学习途径上,不分课内、课外,涵盖学校、家庭、社区乃至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习功能上,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健康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在教育中的体现,是学生学好语文以及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它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不是学科各方面知识、不同学科知识简单混合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人的个性有整体性,人、社会、自然的彼此交融构成具有整体性的世界。任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都应该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出整体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观察、调查、探究、表达、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系统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是一个人员分工、协调、合作的过程。每一个参与学习的成员都应该明确工作的任务、工作的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协调和修正。比较理想的组织状态是能从学习小组构成人员的知识面、特长、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组内形成相对固定的分工。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受45分钟时间和狭窄空间的束缚,而是根据主题内容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空间,从时间分配上看,可根据单元内容,也可根据课时内容进行安排,可长,可短。从空间组织来看,不限于课堂,可扩展到课外和校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收获。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或某门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选择、批判、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25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专门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它在课程目标上,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加以强调。在各个学段都有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求把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旨在体现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和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培养个体的能力。如何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和评价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有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学习的传统,如教学目标上求“觉悟”,达到直觉体悟,完成个人体验;教学内容上图“完善”,熔铸多种学科,改造人格气质;教学方法上用“涵泳”,重视整体把握,致力语感培养。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在其综合性道路上向前发展时,缺乏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支撑,妨碍着传统语文教育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在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继承、发扬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积极元素,形成今天的语文教育特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保证活动的本学科特点,要在兼顾综合性的同时强调“语文性”,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有切实提高了语文素养的感觉。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要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的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由学生确定,学习方案由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由学生组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由他们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既是综合性学习的决策者,又是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者。教师主要起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学习功能等多个层面。在学习目标上,既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综合,又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还包括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既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综合,又是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的综合;既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综合,又是个体探究与合作研讨的综合。在学习途径上,不分课内、课外,涵盖学校、家庭、社区乃至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习功能上,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健康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在教育中的体现,是学生学好语文以及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它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不是学科各方面知识、不同学科知识简单混合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人的个性有整体性,人、社会、自然的彼此交融构成具有整体性的世界。任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都应该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出整体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观察、调查、探究、表达、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系统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是一个人员分工、协调、合作的过程。每一个参与学习的成员都应该明确工作的任务、工作的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协调和修正。比较理想的组织状态是能从学习小组构成人员的知识面、特长、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组内形成相对固定的分工。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受45分钟时间和狭窄空间的束缚,而是根据主题内容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空间,从时间分配上看,可根据单元内容,也可根据课时内容进行安排,可长,可短。从空间组织来看,不限于课堂,可扩展到课外和校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收获。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或某门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选择、批判、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