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少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学语文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报告文学《勇士,历史的新时期需要你——记陈爱武同志》、《继母》分别获全国第一、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其作品还曾获得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作品结集有散文集《韩少华散文选》、《暖情》、《碧水悠悠》、《遛弯儿》、《万春亭远眺》等。
乍暖还寒,时而雪雨,时而沙尘,使春日一延再延。寒食已过,几经园丁打理的校园绿地,依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本应绽放的玉兰,也似竭力方才撑开清纯欲滴的苞蕾,在干巴的枝丫上。然而,终是有“打春儿”的芳草,唤醒世间永存的春意,由萌发至盎然。可偏是在寒意终去之时,才女作家韩晓征的电话,让我惊诧而无措:她的父亲、著名作家、我院韩少华教授在安睡中悄悄地走了,留下了“万春亭远眺”那万代长春的期冀与万象回春的“温馨的风”。[注]
其实就在春节前,我给韩老师拜年,闻知他荣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荣誉证章证书,便与他捧着奖章合影,他的笑容是那么祥静真纯,溢满欣然、怡然与安然。也就在那次见面前不久,我收到《万春亭远眺——韩少华散文小说选》,书的扉页有他左手题写的隽秀小楷:“祝好运!韩少华2009年大寒前。”可有谁知道,19年前他讲学归途病发蚌埠,与死亡打了个照面而落下重残;谁又能相信,病后初愈他又笔耕不辍,自称“拼老命写了些东西”。
病后,少华老师的饮食起居与行动交流都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幸有贤妻孝女照料备至,韩老师不仅身体日渐康复,心智、情感与创造力也复元更生。“91年突发中风,让我有似一步坠入弥天大雾,失语和心智的恍惚,竟牵延了数月之久。直到今天,我的脑际仍不免会有云气雾水迷蒙。我只有沉住气,握紧了笔,才好像有了点抓挠,有了点凭依。”(《遛弯儿——后记》1997年3月)竟是在失语、偏瘫、昏眩懵懂的情况下,心语默诵而左手执书,一个音儿一个音儿地崩出,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描摩,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地连缀,一片文儿一片文儿地编织。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少华病中创作则是“不休至死语惊人”。
少华老师的女儿坦言:“开始的时候,他写的只是些片断文字。我基本上读不懂……”然而,“多年来的惯性,使他在身体得到基本恢复之后,就把伏案工作,当成最大的乐趣。”“他一旦坐在书桌前面,握着笔,对着白纸,就要写字……他有话要说,有思维要表达。”“大病初愈,九死一生。父亲自有对生命与灵魂的不同以往的认知。”(《远眺·一篇跨越十五年的序言》韩晓征)
同在北京教育学院,称少华为“老师”,严格来说我不具资格。1990年秋,我调入教育学院中文系,次年春,韩老师病重全休至退休。我抱憾未能聆听他娓娓动人的授课、目睹他循循善诱的风采。然而,对少华先生精彩教学的赞誉,无论来自“文革”前后北京二中的学子,还是新时期师资培训的语文教学同行,甚至热爱写作的各行各业的文学青年,我是广有耳闻。更为遗憾的是,在病榻探望或年节慰问的当儿,带着许多为师从教、宏道从文的问题,渴望求教却终又不忍搅扰少华先生。至今,只能空怀“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慨叹。
好在《远眺》集中的不少文章,少华先生以教师、作家的双重身份,用文学艺术的笔触,诠释了许多教育科学的真谛。
《请翻开这一页页“心史”》(1988年8月),作者将古往今来“为人师者”的“形状、音容以及作为”简约梳理后,呼唤“当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己拿起笔来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时候,就是在为自己撰写着一页页‘心史’!也只有在‘心灵’这个深层世界与人们沟通,理解才成为可能……读者的心灵也随之得以净化,襟怀也因而得以豁然”。
《平凡的一天》(1983年初夏),隽永的文字尤如纪实影片的镜头:
十二个孩子,分四行,各就各位。
十二张课桌,文具,课本,摆放整齐。
没有铃声。他那清瘦的身影一出现在教室门口,就宣告上课了——他,集教师、职员、工友于一身……
“这堂课,我们分别上这样的内容——”
他用眼神领了领北侧两行学生的注意力,说:“二年级同学,复习加减法综合运算,进行编题,解题。现在打开课本。”
他又用眼神领了领南侧两行学生,说:“四年级同学,复习珠算乘法。现在听我读题。”
……
这山村小学的全称叫做北京市密云县上甸子公社黄土梁小学。这山区教师,本县师范学校1978届毕业生,名叫张文举;他的妻子,下甸子小学代课教师,名叫于凤云。至于那开门可见的峰峦么,就是京东北有名的雾灵山……”
作者摄下山区小学复式教学的情景与农村青年教师的写照,是纪实写真,是融情于景,更是师道、师心的灵犀相通。
《聪明为声色而在》一文,原载《作家谈创作》(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内刊),原题为《我怎样学习语言》,堪称语文教师进修的经典讲义。巧合的是,此年恰逢我入读北师院中文系,而若干年后我也加入了教师培训的行列。以语文教学研究的角度阅读,我总觉得《苏东坡月夜探石钟》这篇杂文,恰又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的备课与教学札记。而《一点点就是一点点》,简直就是俄国作家弗·柯罗连柯的散文诗《灯光》的微型教案,那精致细腻的美文,不仅阐释了“美是单纯的”这一审美理趣,同时又对“课是凝炼精萃的”这一教学原理加以出神入化的演示。
围绕《苏东坡月夜探石钟》的写作往事,少华老师还写下《回眸》一文(1980年夏):1961年春节期间,偶读苏轼的《石钟山记》,似有所感。我写了篇杂文,题为《苏东坡月夜探石钟》,壮着胆子寄给了《人民日报》副刊。后来,居然被刊用了。不久,北京市委召开文教座谈会,邓拓同志找到了我。谈话间,他竟提及我那篇小文章,还说“做语文教师常练练笔,是好事情,应该坚持”;“业余写作,从杂文、散文开始为好,内容和形式尽可以不拘一格”,进而鼓励文教工作者争取成为新时代的“杂家”。
由此联想:少华先生独特的成长轨迹与环境条件是怎样的呢?有诗人郭小川,为其退稿附上长达四页的回信;有时任《人民日报》副刊主编、作家袁鹰,两度审读并刊发其处女作《序曲》与成名作《万春亭远眺》,中间相隔竟达18年之久;有时任《北京日报》社长范瑾,作为学生家长“谦然地以‘老师’相称,使我窘得不行”;也有胸前戴着共青团团徽的年轻班主任(韩老师自己),到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家中进行“家访”,谈天说地,受益匪浅。
少华先生是作家,也是教师。出于职业秉性,我更愿称他老师,我想少华先生也会同意我拜他为师。因为,作家当为人师,为师应能创作。正如“诗中画、画中诗”,若为经典,焉能分割?在《远眺·小跋》中,少华先生也有自我体认:“其实,我不过就是个‘西席’,即曰‘教书的’,过去称之为‘书匠’而已。”我愿补白如下:吾师少华,毕生无愧语文教学之大师、教师培训之名师、教师培训者之良师。
[注] 散文《万春亭远眺》写于1978年“春柳初绿”时,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作者称其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以此命名,出版《万春亭远眺——韩少华散文小说选》。散文《温馨的风》写于1980年初秋,以“暖风医病草”的诗意,“在人们心灵间交汇着的这一阵阵暖风中”,表达出疗救曾遭“浩劫”的“草木之心”的祈望。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编辑 王雪莉
乍暖还寒,时而雪雨,时而沙尘,使春日一延再延。寒食已过,几经园丁打理的校园绿地,依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本应绽放的玉兰,也似竭力方才撑开清纯欲滴的苞蕾,在干巴的枝丫上。然而,终是有“打春儿”的芳草,唤醒世间永存的春意,由萌发至盎然。可偏是在寒意终去之时,才女作家韩晓征的电话,让我惊诧而无措:她的父亲、著名作家、我院韩少华教授在安睡中悄悄地走了,留下了“万春亭远眺”那万代长春的期冀与万象回春的“温馨的风”。[注]
其实就在春节前,我给韩老师拜年,闻知他荣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荣誉证章证书,便与他捧着奖章合影,他的笑容是那么祥静真纯,溢满欣然、怡然与安然。也就在那次见面前不久,我收到《万春亭远眺——韩少华散文小说选》,书的扉页有他左手题写的隽秀小楷:“祝好运!韩少华2009年大寒前。”可有谁知道,19年前他讲学归途病发蚌埠,与死亡打了个照面而落下重残;谁又能相信,病后初愈他又笔耕不辍,自称“拼老命写了些东西”。
病后,少华老师的饮食起居与行动交流都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幸有贤妻孝女照料备至,韩老师不仅身体日渐康复,心智、情感与创造力也复元更生。“91年突发中风,让我有似一步坠入弥天大雾,失语和心智的恍惚,竟牵延了数月之久。直到今天,我的脑际仍不免会有云气雾水迷蒙。我只有沉住气,握紧了笔,才好像有了点抓挠,有了点凭依。”(《遛弯儿——后记》1997年3月)竟是在失语、偏瘫、昏眩懵懂的情况下,心语默诵而左手执书,一个音儿一个音儿地崩出,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描摩,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地连缀,一片文儿一片文儿地编织。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少华病中创作则是“不休至死语惊人”。
少华老师的女儿坦言:“开始的时候,他写的只是些片断文字。我基本上读不懂……”然而,“多年来的惯性,使他在身体得到基本恢复之后,就把伏案工作,当成最大的乐趣。”“他一旦坐在书桌前面,握着笔,对着白纸,就要写字……他有话要说,有思维要表达。”“大病初愈,九死一生。父亲自有对生命与灵魂的不同以往的认知。”(《远眺·一篇跨越十五年的序言》韩晓征)
同在北京教育学院,称少华为“老师”,严格来说我不具资格。1990年秋,我调入教育学院中文系,次年春,韩老师病重全休至退休。我抱憾未能聆听他娓娓动人的授课、目睹他循循善诱的风采。然而,对少华先生精彩教学的赞誉,无论来自“文革”前后北京二中的学子,还是新时期师资培训的语文教学同行,甚至热爱写作的各行各业的文学青年,我是广有耳闻。更为遗憾的是,在病榻探望或年节慰问的当儿,带着许多为师从教、宏道从文的问题,渴望求教却终又不忍搅扰少华先生。至今,只能空怀“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慨叹。
好在《远眺》集中的不少文章,少华先生以教师、作家的双重身份,用文学艺术的笔触,诠释了许多教育科学的真谛。
《请翻开这一页页“心史”》(1988年8月),作者将古往今来“为人师者”的“形状、音容以及作为”简约梳理后,呼唤“当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己拿起笔来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时候,就是在为自己撰写着一页页‘心史’!也只有在‘心灵’这个深层世界与人们沟通,理解才成为可能……读者的心灵也随之得以净化,襟怀也因而得以豁然”。
《平凡的一天》(1983年初夏),隽永的文字尤如纪实影片的镜头:
十二个孩子,分四行,各就各位。
十二张课桌,文具,课本,摆放整齐。
没有铃声。他那清瘦的身影一出现在教室门口,就宣告上课了——他,集教师、职员、工友于一身……
“这堂课,我们分别上这样的内容——”
他用眼神领了领北侧两行学生的注意力,说:“二年级同学,复习加减法综合运算,进行编题,解题。现在打开课本。”
他又用眼神领了领南侧两行学生,说:“四年级同学,复习珠算乘法。现在听我读题。”
……
这山村小学的全称叫做北京市密云县上甸子公社黄土梁小学。这山区教师,本县师范学校1978届毕业生,名叫张文举;他的妻子,下甸子小学代课教师,名叫于凤云。至于那开门可见的峰峦么,就是京东北有名的雾灵山……”
作者摄下山区小学复式教学的情景与农村青年教师的写照,是纪实写真,是融情于景,更是师道、师心的灵犀相通。
《聪明为声色而在》一文,原载《作家谈创作》(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内刊),原题为《我怎样学习语言》,堪称语文教师进修的经典讲义。巧合的是,此年恰逢我入读北师院中文系,而若干年后我也加入了教师培训的行列。以语文教学研究的角度阅读,我总觉得《苏东坡月夜探石钟》这篇杂文,恰又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的备课与教学札记。而《一点点就是一点点》,简直就是俄国作家弗·柯罗连柯的散文诗《灯光》的微型教案,那精致细腻的美文,不仅阐释了“美是单纯的”这一审美理趣,同时又对“课是凝炼精萃的”这一教学原理加以出神入化的演示。
围绕《苏东坡月夜探石钟》的写作往事,少华老师还写下《回眸》一文(1980年夏):1961年春节期间,偶读苏轼的《石钟山记》,似有所感。我写了篇杂文,题为《苏东坡月夜探石钟》,壮着胆子寄给了《人民日报》副刊。后来,居然被刊用了。不久,北京市委召开文教座谈会,邓拓同志找到了我。谈话间,他竟提及我那篇小文章,还说“做语文教师常练练笔,是好事情,应该坚持”;“业余写作,从杂文、散文开始为好,内容和形式尽可以不拘一格”,进而鼓励文教工作者争取成为新时代的“杂家”。
由此联想:少华先生独特的成长轨迹与环境条件是怎样的呢?有诗人郭小川,为其退稿附上长达四页的回信;有时任《人民日报》副刊主编、作家袁鹰,两度审读并刊发其处女作《序曲》与成名作《万春亭远眺》,中间相隔竟达18年之久;有时任《北京日报》社长范瑾,作为学生家长“谦然地以‘老师’相称,使我窘得不行”;也有胸前戴着共青团团徽的年轻班主任(韩老师自己),到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家中进行“家访”,谈天说地,受益匪浅。
少华先生是作家,也是教师。出于职业秉性,我更愿称他老师,我想少华先生也会同意我拜他为师。因为,作家当为人师,为师应能创作。正如“诗中画、画中诗”,若为经典,焉能分割?在《远眺·小跋》中,少华先生也有自我体认:“其实,我不过就是个‘西席’,即曰‘教书的’,过去称之为‘书匠’而已。”我愿补白如下:吾师少华,毕生无愧语文教学之大师、教师培训之名师、教师培训者之良师。
[注] 散文《万春亭远眺》写于1978年“春柳初绿”时,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作者称其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以此命名,出版《万春亭远眺——韩少华散文小说选》。散文《温馨的风》写于1980年初秋,以“暖风医病草”的诗意,“在人们心灵间交汇着的这一阵阵暖风中”,表达出疗救曾遭“浩劫”的“草木之心”的祈望。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