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国各地幼儿园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现有课程为何改、怎么改一直是幼教界讨论的话题。幼儿园普遍存在游戏是游戏、课程是课程的现象,即游戏与课程分离的“双核”现象。如何变“双核”为“单核”,成了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游戏课程化的理论认为游戏既是幼儿教育的手段也是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强调生成又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心中有目标,打破五大领域界限,强调整合,是双核合一的有效途径。游戏课程化前提下的活动,幼儿是主动积极的。
一、游戏课程化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来,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政府文件不断强调和重申这一原则,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成为幼儿教师耳熟能详的口号。政府对幼儿园存在“小学化”也非常重视,三令五申提出严禁“小学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开展游戏活动,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但是,在游戏实践中也存在误区。一直以来由于幼儿园游戏存在教师高控现象,因此有“假游戏”之说,并提出让幼儿自主游戏的真游戏。幼儿园游戏强调幼儿自主是针对教师高控的情况下提出的,它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而游戏是多元的,正如《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一书中提出:“儿童自发游戏、教师指导的游戏和教师主导的游戏是一个游戏连续体,这三种游戏很少单独存在。”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在《游戏的界限》一文中提出,游戏可以分为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但两者没有明确界限。但在幼儿园实践中,往往认为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随心所欲,存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教师不能介入更不能指导”的放羊式游戏,这种“谈师色变”的现象影响幼儿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五大领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王振宇教授在研究了一些地区幼儿园游戏现状后,提出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理论架构,将游戏与课程融为一体,通过幼儿游戏中师幼深度聊天和有质量的互动,使游戏一直有戏,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二、游戏课程化的特点
以案例“神奇的平衡”和“竹林探秘”为例:
“游戏课程化,是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生长点必须来源于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应幼儿的需要。
游戏课程化的课程模式有以下特点:
(一)游戏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幼儿园游戏可分为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从幼儿发展的角度讲,只要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各种游戏都具有同等价值。游戏课程化的逻辑起点是游戏,包括各种游戏,广义上也包括幼儿一日生活,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生长点是围绕着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而生发出来的各种综合活动,最后又回到游戏中去,使游戏一直有戏。
案例“神奇的平衡”就是来自于幼儿每天的晨间活动,当一群幼儿利用奶粉罐等废旧物进行游戏时,你一句他一句地交流起来,教师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捕捉到生长点——平衡。在整个案例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陪伴着幼儿,与幼儿进行有质量的互动。幼儿则从探索物体平衡中的支点、重量到探索身体的平衡,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游戏,从游戏到自发的绘本阅读(如《神奇的平衡》)再迁移到户外游戏。在户外游戏时有的幼儿身体没能平衡,又引发了同伴寻找不安全的地方,并动手将竹梯的一端用旧袜子套住。整个过程幼儿是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和探究欲望的,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吸引了家长共同参与建构幼儿园课程,幼儿的游戏水平越来越高,游戏玩法越来越深入,学习品质不断得到培养。
(二)强调生成,关注发展
《指南》明确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游戏课程化”则引领教师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重视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消极等待儿童发展。
游戏课程化的課程价值体现创生取向,有既定的教育目标,但没有预设的课程计划,主要是通过教师观察捕捉幼儿游戏中的生长点,与幼儿互动中生成各种综合活动,既重视幼儿游戏过程,也允许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通过“课程化”的过程,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游戏、发展自我。
案例“神奇的平衡”中,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引起的争论教师全都听见了,当听到力为说“我在玩木板平衡的游戏,可是李易城老捣乱,我放一个梅花桩,他放很多个”时,生长点出现了。教师立刻回应道:“看来这个游戏挺好玩的,又好像碰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说给我听听吗?”教师的话既肯定了游戏的玩法,又激发了幼儿继续交流和探索的兴趣。诸如此类,随着游戏过程的层层深入,新的悬念也在不断出现。至于取什么舍什么,教师心中要始终有《指南》提出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追随幼儿、解读幼儿、多方互动、深度聊天,案例形成的过程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更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打破领域界限,强调整合
游戏课程化生成的各种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游戏、教学、生活、运动的界限,真正融五大领域内容于一日活动之中。
案例“端午节”中,当幼儿想自己制作龙舟下水的愿望继续升温时,一次次的探索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反思、讨论,一次次的创造,当幼儿第三次尝试改进龙舟的做法时,走廊上三五成群、自由组合、忙忙碌碌、配合默契的镜头,是多么和谐的画面,每个幼儿犹如跳动的音符,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手工活动还是游戏活动、是艺术领域还是社会领域或者语言领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索、体验、愉悦、创造,这不正体现了游戏精神吗? 总之,游戏课程化真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教育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于于生活、游戏之中”。
(四)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游戏课程化,王振宇教授称之为“P to P”(From a Play to a new Play……)其中“to”的过程最精彩,体现在师幼关系的开放性、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的开放性,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
凡是践行游戏课程化研究的班级里的幼儿,总是主动要求家长早点去幼儿园,因为他们认为幼儿园太好玩了。在活动中再也不需要教师去关注“纪律”、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有时甚至要结束一项活动(如要吃中饭)幼儿都不愿意。另外,主动性还体现在幼儿主动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参与等,如“神奇的平衡”案例中,幼儿对平衡的兴趣越来越浓,在幼儿园玩得不过瘾,主动提出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结果,晚上家长微信群热闹非凡,各种玩法连教师都意想不到,微信群沸腾了,家长沸腾了,幼儿更是受益匪浅。又如温大附幼的“竹林探险”案例,在游戏进展中,家长始终关注幼儿探究竹子的历程,主动提出带孩子去竹林挖竹笋,于是一场挖竹笋的活动在家长的配合下顺利开展了。永嘉罗浮早培幼儿园的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发现了蚯蚓,便开始研究蚯蚓会不会游泳的问题,于是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尝试将蚯蚓放在轮胎内圈(有水)进行观察,这一切不是教师要求而是幼儿主动发起的。
游戏课程化像一块吸铁石,紧紧地吸引了家长,使家长主动关心起幼儿园课程的进展情况,家园变得零距离了。
(五)课程目标以《指南》为依据
游戏课程化要求教师“心中有目标”,目标的依据就是《指南》提出的五大领域的目标。游戏课程化要求在幼儿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强调“化”的过程,既强调幼儿游戏也重视经历“课程化”带来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协调发展。游戏课程化把课程建构过程当作是幼儿成长的过程。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当明确幼儿园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游戏课程化就是让幼儿充分游戏,教师仔细观察、捕捉幼儿游戏生长点,给幼儿提供支架,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师幼共同建构适宜性课程。
总之,游戏课程化的课程模式是科学的,它遵循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幼儿教育的规律,是最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游戏课程化是高效的,它在促进幼儿、教师、家长的发展中更有显著的成效;游戏课程化不是让教师增加新的工作,而是让教师真正静下心与幼儿在一起,观察、发现、支持、推动幼儿在最近发展区有更好的发展。
游戏课程化的实践,使幼儿园教师更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