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不论是在教学理念上,抑或教学模式上都没有进行创新,仅是在应试观念的指导下,以“一言堂”的形式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这便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此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也无法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变化需求。可见,对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与探索,既有其重要性,亦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对多元策略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法进行了相关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策略;小学数学;学生主体;分层;信息技术
所谓多元教学,简言之就是多种不同的教学表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克服一元化教学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缓解并扭转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驱使学生自主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以便从根本上突破一元化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困窘之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变革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正在经历一场由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必须要加快自身角色的转变,重新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探索以及获取的全过程,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优势,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是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入手,引导学生猜想了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量有关。经过讨论,学生基本达成了共识:圆的周长可能与它的直径有关。之后,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在硬纸板上画出4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周長,并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通过观察几组不同的结果,学生发现虽然倍数不同,但圆的周长大多数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之后,我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引导学生认识了圆周率,继而总结了圆的周长公式。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优势,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采取分层方式,兼顾学习需求
新课程改革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但由于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对新知的接受能力、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潜力倾向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分层,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收获到应有的知识和快乐。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是给了高层次学生十五分钟的时间自学新授内容,通过自主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我为中、低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新课讲授,为分别为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了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完成练习。之后,我听取了高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予以了及时指导。最后十五分钟,我为高层次学生布置了一些拓展性题目,同时检查了中、低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如此通过分层授课,不仅兼顾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如同一座架设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善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巧妙化解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鉴于学生之前所学的图形的面积都是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圆这样的曲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面积公式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个圆等分成了16份、32份、64份……进而将各个部分依次转化成为了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一个圆被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也就越来越近似于长方形。之后,我再一次演示了一个圆被等分成64份的动态过程,并让学生思考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宽又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通过直观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创新了数学教学视角,而且还巧妙化解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的深层次理解。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数学教学中的各种缺失现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永葆热情,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内化,有利于改善教与学的关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贵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多元化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2):72+74.
[2]易荷花.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6):75-76.
关键词:多元策略;小学数学;学生主体;分层;信息技术
所谓多元教学,简言之就是多种不同的教学表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克服一元化教学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缓解并扭转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驱使学生自主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以便从根本上突破一元化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困窘之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变革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正在经历一场由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必须要加快自身角色的转变,重新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探索以及获取的全过程,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优势,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是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入手,引导学生猜想了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量有关。经过讨论,学生基本达成了共识:圆的周长可能与它的直径有关。之后,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在硬纸板上画出4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周長,并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通过观察几组不同的结果,学生发现虽然倍数不同,但圆的周长大多数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之后,我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引导学生认识了圆周率,继而总结了圆的周长公式。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优势,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采取分层方式,兼顾学习需求
新课程改革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但由于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对新知的接受能力、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潜力倾向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分层,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收获到应有的知识和快乐。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是给了高层次学生十五分钟的时间自学新授内容,通过自主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我为中、低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新课讲授,为分别为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了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完成练习。之后,我听取了高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予以了及时指导。最后十五分钟,我为高层次学生布置了一些拓展性题目,同时检查了中、低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如此通过分层授课,不仅兼顾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如同一座架设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善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巧妙化解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鉴于学生之前所学的图形的面积都是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圆这样的曲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面积公式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个圆等分成了16份、32份、64份……进而将各个部分依次转化成为了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一个圆被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也就越来越近似于长方形。之后,我再一次演示了一个圆被等分成64份的动态过程,并让学生思考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宽又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通过直观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创新了数学教学视角,而且还巧妙化解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的深层次理解。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数学教学中的各种缺失现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永葆热情,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内化,有利于改善教与学的关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贵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多元化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2):72+74.
[2]易荷花.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