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只讲形式,不注重实效,令课堂教学“臃肿”的现象。这种课堂看似热闹,实则高耗低效。那么,怎样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减肥”,使阅读教学脉络清晰、训练扎实、学生学有所获呢?笔者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教学中尝试了“点、线、体、场”的教学策略,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学习内容集中一个“点”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阅读教学“简化”的抓手。选择课文中最重要的、最值得探究的一个点,着力突破,步步落实。这个点或者是一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在教学时,只要抓住这个点,就一通百通。
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次写“绿”,匠心独具,牵动全文。在教学时,笔者就集中在“绿”字这个点上,引领学生体会文字的精妙和作者内心的感想。
师:课文中有一个字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哪个字?
生:“绿”字。
师:对。请你们读读课文,看文中几次写了“绿”,每次主要说些什么?
整个教学就由“绿”字引路:师生、生生对话,学生体悟到题目的“绿绿”不仅呈现了一种动态之美,而且还包含了作者的深情;品读两处对爬山虎浓墨重彩的描写,“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迷离的光点”……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妙;学生领略到结尾写到的“绿”,竟有余音绕梁的味道。可见,阅读教学要想“减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是一大出路。在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剪裁,大胆取舍,使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自然就能顺着学情深入、延伸、拓展,形成多種阅读信息的连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过程贯穿一条“线”
学习过程好比一条线,把这条线捋直、捋顺了,学习就不会走弯路,就会直达目标。捋直这条“线”,应始于对问题的分析,而主问题的设计决定了问题分析的路径。主问题是教学中有质量且重要的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效果,它着眼于带动学生朝着“教学焦点”进行深度探究,减少提问的“量”,增加提问的“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例如,《小英雄雨来》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课文用空行的形式分为6个部分。本课有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味雨来的英雄形象,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先引导学生列出这6个部分的小标题:1. 雨来游泳本领高;2. 雨来上夜校;3. 雨来掩护李大叔;4. 雨来勇斗鬼子;5. 雨来牺牲;6.雨来没有死。这样,学生对这篇长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整体的感知。接着在第二节课时,该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先提了一个主问题:“你认为最能体现雨来是小英雄的是哪个部分?”接着便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四部分——“雨来勇斗鬼子”的内容。在主问题的引领下,教师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聚焦三处雨来说“没看见”的句子。这些句子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形象和敌人的阴险狡诈、凶狠残暴,让学生在敌我斗争情境中,层层递进地感受雨来的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坚强不屈的英雄品质。之后,教师再用“是什么能使一个12岁的孩子在面对诡计多端、凶狠残暴的敌人时能这样坚定不移?”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该教学设计,教师把教学着力在“雨来是小英雄”这个主题的探究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呈螺旋式上升状态,体现出了教学的层次性与渐进性。
三、学习方式形成一个“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换句话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编者的编排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这“四路”合一的过程。那么,教师该如何实现这“四路”合一呢?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编者的编排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流程,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从而顺利地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鲸》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准确生动,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把鲸的体型、生活习性介绍得十分清楚。而编者的编排意图是通过这篇课文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同时,让学生学习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弄清楚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编者的编排意图以后,在教学时,笔者便紧扣训练重点设计教学流程。首先播放录像、出示图片,让学生感知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阅读课文,师生交流,让学生理解鲸的形体特点及生活习性;接着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同学交流,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与好处;最后进行表达手法的迁移运用,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说明方法,尝试把一种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这几个步骤的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实现了“四位一体”,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学习情景构成一个“场”
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形成学习情景的一个“场”,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乐此不疲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描写夏天夜晚之美这一自然段时,笔者采用了如下步骤。
师:读了作者的文字,你看到了几种夏夜美景?(指名汇报)
师小结:是的,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三种夏夜。第一种是明亮的月夜,第二种是漆黑漆黑的暗夜,第三种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指名分别朗读有关三种夜的句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缺少了一些味道。想不想看看这段文字转换成画面会是怎样美妙的景象呢?(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画面)
师:(语言创设情境)这段文字虽然简短,可是画面感十足,完全就是三幅完美的画,难怪作者会说“这情景着实迷人”。到底是什么把作者迷住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学生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师:《四季之美》文字简洁却不简单,蕴含着丰富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韵味无穷!
上述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品味语言之“美”展开,引导学生感知美、想象美、朗读美。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课堂,目标指向都一定要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对教材进行梳理,想想学习内容要集中在哪个“点”,学习过程要贯穿哪条“线”,学习方式要形成什么“体”,学习情境要构成哪个“场”,这样就能删繁就简,设计出主线清晰、环节简洁的教学流程,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内容集中一个“点”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阅读教学“简化”的抓手。选择课文中最重要的、最值得探究的一个点,着力突破,步步落实。这个点或者是一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在教学时,只要抓住这个点,就一通百通。
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次写“绿”,匠心独具,牵动全文。在教学时,笔者就集中在“绿”字这个点上,引领学生体会文字的精妙和作者内心的感想。
师:课文中有一个字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哪个字?
生:“绿”字。
师:对。请你们读读课文,看文中几次写了“绿”,每次主要说些什么?
整个教学就由“绿”字引路:师生、生生对话,学生体悟到题目的“绿绿”不仅呈现了一种动态之美,而且还包含了作者的深情;品读两处对爬山虎浓墨重彩的描写,“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迷离的光点”……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妙;学生领略到结尾写到的“绿”,竟有余音绕梁的味道。可见,阅读教学要想“减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是一大出路。在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剪裁,大胆取舍,使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自然就能顺着学情深入、延伸、拓展,形成多種阅读信息的连接,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过程贯穿一条“线”
学习过程好比一条线,把这条线捋直、捋顺了,学习就不会走弯路,就会直达目标。捋直这条“线”,应始于对问题的分析,而主问题的设计决定了问题分析的路径。主问题是教学中有质量且重要的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效果,它着眼于带动学生朝着“教学焦点”进行深度探究,减少提问的“量”,增加提问的“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例如,《小英雄雨来》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课文用空行的形式分为6个部分。本课有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味雨来的英雄形象,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先引导学生列出这6个部分的小标题:1. 雨来游泳本领高;2. 雨来上夜校;3. 雨来掩护李大叔;4. 雨来勇斗鬼子;5. 雨来牺牲;6.雨来没有死。这样,学生对这篇长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整体的感知。接着在第二节课时,该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先提了一个主问题:“你认为最能体现雨来是小英雄的是哪个部分?”接着便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四部分——“雨来勇斗鬼子”的内容。在主问题的引领下,教师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聚焦三处雨来说“没看见”的句子。这些句子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形象和敌人的阴险狡诈、凶狠残暴,让学生在敌我斗争情境中,层层递进地感受雨来的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坚强不屈的英雄品质。之后,教师再用“是什么能使一个12岁的孩子在面对诡计多端、凶狠残暴的敌人时能这样坚定不移?”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该教学设计,教师把教学着力在“雨来是小英雄”这个主题的探究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呈螺旋式上升状态,体现出了教学的层次性与渐进性。
三、学习方式形成一个“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换句话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编者的编排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这“四路”合一的过程。那么,教师该如何实现这“四路”合一呢?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编者的编排意图。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流程,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从而顺利地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鲸》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准确生动,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把鲸的体型、生活习性介绍得十分清楚。而编者的编排意图是通过这篇课文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同时,让学生学习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弄清楚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编者的编排意图以后,在教学时,笔者便紧扣训练重点设计教学流程。首先播放录像、出示图片,让学生感知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阅读课文,师生交流,让学生理解鲸的形体特点及生活习性;接着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同学交流,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与好处;最后进行表达手法的迁移运用,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说明方法,尝试把一种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这几个步骤的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实现了“四位一体”,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学习情景构成一个“场”
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形成学习情景的一个“场”,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乐此不疲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描写夏天夜晚之美这一自然段时,笔者采用了如下步骤。
师:读了作者的文字,你看到了几种夏夜美景?(指名汇报)
师小结:是的,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三种夏夜。第一种是明亮的月夜,第二种是漆黑漆黑的暗夜,第三种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指名分别朗读有关三种夜的句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缺少了一些味道。想不想看看这段文字转换成画面会是怎样美妙的景象呢?(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画面)
师:(语言创设情境)这段文字虽然简短,可是画面感十足,完全就是三幅完美的画,难怪作者会说“这情景着实迷人”。到底是什么把作者迷住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学生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师:《四季之美》文字简洁却不简单,蕴含着丰富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韵味无穷!
上述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品味语言之“美”展开,引导学生感知美、想象美、朗读美。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课堂,目标指向都一定要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对教材进行梳理,想想学习内容要集中在哪个“点”,学习过程要贯穿哪条“线”,学习方式要形成什么“体”,学习情境要构成哪个“场”,这样就能删繁就简,设计出主线清晰、环节简洁的教学流程,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