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意润泽学生心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诗歌教学隶属于语文学科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增强人文素养,因此,诗歌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两者有着不可剥离的共性,诗歌相对于其他语文学科分支而言,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内涵,更容易浸润学生的心灵。笔者就高中诗歌教学的价值及如何施展谈几点看法。
  一、诗歌教学的价值体现
  从古至今,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凭借敏锐的眼光对生活和社会洞察至微,他们深邃地思考并感悟着生活,超然地俯瞰并感慨着人生,他们体验和思考着我们所感觉不到的、不愿深思的事物,并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发挥至极限,促使他们脱离了庸常生活,成为了一个精神标高。因此,学习他们的诗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价值,亦是对生命唯美的表达。
  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言是融合思想和情感,后经想象与构思而形成的艺术品,而诗歌又被称作为是“最高的、最纯粹的语言”,简短的文字却凝练、含蓄、灵动、鲜活。诗歌教学可以凭借其语言特点而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语言魅力,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踏着诗歌生动的节奏和韵律来尽情地欣赏和体味语言的千姿百态,在体验中,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增强。
  诗歌是诗人超然的感慨与深邃的思考,因此,在语言中饱含丰富的想象、恰到好处的留白、突破常规的表达等诗歌外露出来的特点跳跃性大,意象的指向也甚为模糊,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感受诗人的意境,去鉴赏诗歌,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促进自身阅读鉴赏水平的提升。
  2.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打开中国的文学、文化宝库,迎面而来、最为夺目的是灿烂了数千年仍光鲜照人的诗歌,诗歌是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同时诗歌又像漫无边际的海洋,几乎包容、积淀着自宇宙鸿蒙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切的文化与文明,展露着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骨血,是民族智慧的源泉,是国人情感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明晰历史、指向未来,带着民族的智慧走向世界。
  诗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人生趣味,帮助学生蕴蓄一个审美的人生,诗歌把语文课堂点染成纯美的、流溢浓郁的诗情的唯美境地,让学生在感悟诗趣的同时渐渐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拥有一颗真诚且充满新奇的心,达到远离浅薄与庸俗,走向精致与高雅的人生目的。
  二、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
  1.情感愉悦性原则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情感愉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于诗歌教学亦是如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的情绪与诗歌本身蕴含的情感愉悦、和谐的交融在一起,脱离诗歌学习的枯燥乏味,达到学习诗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的理想教学境界。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鉴赏五代词人温庭筠的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时,笔者首先选取现在正在热播的《甄嬛传》中的一个影像片段创设一个意境:安陵容应华妃的要求而唱歌,影像剧中的安陵容就唱了温庭筠的《菩萨蛮》。先让学生感悟视频中安陵容所透露的哀怨之情,激发起学生阅读和探讨的兴趣。
  2.强调积累原则
  “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前提,事实也表明,量变会导致质变,我们的诗歌教学除了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进行鉴赏以外,在课堂外,还应给学生营造课外经典诵读的诗歌学习氛围,达到“墙外开花墙内也香”。通过学生大量的积累实现“诗感”的增强,同时积累的过程是学生自选诗歌的过程,在选择诗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3.个性创造性原则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锦瑟》,众说纷纭千百年难以解释,就像元代诗人元好问也曾在《论诗三十首》中感叹像《锦瑟》这样的诗固然好,但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有些诗歌大师都不能释然,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我们的诗歌教学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创造本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和再造想象,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诗歌鉴赏当中,摒弃“标准化”、“统一性”的借口,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松开学生活跃的思想的枷锁。
  4.适当留白原则
  留白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从这一特征出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笔者在一次活动中,聆听了两位老师教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诗歌,这两个老师在课前都作了精心备课。在执教过程中,一位老师又展示多媒体画面,又放音乐,又抑扬顿挫的进行讲解,乍一看,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另一位老师从自己声情并茂的泛读开始,课堂上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课堂上留有时间指导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课堂容量不大,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多。两者对比,前者的学生看似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其实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而后者在课堂中多次留白,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想象、思考、体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力。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基础,老师的思维不可能替代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不能满堂灌,课堂上要适时留白,让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对课堂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总之,我们的诗歌教学切不可走入逼仄的功利化的通道,应该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蕴含的价值,明确自己学习诗歌的目的,根据自身特点自主自愿而且快乐地走近诗歌、走进诗歌。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探究实践、互助合作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能力,是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也是衡量有效性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因素。笔者针对职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低这一实际,对职高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实现职高数学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职高数学;有效性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效能  教育学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
期刊
【摘 要】幼儿创作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和认识的重要方式,应支持他们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表达。在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时,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幼儿创新。因此,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结合师幼共同创造的双边活动,让幼儿掌握创新技能。本文就从自身储备有经验、引导幼儿掌握“度”及兴趣激发创造力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幼儿大胆表现,在画纸上创造奇迹,在美术天地中尽情翱翔。  【关键词】创意
期刊
美术是一门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科,美术教学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独特见解和创造表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悟充满主观色彩。对美术教学而言,可以通过把握某些规律,比如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美术学习规律等,来帮助提高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质量。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应遵循美术学科的基本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美术认知规律,从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特点入手,实施有效教学,发展学生发现美、感知美、
期刊
学生们需要一个和谐、温暖、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因为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摇篮。班级环境、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好坏,也影响到学生们身心的发展。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也就导致他们的性格、爱好、能力各有千秋。如果想把这样的一个群体凝聚到一起,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以班集体为荣,就需要做许多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
期刊
农村中学生源复杂,多数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不够,英语底子较薄,新课程起点对于他们又高了一点,再加上语境、条件、基础和兴趣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学英语口语训练终年屈居“冷宫”, 甚至有些学生的分数很高,也是“哑巴”英语。针对这些现状,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点来尝试教学创新,让我们农村中学的“乌龟”在龟兔赛跑中也能赢。  一、创设良好环境,努力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良好的课堂效果好像源头之水,有了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论述的就是如何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生物,对生物知识不容易掌握,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关键。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方
期刊
【摘 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结合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实施,就在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展开,从而化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寻求生物课堂教学实效、高效。  【关键词】问题教学;思维碰撞;探究能力;有效课堂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新课程改革对“问题教学
期刊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是增长学生体质的重要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一目标的涵盖面更加广泛。当前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同步协调发展。所以教学有效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就有关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效率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更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简言之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正是这一特殊的教
期刊
【摘 要】低年级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构建一个完善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新秩序,需要教师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合理调控课堂节奏,强化课堂常规,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生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活动,更好地驾驭课堂,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有些学生觉得历史课程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虽然对历史课程充满了兴趣,然而在考试中发挥得并不理想。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呢?  【关键词】历史课程;创设情境;历史演绎;媒体  很多学生表示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但对历史课程却往往是提不起兴趣,觉得其枯燥,且概念性多。学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