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道德层面,就是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首要任务。目前各类学校都把素质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内容,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要,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这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和。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中国历来重视通过道德教育达到安帮治国的目的。我国第三次职教会议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江泽民同志提出“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作好德育工作是国家的重托,这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普遍的问题
(一) 学生的自身素质状况
中职学校学生的品质现状令人担忧。这类学生多为普高落榜生和部分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年龄偏小、基础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实社会状况对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中职学校的学生中有的能在老师的教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能把个人前途同自己的职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多数学生本来学习就落后于整体水平,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理想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没有荣辱观念;少数学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升入初中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知识面的增加,存在的问题越积越多,对学习兴趣日益减退,产生厌学、逃学,以混的态度对待学习,最终在道德品质方面形成缺陷。
(二) 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容易以学科成绩好坏和听不听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操行,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精神压力增大,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需求与简单的行为规范的冲突。在教学上,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及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兴趣,逐渐成为差生。
2.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够灵活,教学相对“滞后”。现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而学校教育内容仍然相对稳定,形式仍旧呆板,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课堂教学,依靠思想政治、法律常识、就业指导等课,教学方式几乎都是坚持了数年的说教的方式,讲大道理和作思想政治工作,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由不接受导致反感、厌学,最后抵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滞后性”。
3.德育教育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德育教育必须有时间来保证,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大多是沿袭以前教学模式,课程开设较多并且难度较大,而德育教育安排的时间有限,课时难以保证。加之近几年各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过于追求“量”而忽视“质”,学校,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学生打架出事,在德育工作中花费的精力过少,教育往往是在事情发生后,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针对以上所述的情况,应采取的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目前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竞争激烈,致使生源素质每况愈下。面对中职学生的素质状况,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认清当前的新形势,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是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是整体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其成长和成才。百行德为首,中职学校的学生如果德育不好,其他方面虽好也不会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甚至可能产生更大的负作用。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针对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认清德育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既从社会需求出发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也看到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德育的需求,把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二)强化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
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靠教师的“言传”,还要靠教师的“身教”。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队伍。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生,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1.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和他们交往,去保护和扶助他们,用健康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2.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快,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和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唯有教师的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应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风范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以自深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人们的尊重。
(三)根据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应该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学校领导为核心,各部门和全体教师都参与的德育工作群体,同时发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树立学生中先进人物,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形成一个以德育学科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正确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1.根据中等职业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在德育教育中,要以具体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切入口,在专业课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道德要求;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进校学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被动而无奈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和心理疏导,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追求实现自我,彰显个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很不成熟,需要加以教育引导。根据他们年龄的特征,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通过和风细雨式的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一是推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使学生在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中得到教育。二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三是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及法制专题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理想教育;五是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六是鼓励学生创办和举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灵的闪光点,受到鼓舞和激励。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反复性和隐形性。它不是仅仅靠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讲几节德育课和简单得说教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关注的,是大家都应该做的工作。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德育的渐进性、反复性和隐形性,有充分的信心、耐心、爱心和恒心,结合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德育现状,常抓不懈,讲求实效才能真正闯出一条中等职业德育教育的新路子。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和。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中国历来重视通过道德教育达到安帮治国的目的。我国第三次职教会议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江泽民同志提出“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作好德育工作是国家的重托,这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普遍的问题
(一) 学生的自身素质状况
中职学校学生的品质现状令人担忧。这类学生多为普高落榜生和部分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年龄偏小、基础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实社会状况对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中职学校的学生中有的能在老师的教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能把个人前途同自己的职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多数学生本来学习就落后于整体水平,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理想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没有荣辱观念;少数学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升入初中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知识面的增加,存在的问题越积越多,对学习兴趣日益减退,产生厌学、逃学,以混的态度对待学习,最终在道德品质方面形成缺陷。
(二) 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容易以学科成绩好坏和听不听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操行,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精神压力增大,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需求与简单的行为规范的冲突。在教学上,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及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兴趣,逐渐成为差生。
2.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够灵活,教学相对“滞后”。现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而学校教育内容仍然相对稳定,形式仍旧呆板,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课堂教学,依靠思想政治、法律常识、就业指导等课,教学方式几乎都是坚持了数年的说教的方式,讲大道理和作思想政治工作,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由不接受导致反感、厌学,最后抵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滞后性”。
3.德育教育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德育教育必须有时间来保证,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大多是沿袭以前教学模式,课程开设较多并且难度较大,而德育教育安排的时间有限,课时难以保证。加之近几年各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过于追求“量”而忽视“质”,学校,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学生打架出事,在德育工作中花费的精力过少,教育往往是在事情发生后,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针对以上所述的情况,应采取的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目前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竞争激烈,致使生源素质每况愈下。面对中职学生的素质状况,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认清当前的新形势,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是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是整体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其成长和成才。百行德为首,中职学校的学生如果德育不好,其他方面虽好也不会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甚至可能产生更大的负作用。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针对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认清德育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既从社会需求出发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也看到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德育的需求,把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二)强化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
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靠教师的“言传”,还要靠教师的“身教”。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队伍。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生,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1.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和他们交往,去保护和扶助他们,用健康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2.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快,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和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唯有教师的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应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风范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以自深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人们的尊重。
(三)根据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应该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学校领导为核心,各部门和全体教师都参与的德育工作群体,同时发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树立学生中先进人物,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形成一个以德育学科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正确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1.根据中等职业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化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在德育教育中,要以具体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切入口,在专业课教学及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道德要求;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进校学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被动而无奈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和心理疏导,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追求实现自我,彰显个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很不成熟,需要加以教育引导。根据他们年龄的特征,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通过和风细雨式的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一是推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使学生在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中得到教育。二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三是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及法制专题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理想教育;五是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六是鼓励学生创办和举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灵的闪光点,受到鼓舞和激励。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反复性和隐形性。它不是仅仅靠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讲几节德育课和简单得说教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关注的,是大家都应该做的工作。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德育的渐进性、反复性和隐形性,有充分的信心、耐心、爱心和恒心,结合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德育现状,常抓不懈,讲求实效才能真正闯出一条中等职业德育教育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