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师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学生学习、活动和成长的重要阵地,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三个层面出发,来分析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过去,小学数学教师多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从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的低质低效。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在科学观念的指引下,来探索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体,只有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有效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实现“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根本性转变,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每个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促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真正地参与和深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去,为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实际上,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根据此特点,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自学环节,让学生们通过自学的方法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上课后,笔者先引出本节课程的内容,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自学空间,这段时间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笔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另外,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们质疑,让学生们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这样,笔者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锻炼学生表达
课堂教学应该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导致整个数学课堂处于封闭的状态之中。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授课方式的转变出发,尝试按照特定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以改变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再鼓励和引导学生展开小组间的探讨、沟通、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实现思维间碰撞和优势上的互补,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学生们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的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再设置一些具体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一同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笔者通过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加快学生理解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了应用和普及,并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知识的本質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善于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短片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的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为了加快学生们的理解,笔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们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结构,然后,笔者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对立体图形进行分解,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这样,笔者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升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对和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所以,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紧紧跟随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脚步,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树立全新的观念和思想,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等创新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来切实优化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潜能,最终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桂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32):45-47.
[2]胡孝军.探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5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过去,小学数学教师多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从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的低质低效。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彻底摒弃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在科学观念的指引下,来探索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体,只有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有效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实现“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根本性转变,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每个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促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真正地参与和深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去,为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实际上,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根据此特点,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自学环节,让学生们通过自学的方法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上课后,笔者先引出本节课程的内容,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自学空间,这段时间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笔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另外,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们质疑,让学生们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这样,笔者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锻炼学生表达
课堂教学应该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导致整个数学课堂处于封闭的状态之中。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授课方式的转变出发,尝试按照特定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以改变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再鼓励和引导学生展开小组间的探讨、沟通、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实现思维间碰撞和优势上的互补,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学生们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的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再设置一些具体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一同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笔者通过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加快学生理解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了应用和普及,并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知识的本質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善于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短片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的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为了加快学生们的理解,笔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们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结构,然后,笔者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对立体图形进行分解,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这样,笔者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升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对和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所以,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紧紧跟随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脚步,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树立全新的观念和思想,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积极设置课堂交流环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等创新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来切实优化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潜能,最终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桂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32):45-47.
[2]胡孝军.探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