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一文中指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实施。换言之,就是“语言”的学习必须在“言语”中开展。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越来越细,人文感悟越来越深,拓展训练花样翻新,但唯独缺乏思辨的色彩,教学难免陷入平淡和浅薄。长此下去,必将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如何把思辨交织于阅读教学过程中,架构有深度、厚度的对话呢?
一、紧扣关键词语,慢嚼细品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是桥梁,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情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相互照应,从而使学生对词语与课文融会贯通。例如《鞋匠的儿子》一课对“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当你读到“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觉?(重读伟大)
生:我觉得很奇怪,鞋匠怎么可能是伟大的呢?
师:那你们平时认为的“伟大”都是形容哪些人的?
生:是解放军战士,他们在抢险救灾时总是冲在第一线……
师:那林肯说他的父亲伟大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我永远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无人能比。”
师:可见在林肯心目中的伟大标准其实很简单,把工作做好了就是伟大的,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我们说修鞋的是鞋匠,那打铁的呢?
生:是铁匠。
师:种花的呢?
生:是花匠。
师:只要他们把手艺做好了呢?
生:就是伟大的。
师:(指着自己)那老师是什么匠?
生:教书匠。(众笑)
师:如果我把书教好了呢?
生:就是伟大的。
师:(指向台下)下面听课的老师,如果他们都把书给教好了呢?
生:都是伟大的。(全体老师热烈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老师教了二十几年的书,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是伟大的,我很感动。下面听课的老师也用掌声表达了他们此时的感动。感动是可以激发力量的啊!(出示:原来伟大不伟大,不在于________,而在于_________。)
二、关注表达手法,体悟秘妙
内容是文章所在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形式则是情感和思想借以流露的语言组织。关注言语表达形式,发现并欣赏其中的万千奥妙是语文教学的独挡之任。试看《莫泊桑拜师》的教学片断:
师:请看课文第2~7自然段,写人物对话的段落,有没有给你什么启示?
生:一句话可以成为一个自然段。
师:人物说的话,原来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再看第2~7自然段,请你把所有的提示语都画下来。
师:第2自然段提示语,一起读。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提示语的位置变化——(板书:前、后、后、无、前、后)。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提示语一定要注意适当变化位置。快速浏览第2~7自然段,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师:当一个人说了很多话的时候,怎么写?请琢磨一下第8自然段。
师:从第8自然段,你可以学到什么技巧?
生: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几个说话句。
师:你的发现是对的,可以穿插提示语。
师:提示语可以是说话人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可是文中的提示语,我很不满意。——他坦白地说,直截了当地说,滔滔不绝地说,继续说——老师不满意在哪儿?
生:作者只用一个“说”。
师:写提示语的方式有很多,写提示语的词也有很多,遗憾的是文章的作者只用一个词——说。现在看第2~9自然段,那么多说,可以消灭几个?大家可以用换词、换提示语的方法来改,能改一个是一个,能改两个是两个。
本片断中教师深入挖掘课文资源,把阅读训练的重点指向提示语的应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训练。学生在老师的阅读指导下深入研究文本,通过默读、思考、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给课文挑刺,大胆地将课文中的说“说”改成其他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神态、语气的提示语,巧妙地达成“写”的目标,在读写之中感悟到了语言表达的秘妙。
三、巧纠朗读错误,理解主旨
语文新课标每个学段都有“阅读”方面的要求,但都共同聚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其中对朗读要求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正确”。“正确朗读”其地位不可估量,试想没有正确的朗读,那感情又从何而起。笔者以为,学生朗读中的错误,就是学生真正的学情,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
试看《桥》一课的教学片断:
课文句子: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学生误读: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来报名。”
生:老师,子睿同学在朗读这句话时多读了一个“来”。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那你觉得句子中多一个“来”字,可以吗?
生:(思索)让我想想。
师:同学们,《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在表达上力求语言生动简练,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
生:老师,我觉得不能多一个“来”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联系上下文,此时的老汉站在湍急的河水里,在他面前有许多惊慌失措的老百姓,情况十分危急,老汉指挥疏散,语言一定要简短简短再简短,“来”实际需要一个过程,而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这里加一个“来”字,就来的不是时候,显得啰嗦。
师:是的,这里增一“来”字,既冲淡紧张的气氛,又迟缓危急的节奏。课文如此表达正是语言的精炼之所在,大家试着读一读……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关注课文的语言现象,挖掘其中的语文元素,为学生创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学语习文,要尽可能多给学生留些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以及语文学习的优秀策略,从而滋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紧扣关键词语,慢嚼细品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是桥梁,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情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相互照应,从而使学生对词语与课文融会贯通。例如《鞋匠的儿子》一课对“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当你读到“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觉?(重读伟大)
生:我觉得很奇怪,鞋匠怎么可能是伟大的呢?
师:那你们平时认为的“伟大”都是形容哪些人的?
生:是解放军战士,他们在抢险救灾时总是冲在第一线……
师:那林肯说他的父亲伟大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我永远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无人能比。”
师:可见在林肯心目中的伟大标准其实很简单,把工作做好了就是伟大的,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我们说修鞋的是鞋匠,那打铁的呢?
生:是铁匠。
师:种花的呢?
生:是花匠。
师:只要他们把手艺做好了呢?
生:就是伟大的。
师:(指着自己)那老师是什么匠?
生:教书匠。(众笑)
师:如果我把书教好了呢?
生:就是伟大的。
师:(指向台下)下面听课的老师,如果他们都把书给教好了呢?
生:都是伟大的。(全体老师热烈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老师教了二十几年的书,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是伟大的,我很感动。下面听课的老师也用掌声表达了他们此时的感动。感动是可以激发力量的啊!(出示:原来伟大不伟大,不在于________,而在于_________。)
二、关注表达手法,体悟秘妙
内容是文章所在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形式则是情感和思想借以流露的语言组织。关注言语表达形式,发现并欣赏其中的万千奥妙是语文教学的独挡之任。试看《莫泊桑拜师》的教学片断:
师:请看课文第2~7自然段,写人物对话的段落,有没有给你什么启示?
生:一句话可以成为一个自然段。
师:人物说的话,原来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再看第2~7自然段,请你把所有的提示语都画下来。
师:第2自然段提示语,一起读。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提示语的位置变化——(板书:前、后、后、无、前、后)。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提示语一定要注意适当变化位置。快速浏览第2~7自然段,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师:当一个人说了很多话的时候,怎么写?请琢磨一下第8自然段。
师:从第8自然段,你可以学到什么技巧?
生: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几个说话句。
师:你的发现是对的,可以穿插提示语。
师:提示语可以是说话人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可是文中的提示语,我很不满意。——他坦白地说,直截了当地说,滔滔不绝地说,继续说——老师不满意在哪儿?
生:作者只用一个“说”。
师:写提示语的方式有很多,写提示语的词也有很多,遗憾的是文章的作者只用一个词——说。现在看第2~9自然段,那么多说,可以消灭几个?大家可以用换词、换提示语的方法来改,能改一个是一个,能改两个是两个。
本片断中教师深入挖掘课文资源,把阅读训练的重点指向提示语的应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训练。学生在老师的阅读指导下深入研究文本,通过默读、思考、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给课文挑刺,大胆地将课文中的说“说”改成其他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神态、语气的提示语,巧妙地达成“写”的目标,在读写之中感悟到了语言表达的秘妙。
三、巧纠朗读错误,理解主旨
语文新课标每个学段都有“阅读”方面的要求,但都共同聚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其中对朗读要求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正确”。“正确朗读”其地位不可估量,试想没有正确的朗读,那感情又从何而起。笔者以为,学生朗读中的错误,就是学生真正的学情,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
试看《桥》一课的教学片断:
课文句子: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学生误读: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来报名。”
生:老师,子睿同学在朗读这句话时多读了一个“来”。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那你觉得句子中多一个“来”字,可以吗?
生:(思索)让我想想。
师:同学们,《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在表达上力求语言生动简练,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
生:老师,我觉得不能多一个“来”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联系上下文,此时的老汉站在湍急的河水里,在他面前有许多惊慌失措的老百姓,情况十分危急,老汉指挥疏散,语言一定要简短简短再简短,“来”实际需要一个过程,而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这里加一个“来”字,就来的不是时候,显得啰嗦。
师:是的,这里增一“来”字,既冲淡紧张的气氛,又迟缓危急的节奏。课文如此表达正是语言的精炼之所在,大家试着读一读……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关注课文的语言现象,挖掘其中的语文元素,为学生创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学语习文,要尽可能多给学生留些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以及语文学习的优秀策略,从而滋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