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任何知识都有它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如果压缩掉这个过程,就知识教知识,那么学生只能得到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不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充和改造。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更应是“过程”的教学。应该创设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一、 动手操作,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片断1: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
师:大家动手用小纸片来摆长方形,看看一共可以摆多少个?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小纸片有正方形、圆形、六边形)
生1:我用正方形摆,一行摆4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12个,正好摆完。
生2:我用小圆片摆,一行摆4个,摆了3行,一共也摆了12个,但是摆的时候有空隙。
生3:我用六边形摆,一行摆4个,摆了3行,一共也摆了12个,但也是有空隙。
师:怎样摆才能真正把这个长方形摆出来?
生4:要用正方形来摆,用圆形或六边形来摆都会有空隙,不准确。
师:那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和用6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的面积相比,哪个大?
生5: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的面积大。
师:错。
(生露出了惊异的表情。这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和一个用6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结果用9个正方形摆的图形明显比用6个正方形摆的图形的面积小。生恍然大悟。)
师:你们觉得要怎么比才行?
生6: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
师:是的,我们在计算面积的时候要统一面积单位。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在原来的“双基”的基础上变成了“四基”,其中增加的一条是注重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地探索知识,进而真正地“做”数学,真正地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不是由教师告诉他们结论。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发现用小圆片、六边形来摆的“长方形”当中都有空隙,不准确,而用正方形来摆准确也没有空隙。教师适时地抛出了问题:“那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和用6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的面积相比,哪个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是用9个正方形摆的图形的面积大,结果被教师的一声“错”调动起了积极性。这时教师出示了两个图,通过对比,学生恍然大悟,进而明确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 经历挫折,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片断2:教学“画平行线”。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现在请同学们画一组平行线。请同学来说说你画得怎么样。
生1:我看起来对得很准了,可是把它画长一点来检验,发现一头越来越小了。
生2:我移得很小心,但总是移歪了。
师:怎样才能让手中的三角板按我们所想的那样乖乖地移下来呢?
生3:给它指定路线。
生4:给它找个依靠。
师:是的,在画平行线时,我们可以给它找个依靠,让三角板听我们的话平移下来。
(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正确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学生在之后画平行线时总是自觉地拿起直尺,靠在三角板的边上,把三角板平移下来画。画平行线不难教,但难在如何让学生体会一定要用直尺来做依靠。在这节课中我一反常态,先让学生自己画,结果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遭受到了挫折,怎么也画不好。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获得了正确的方法,感受到了用直尺做依靠的必要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自觉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表演对比,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片断3: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师:请第一个同学用身体表示x,请第二个同学用身体表示×号,再请第三个同学也用身体表示x,三个同学站在一起。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三个是一样的。
师:那怎么办?
生2:让中间那个变小一点。
师(夸张地):变小,再小一点。(然后在黑板上写x·x)
师:这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3:中间的那个点跟小数点会弄混了。
师:那怎么办?
生4:把它赶走。
“字母与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这句话可以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经过反复的练习后也可以掌握,却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夸张的表演,对比两个x相乘时,两个x与中间的乘号总是混在一起,从慢慢变小,直至省略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一知识点形成的过程。
数学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知识的结果,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一、 动手操作,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片断1: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
师:大家动手用小纸片来摆长方形,看看一共可以摆多少个?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小纸片有正方形、圆形、六边形)
生1:我用正方形摆,一行摆4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12个,正好摆完。
生2:我用小圆片摆,一行摆4个,摆了3行,一共也摆了12个,但是摆的时候有空隙。
生3:我用六边形摆,一行摆4个,摆了3行,一共也摆了12个,但也是有空隙。
师:怎样摆才能真正把这个长方形摆出来?
生4:要用正方形来摆,用圆形或六边形来摆都会有空隙,不准确。
师:那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和用6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的面积相比,哪个大?
生5: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的面积大。
师:错。
(生露出了惊异的表情。这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和一个用6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结果用9个正方形摆的图形明显比用6个正方形摆的图形的面积小。生恍然大悟。)
师:你们觉得要怎么比才行?
生6: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
师:是的,我们在计算面积的时候要统一面积单位。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在原来的“双基”的基础上变成了“四基”,其中增加的一条是注重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地探索知识,进而真正地“做”数学,真正地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不是由教师告诉他们结论。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发现用小圆片、六边形来摆的“长方形”当中都有空隙,不准确,而用正方形来摆准确也没有空隙。教师适时地抛出了问题:“那用9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和用6个正方形来摆的图形的面积相比,哪个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是用9个正方形摆的图形的面积大,结果被教师的一声“错”调动起了积极性。这时教师出示了两个图,通过对比,学生恍然大悟,进而明确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 经历挫折,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片断2:教学“画平行线”。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现在请同学们画一组平行线。请同学来说说你画得怎么样。
生1:我看起来对得很准了,可是把它画长一点来检验,发现一头越来越小了。
生2:我移得很小心,但总是移歪了。
师:怎样才能让手中的三角板按我们所想的那样乖乖地移下来呢?
生3:给它指定路线。
生4:给它找个依靠。
师:是的,在画平行线时,我们可以给它找个依靠,让三角板听我们的话平移下来。
(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正确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学生在之后画平行线时总是自觉地拿起直尺,靠在三角板的边上,把三角板平移下来画。画平行线不难教,但难在如何让学生体会一定要用直尺来做依靠。在这节课中我一反常态,先让学生自己画,结果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遭受到了挫折,怎么也画不好。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获得了正确的方法,感受到了用直尺做依靠的必要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自觉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表演对比,感受知识形成的必要性
片断3:教学“用字母表示数”。
师:请第一个同学用身体表示x,请第二个同学用身体表示×号,再请第三个同学也用身体表示x,三个同学站在一起。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三个是一样的。
师:那怎么办?
生2:让中间那个变小一点。
师(夸张地):变小,再小一点。(然后在黑板上写x·x)
师:这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3:中间的那个点跟小数点会弄混了。
师:那怎么办?
生4:把它赶走。
“字母与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这句话可以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经过反复的练习后也可以掌握,却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夸张的表演,对比两个x相乘时,两个x与中间的乘号总是混在一起,从慢慢变小,直至省略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一知识点形成的过程。
数学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知识的结果,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