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五级网络”,创新培训机制。首先,紧扣安排部署、督办通报、反馈交流、跟踪管理等关键环节,狠抓省培、国培计划的全面落实,确保学员参训率达到100%;其次,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继教网等培训资源,开展名师、名校长高端培训;第三,充分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设计培训项目,注重加强协调指导,探索建立名师工作室、实施青蓝工程等途径,强化县级和校本培训。
2013年,黄冈市教师参加国培114批20938人次;省培40批2028人次;市、县两级培训77批31157人次。建立名师工作室十个,开展名师送教下乡八批48人次。全市已完整地构建出校本、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五级培训网络。
推行“四种模式”,创新交流机制。统筹实施“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依托省启明星团队,推行县级启明星工程,将工程实施与项目经费挂钩,努力扩大覆盖面。
全市建立县级启明星团队38个,推进了校际团队式交流;积极探索中小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一校制”“联校制”“学区制”等管理模式,按照就近联盟、以强带弱的原则,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推进了区域联盟式交流;大力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在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之间开展对口交流,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制度,推进了城乡互动式交流;探索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津贴标准,对农村教学点建立发放交通补贴政策,鼓励教师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教、任教。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力量的有序流动,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均衡化。
坚持“三重导向”,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按照“重师德、重师能、重业绩”的导向原则,不断完善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遵照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不仅实现“比访”常态化,而且将其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校长访教师、教师访家长”活动,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及教师自评、互评及学生、家长测评的考核机制,在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深入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建立市、县、校三级比武平台,确保教师参与全覆盖,并将其作为师能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学业水平测试办法,并与任课教师的业绩考核挂钩,努力形成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良好风尚。
畅通“两个渠道”,创新补充机制。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机制教师招考的大好机遇,确保招聘计划全面完成。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借助黄冈市与2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的平台,加强宣传推介,积极组织报名,精心组织考试,全面完成计划;其次是及时落实新机制教师的相关待遇,尽力改善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既“来得了”又“留得下”。另一方面按照“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原则,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职责,及时补充缺岗教师。两年来,全市共补充新机制教师3744人,县级招聘基层一线教师1270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
2013年,黄冈市教师参加国培114批20938人次;省培40批2028人次;市、县两级培训77批31157人次。建立名师工作室十个,开展名师送教下乡八批48人次。全市已完整地构建出校本、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五级培训网络。
推行“四种模式”,创新交流机制。统筹实施“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依托省启明星团队,推行县级启明星工程,将工程实施与项目经费挂钩,努力扩大覆盖面。
全市建立县级启明星团队38个,推进了校际团队式交流;积极探索中小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一校制”“联校制”“学区制”等管理模式,按照就近联盟、以强带弱的原则,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推进了区域联盟式交流;大力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在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之间开展对口交流,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制度,推进了城乡互动式交流;探索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津贴标准,对农村教学点建立发放交通补贴政策,鼓励教师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教、任教。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力量的有序流动,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均衡化。
坚持“三重导向”,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按照“重师德、重师能、重业绩”的导向原则,不断完善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遵照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不仅实现“比访”常态化,而且将其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校长访教师、教师访家长”活动,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及教师自评、互评及学生、家长测评的考核机制,在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深入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建立市、县、校三级比武平台,确保教师参与全覆盖,并将其作为师能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学业水平测试办法,并与任课教师的业绩考核挂钩,努力形成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良好风尚。
畅通“两个渠道”,创新补充机制。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机制教师招考的大好机遇,确保招聘计划全面完成。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借助黄冈市与2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的平台,加强宣传推介,积极组织报名,精心组织考试,全面完成计划;其次是及时落实新机制教师的相关待遇,尽力改善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既“来得了”又“留得下”。另一方面按照“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原则,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职责,及时补充缺岗教师。两年来,全市共补充新机制教师3744人,县级招聘基层一线教师1270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