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就是一门艺术,需要使用一些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运用得好的文章,文章的表达效果就好,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深刻,给读者的启示就更多。“一线串珠”是众多写作技巧中的一种,这种技巧学生易掌握,可操控。如果运用得好,作文所表达的中心主旨就更明确、更深刻;作文的结构思路就更加清晰;作文的形式及文采也会更加华美。
【关键词】高一记叙文 一线串珠 优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82-01
关于记叙文写作,学生虽然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和训练,但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要求不同,况且经调查和写作实践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高一学生的记叙文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路不清、结构混乱;二是东拉西扯,主旨不明确,中心不突出,甚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三是缺少一些提纲挈领的标志性的装饰,比如说小标题,相同的字眼、词语或结构相似的句子领起全文。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线串珠”式的写作技巧。
一线串珠式,也叫冰糖葫芦式,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一个主旨,一个话题选择几个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以鲜明的观点突现主旨,丰富话题的一种写作技巧。这种技巧运用好了可以使文章具有以下优点。
一、有线而神显,中心不会偏
一线串珠式作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用标题句、中心句串联全文,这种句子作为文章的线索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有出现,就像冰糖葫芦的签一样,把文章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中心句的反复出现也正好照应了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在文中多次点题的要求。多次点题,文章的中心主旨不但不会偏离,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使主旨层层深入。诗仙李白曾用过这种手法,他《蜀道难》里的中心句也是标题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出现了三次。反复咏叹,每次咏叹“难”的角度又不相同,开头咏叹蜀道之高,中间咏叹蜀道之险,结尾咏叹蜀道之上战祸惨烈。内容层层深入。主旨彰显得非常深刻,同时,在音韵上还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天才始于模仿,那些大诗人、大作家都在使用的写作技巧我们也可以借鉴模仿。以旧瓶装新酒,用这种形式来表达我们新的社会主题。
二、有线思路清,结构更严谨
一篇好文章,离不开一条举纲张目的线索。所谓“线”就是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联结作用。它像缝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剪裁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起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线索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人的某一部分,一个细节,一个特征,一个物品,一个观点,一幅画面,一个话题,一句感想……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背影”为线索;莫泊桑的《项链》就是以“项链”这一物品为线索,围绕“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话项链”展开情节;《社戏》一文,作者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这里我不一一举例了。这些文章因有线索贯穿而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学习大作家写作之前就设计好线索思路、结构框架。所以我们下笔之前,也要设计好文章的线索思路。
设计线索就是为文章立骨,有线就有骨,骨架子就是文章结构,线索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线索清晰的文章结构就更严谨。一线串珠式的记叙文一般有一个简洁的结构:开头用简明的语言扣题入文或使用题记;中间有三个叙事描写加议论点睛的片段;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扣题点睛。这样子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易学易操作。
线索句也是装饰文章亮点的饰品,让文章出彩的地方。比如像小标题、相同的字眼、词语,结构相似的句子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成为一种标志,就像漂亮的衣服外面还要加朵胸花或是丝巾。为文章增添了不少的亮色,使文章显得更加华美。
三、丝线穿珍珠,形散而神聚
有了线索有了骨,还需血肉来丰富,用线去穿些珍珠,文章形散而神聚。所谓“珠”就是能够多角度,多侧面表達主题的材料,它可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观点的不同侧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珠”使文章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结构摇曳生姿。文章在一线的不断延伸中,把一个个相关的内容通过看或想等方式连缀起来,即所谓“串珠”。通过一线串珠就可以把文章千变万化的材料组织起来,尽管题材多种多样,作者构思精巧不同,都可以贯穿始终,做到“形散而神聚”。比如像冰心的《笑》,勾勒了三幅唯美的画面,一是画中的小天使,二是路旁的村童,三是茅屋里的老人。这三幅来自不同时空的画面是怎样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呢,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个句子就是文章的线索句。三幅画面就是三颗散落的珍珠,靠“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条线把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了一篇标准的“形散神聚”的范文。
总之,这是一种扩散式的作文构思方式,具有形散神聚的表达效果;能使文章的思路更清晰,结构更严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时空巧妙地联结,使作文的素材更加多样;情感更加充沛,主题更加鲜明,中心更加突出。这种构思方式不仅适合写记叙文,也适合写议论文和散文。
参考文献:
[1]刘心武《一线串珠 光彩夺目》发表于《中学时代》2014年第5期.
[2]杨宇鹏《也说“一线串珠式”教学》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35):22-24.
作者简介:
张瀚予(1979年3月-),女,四川省苍溪县人,现任职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主要从事“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研究,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高一记叙文 一线串珠 优点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82-01
关于记叙文写作,学生虽然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和训练,但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要求不同,况且经调查和写作实践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高一学生的记叙文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路不清、结构混乱;二是东拉西扯,主旨不明确,中心不突出,甚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三是缺少一些提纲挈领的标志性的装饰,比如说小标题,相同的字眼、词语或结构相似的句子领起全文。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线串珠”式的写作技巧。
一线串珠式,也叫冰糖葫芦式,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一个主旨,一个话题选择几个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以鲜明的观点突现主旨,丰富话题的一种写作技巧。这种技巧运用好了可以使文章具有以下优点。
一、有线而神显,中心不会偏
一线串珠式作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用标题句、中心句串联全文,这种句子作为文章的线索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有出现,就像冰糖葫芦的签一样,把文章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中心句的反复出现也正好照应了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在文中多次点题的要求。多次点题,文章的中心主旨不但不会偏离,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使主旨层层深入。诗仙李白曾用过这种手法,他《蜀道难》里的中心句也是标题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出现了三次。反复咏叹,每次咏叹“难”的角度又不相同,开头咏叹蜀道之高,中间咏叹蜀道之险,结尾咏叹蜀道之上战祸惨烈。内容层层深入。主旨彰显得非常深刻,同时,在音韵上还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天才始于模仿,那些大诗人、大作家都在使用的写作技巧我们也可以借鉴模仿。以旧瓶装新酒,用这种形式来表达我们新的社会主题。
二、有线思路清,结构更严谨
一篇好文章,离不开一条举纲张目的线索。所谓“线”就是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联结作用。它像缝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剪裁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起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线索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人的某一部分,一个细节,一个特征,一个物品,一个观点,一幅画面,一个话题,一句感想……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背影”为线索;莫泊桑的《项链》就是以“项链”这一物品为线索,围绕“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话项链”展开情节;《社戏》一文,作者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这里我不一一举例了。这些文章因有线索贯穿而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学习大作家写作之前就设计好线索思路、结构框架。所以我们下笔之前,也要设计好文章的线索思路。
设计线索就是为文章立骨,有线就有骨,骨架子就是文章结构,线索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线索清晰的文章结构就更严谨。一线串珠式的记叙文一般有一个简洁的结构:开头用简明的语言扣题入文或使用题记;中间有三个叙事描写加议论点睛的片段;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扣题点睛。这样子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易学易操作。
线索句也是装饰文章亮点的饰品,让文章出彩的地方。比如像小标题、相同的字眼、词语,结构相似的句子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成为一种标志,就像漂亮的衣服外面还要加朵胸花或是丝巾。为文章增添了不少的亮色,使文章显得更加华美。
三、丝线穿珍珠,形散而神聚
有了线索有了骨,还需血肉来丰富,用线去穿些珍珠,文章形散而神聚。所谓“珠”就是能够多角度,多侧面表達主题的材料,它可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观点的不同侧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珠”使文章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结构摇曳生姿。文章在一线的不断延伸中,把一个个相关的内容通过看或想等方式连缀起来,即所谓“串珠”。通过一线串珠就可以把文章千变万化的材料组织起来,尽管题材多种多样,作者构思精巧不同,都可以贯穿始终,做到“形散而神聚”。比如像冰心的《笑》,勾勒了三幅唯美的画面,一是画中的小天使,二是路旁的村童,三是茅屋里的老人。这三幅来自不同时空的画面是怎样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呢,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个句子就是文章的线索句。三幅画面就是三颗散落的珍珠,靠“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条线把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了一篇标准的“形散神聚”的范文。
总之,这是一种扩散式的作文构思方式,具有形散神聚的表达效果;能使文章的思路更清晰,结构更严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时空巧妙地联结,使作文的素材更加多样;情感更加充沛,主题更加鲜明,中心更加突出。这种构思方式不仅适合写记叙文,也适合写议论文和散文。
参考文献:
[1]刘心武《一线串珠 光彩夺目》发表于《中学时代》2014年第5期.
[2]杨宇鹏《也说“一线串珠式”教学》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35):22-24.
作者简介:
张瀚予(1979年3月-),女,四川省苍溪县人,现任职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主要从事“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研究,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