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基本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探究性内容不够受重视、活动过程探究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勇于探究的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探究性内容的设计。笔者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总结出基于学校特色的问题设计、源于学生生活的方法指导和融于社会资源的评价跟进这样三方面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方法指导;评价跟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而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基本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探究性内容不够受重视、活动过程探究性不足等问题,学生更多的是照搬照抄,不积极主动思考,喜欢轰轰烈烈地走过场,没有走向深度学习。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也是如此,活动设计得丰富多彩,有实践性,有操作性,但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没有走向学生的自主探索,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的探索都比较少。基于勇于探究的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探究性内容的设计。笔者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策略。
一、基于学校特色的问题设计
我校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学校科技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6届,这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传承。如何做好传承,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将科技节活动课程化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方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开发了多维度的主题,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学生的,还有来自学科教学的拓展,如“蚕的一生”“节水世界欢迎您”“节电世界欢迎您”“金色校园行”“百年校庆纪念碑”“百年校树胡秃子”……
主题要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探究性的内容,一定要设计好问题。问题可以来源于学生,是他们在活动实践中碰到后总结提炼出来的;也可以是导学性质的,有连问的,也有追问的;当然最普遍的还是基于主题的分解,若干个问题得到解决后,主题也就学习完了。如“蚕的一生”,受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启发,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催青、喂养、剥棉等无一不是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操作的。研究,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通过研究,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完成主题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格,我们分解成了基于主题的一系列问题:蚕宝宝被蚂蚁叮咬后会怎么样?蚕宝宝喜欢吃什么?蚕宝宝不吃桑叶,吃别的食物会不会结茧?蚕宝宝吃含有水的桑叶会不会死?噪音对蚕宝宝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刺激性环境对蚕宝宝有什么影响?……在这些问题背景下开展的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对实验对象的发散性探究,取得了很多的创新成果。这一活动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们不时发现在学生的抽屉里“藏”着那么一条、两条蚕宝宝,我欣慰地发现我们的学生不但学会了劳动,更是在劳动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
二、源于学生生活的方法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而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采访是学生研究小课题常用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采访”其实就是“问问题”,就是通过向有关人员提问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在进行采访指导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就是要明确“为什么问?”—即采访的目的;“问什么?”—即采访的内容;“怎么问?”—即采访的实施过程和技巧。
以主题活动“节电世界欢迎您”的采访指导课为例,在谈话导入环节,我先以“考考你”的形式掌握了学生对节约用电的了解情况,然后让他们说说接下来准备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其他人在节约用电方面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采访”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观看录像,这个环节是一大亮点,我采用了以前指导的主题活动中的一段录像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采访的注意事项。这一来自同龄人的采访录像真实可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马上引起了学生讨论采访准备事项的欲望,我再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制定采访计划表。这时指导的重点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参考研究主题,让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提纲,然后师生对学生设计的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明确所有问题应该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围绕访问目的。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提纲时,教师的巡视不能只是随便地看看,而要对每组的问题能马上判断是否围绕主题、问题是否明确指向单一、是否能让被采访者有回答的空间、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否衔接自然,并在心中马上形成引导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注重分工合作,在采访录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有的提问、有的记录、有的拍照、有的在监督活动纪律,课堂上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分工合作,在采访计划表中我又专门设计了成员分工这一项,强调了小组成员间一定要合理分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实践经验较少,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学生初步制定好采访计划表后,我让其他小组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师生共同交流,给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修改计划表。
要进行采访,除了设计好采访的问题,还需注意很多问题:如为了能使采访顺利进行,要和被采访人提前约好采访时间;采访的内容要认真记录,为了便于记录,可以准备好录音笔、录音机等工具;采访时要注意礼貌。了解这些注意点后再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模擬采访,要求一位同学扮演采访对象,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思考,提出修改
建议。
有了事先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充分准备,采访活动非常顺利,通过这次采访,学生对节约用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知道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够重视节电,纷纷表示要大力宣传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节约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态度和理念,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教学也不是为了知道什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在生活中,要生成一种日常的、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态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方法指导;评价跟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而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基本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探究性内容不够受重视、活动过程探究性不足等问题,学生更多的是照搬照抄,不积极主动思考,喜欢轰轰烈烈地走过场,没有走向深度学习。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也是如此,活动设计得丰富多彩,有实践性,有操作性,但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没有走向学生的自主探索,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的探索都比较少。基于勇于探究的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探究性内容的设计。笔者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策略。
一、基于学校特色的问题设计
我校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学校科技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6届,这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传承。如何做好传承,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将科技节活动课程化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方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开发了多维度的主题,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学生的,还有来自学科教学的拓展,如“蚕的一生”“节水世界欢迎您”“节电世界欢迎您”“金色校园行”“百年校庆纪念碑”“百年校树胡秃子”……
主题要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探究性的内容,一定要设计好问题。问题可以来源于学生,是他们在活动实践中碰到后总结提炼出来的;也可以是导学性质的,有连问的,也有追问的;当然最普遍的还是基于主题的分解,若干个问题得到解决后,主题也就学习完了。如“蚕的一生”,受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启发,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催青、喂养、剥棉等无一不是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操作的。研究,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通过研究,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完成主题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格,我们分解成了基于主题的一系列问题:蚕宝宝被蚂蚁叮咬后会怎么样?蚕宝宝喜欢吃什么?蚕宝宝不吃桑叶,吃别的食物会不会结茧?蚕宝宝吃含有水的桑叶会不会死?噪音对蚕宝宝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刺激性环境对蚕宝宝有什么影响?……在这些问题背景下开展的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对实验对象的发散性探究,取得了很多的创新成果。这一活动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们不时发现在学生的抽屉里“藏”着那么一条、两条蚕宝宝,我欣慰地发现我们的学生不但学会了劳动,更是在劳动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
二、源于学生生活的方法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而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采访是学生研究小课题常用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采访”其实就是“问问题”,就是通过向有关人员提问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在进行采访指导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就是要明确“为什么问?”—即采访的目的;“问什么?”—即采访的内容;“怎么问?”—即采访的实施过程和技巧。
以主题活动“节电世界欢迎您”的采访指导课为例,在谈话导入环节,我先以“考考你”的形式掌握了学生对节约用电的了解情况,然后让他们说说接下来准备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其他人在节约用电方面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采访”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观看录像,这个环节是一大亮点,我采用了以前指导的主题活动中的一段录像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采访的注意事项。这一来自同龄人的采访录像真实可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马上引起了学生讨论采访准备事项的欲望,我再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制定采访计划表。这时指导的重点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参考研究主题,让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提纲,然后师生对学生设计的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明确所有问题应该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围绕访问目的。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提纲时,教师的巡视不能只是随便地看看,而要对每组的问题能马上判断是否围绕主题、问题是否明确指向单一、是否能让被采访者有回答的空间、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否衔接自然,并在心中马上形成引导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注重分工合作,在采访录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有的提问、有的记录、有的拍照、有的在监督活动纪律,课堂上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分工合作,在采访计划表中我又专门设计了成员分工这一项,强调了小组成员间一定要合理分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实践经验较少,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学生初步制定好采访计划表后,我让其他小组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师生共同交流,给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修改计划表。
要进行采访,除了设计好采访的问题,还需注意很多问题:如为了能使采访顺利进行,要和被采访人提前约好采访时间;采访的内容要认真记录,为了便于记录,可以准备好录音笔、录音机等工具;采访时要注意礼貌。了解这些注意点后再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模擬采访,要求一位同学扮演采访对象,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思考,提出修改
建议。
有了事先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充分准备,采访活动非常顺利,通过这次采访,学生对节约用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知道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够重视节电,纷纷表示要大力宣传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节约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态度和理念,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教学也不是为了知道什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在生活中,要生成一种日常的、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