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念,即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活动”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尝试运用语言进行意义理解与表达,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在活动中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从语篇的整体理解以及对主题意义的建构出发,依次分设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与迁移创新类活动。当然这三类活动中要融入语言、思维、文化等要素,进而在基于语篇、深入语篇与超越语篇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生长。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成为阅读的主体,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不多。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要依据学生的基本学情,依据他们在每一个阶段认知接受的特点,设置不一样的活动。也可以这样说,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以文本解读为起点,设计理解类学习活动;构建主题语篇结构化知识,设计实践类学习活动;确定阅读教学重难点,设置创新类学习活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置巩固类学习活动。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进而使不同的活动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一、知识基础阶段,理解类学习活动
对于理解类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多元的方式,让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理解。就阅读而言,学生要能理解基本的情节、相关的人物、主要的思想。这些都隐藏在文字里,需要学生去解读,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基础阶段,教师设置适当的情境能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以牛津英语译林版六年级下册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进而唤醒学生对这个寓言故事的相关阅读记忆,同时也让他们从立体的角度感知大致的人物与情节。当然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要设立一定的题目辅助他们理解。比如说,教师会问这个寓言的作者是谁,这个作者一生中写了哪些寓言故事,作者写这个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等。当然在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就是让两个学生一起站起来,互为竞争对手,教师提问,他们抢着回答,看谁能一站到底。一方面开展有关寓言故事背景的理解类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将主要人物列出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出来。一方面能考查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另外一方面能看出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最主要的是学生能捕捉重要信息,理解相关人物。教师列出人物—mouse,学生经过讨论后,说出这样的句子:A small and weak animal;a clever animal in the fable。理解类学习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文本的复述,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短文,让他们填上所缺的词。比如,Soon,the mouse made a big hole in the net with his teeth.学生填上“net”就可以了。在理解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要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就理解类学习活动的设计来看,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来,让学生理解文本,不是简单地领读,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理解要着力于多个角度。除了刚才的教师引入的动画视频,教师还可以让班上的学生穿上狮子图案的服饰、穿上老鼠图案的服饰,让他们在表演中展示文本的内容。表面上还是学习理解类活动,但是学生参与的欲望更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容易被激发。
二、知识运用阶段,实践类学习活动
对于阅读来说,知识运用阶段就是指让学生将学到的、获得的用起来,实现认知往能力上的转化,这其实就需要教师设置实践类学习活动,重在让学生实践,让他们感知。当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能就事论事地理解文本,至于运用阅读来指导行为的能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其实用英语指导行为的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养,也是小学英语阅读的目的。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一些相关的词汇与短语,还要能将阅读中习得的各方面的认知与能力用起来。运用是对阅读的反馈,也是对阅读的二次思考。
还以这课为例,教师设置这样的题目—Draw the curve chart of mouse’s feeling,即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画出老鼠情感变化的曲线图,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寓言情节,曲线图代表寓言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代表着老鼠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根据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发展来阅读寓言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设置考查的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的能力。学生先要从文本中筛选出与老鼠相关的人物的信息,他们先列出这样的几个人物:the lion,the hunter,other animals,同时他们又要再次阅读文本以找出这些人物的出现对老鼠情感的影响。学生发现老鼠的情感起伏挺大的:从一开始在森林里自由地轻松生活,即free;到后来的遇到狮子一霎间的恐惧与害怕,即afraid;再到后来与狮子之间的周旋,即calm and clever;最后是狮子面临危险时的义无反顾的出现,体现出helpful与kind的性格。他们先将相关的人物大致地安排在一个时间数轴上,再将老鼠的情感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安排在上方,反之安排在下方。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的过程,是他们将抽象的人物关系与人物情感变化以直观的图表生动地展示出来的过程。这也是学生深入思考的一个过程,是他们发展形象思维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拓展思维,教师又在lion的下面给出两个空格,写上:at first,in the end,以让学生填出狮子前后对老鼠的不同态度的词语。为了进一步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可以对书本的语言进行归纳,然后再展示出来。学生在讨论之后,就在The hunter的框架下面,填上了not good to animals。也有学生在other animals的框题旁边画的是山羊、猴子等动物,但神情都表达着对老鼠的敬畏。学生将学到的经过分析、比较、归纳都运用到思维导图的展示上了。在创设实践类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給学生以生长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能真实地实践起来。比如上面的画图过程,就是学生的一次实践运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画简单一些,只要能显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在图上想象出一些人物来,比如说,画出一棵树想象一下,树会对老鼠说什么,对狮子又会说什么。总之,知识运用阶段要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学有所用,用得其所。 三、知识迁移阶段,创新类学习活动
对于阅读来说,最关键的活动就是创新类学习活动,因为这是学生从原先的阅读文本跳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阶段。就阅读的目的而言,就是要让学生能有所生长,要生长就需要将习得的能力转入到新的情境上去,并能促使新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多构建创新类学习活动。
还以这课为例,学生在阅读有关The hunter的段落时,感觉他是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或者说是一个不能平等对待动物的人。有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竟然落泪。附文:The next day,two men caught the lion with a large net.The lion bit the net with his sharp teeth,but that did not help。也許学生与书中的人物共情了,他们才真正地获得文本中所蕴含的东西。教师可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实现认知的迁移、情感的迁移。认知的迁移是这样的,他们由文中猎人对待动物的现象想到要写一个倡议书,要让人们养成爱护动物的习惯。书中那些虐待动物的场景就变成他们倡议书中的反面教材;尽管书中只出现猎人打猎的工具net,但却成了他们倡议时的力量来源。学生这样写道:If we treat animals well, they will also help us when we need。情感的迁移就是由对狮子的爱转移到对所有动物的爱。当然迁移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学生就问老师之前听说的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是不是也是伊索寓言。既然学生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这个寓言,让学生用本课中学习的方法对这个新寓言进行分析。比如说,学生分析起这两个人物前后的情感的变化,进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类故事。可见创新类活动给了阅读更多灵动性。
四、结语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应把握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积极实践学习活动观,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课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的活动以让阅读素养卓然生长。
【参考文献】
[1]肖晶.拨开迷雾,才见森林—由Project板块想到的大概念单元整合[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5).
[2] 顾雨甜.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案例分析—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5 Look at me
[J].好家长,2020(85).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成为阅读的主体,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不多。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要依据学生的基本学情,依据他们在每一个阶段认知接受的特点,设置不一样的活动。也可以这样说,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以文本解读为起点,设计理解类学习活动;构建主题语篇结构化知识,设计实践类学习活动;确定阅读教学重难点,设置创新类学习活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置巩固类学习活动。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进而使不同的活动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一、知识基础阶段,理解类学习活动
对于理解类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多元的方式,让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理解。就阅读而言,学生要能理解基本的情节、相关的人物、主要的思想。这些都隐藏在文字里,需要学生去解读,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基础阶段,教师设置适当的情境能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以牛津英语译林版六年级下册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进而唤醒学生对这个寓言故事的相关阅读记忆,同时也让他们从立体的角度感知大致的人物与情节。当然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要设立一定的题目辅助他们理解。比如说,教师会问这个寓言的作者是谁,这个作者一生中写了哪些寓言故事,作者写这个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等。当然在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就是让两个学生一起站起来,互为竞争对手,教师提问,他们抢着回答,看谁能一站到底。一方面开展有关寓言故事背景的理解类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将主要人物列出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出来。一方面能考查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另外一方面能看出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最主要的是学生能捕捉重要信息,理解相关人物。教师列出人物—mouse,学生经过讨论后,说出这样的句子:A small and weak animal;a clever animal in the fable。理解类学习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文本的复述,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短文,让他们填上所缺的词。比如,Soon,the mouse made a big hole in the net with his teeth.学生填上“net”就可以了。在理解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要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就理解类学习活动的设计来看,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来,让学生理解文本,不是简单地领读,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理解要着力于多个角度。除了刚才的教师引入的动画视频,教师还可以让班上的学生穿上狮子图案的服饰、穿上老鼠图案的服饰,让他们在表演中展示文本的内容。表面上还是学习理解类活动,但是学生参与的欲望更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容易被激发。
二、知识运用阶段,实践类学习活动
对于阅读来说,知识运用阶段就是指让学生将学到的、获得的用起来,实现认知往能力上的转化,这其实就需要教师设置实践类学习活动,重在让学生实践,让他们感知。当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能就事论事地理解文本,至于运用阅读来指导行为的能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其实用英语指导行为的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养,也是小学英语阅读的目的。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一些相关的词汇与短语,还要能将阅读中习得的各方面的认知与能力用起来。运用是对阅读的反馈,也是对阅读的二次思考。
还以这课为例,教师设置这样的题目—Draw the curve chart of mouse’s feeling,即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画出老鼠情感变化的曲线图,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寓言情节,曲线图代表寓言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代表着老鼠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根据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发展来阅读寓言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设置考查的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的能力。学生先要从文本中筛选出与老鼠相关的人物的信息,他们先列出这样的几个人物:the lion,the hunter,other animals,同时他们又要再次阅读文本以找出这些人物的出现对老鼠情感的影响。学生发现老鼠的情感起伏挺大的:从一开始在森林里自由地轻松生活,即free;到后来的遇到狮子一霎间的恐惧与害怕,即afraid;再到后来与狮子之间的周旋,即calm and clever;最后是狮子面临危险时的义无反顾的出现,体现出helpful与kind的性格。他们先将相关的人物大致地安排在一个时间数轴上,再将老鼠的情感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安排在上方,反之安排在下方。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的过程,是他们将抽象的人物关系与人物情感变化以直观的图表生动地展示出来的过程。这也是学生深入思考的一个过程,是他们发展形象思维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拓展思维,教师又在lion的下面给出两个空格,写上:at first,in the end,以让学生填出狮子前后对老鼠的不同态度的词语。为了进一步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可以对书本的语言进行归纳,然后再展示出来。学生在讨论之后,就在The hunter的框架下面,填上了not good to animals。也有学生在other animals的框题旁边画的是山羊、猴子等动物,但神情都表达着对老鼠的敬畏。学生将学到的经过分析、比较、归纳都运用到思维导图的展示上了。在创设实践类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給学生以生长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能真实地实践起来。比如上面的画图过程,就是学生的一次实践运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画简单一些,只要能显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在图上想象出一些人物来,比如说,画出一棵树想象一下,树会对老鼠说什么,对狮子又会说什么。总之,知识运用阶段要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学有所用,用得其所。 三、知识迁移阶段,创新类学习活动
对于阅读来说,最关键的活动就是创新类学习活动,因为这是学生从原先的阅读文本跳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阶段。就阅读的目的而言,就是要让学生能有所生长,要生长就需要将习得的能力转入到新的情境上去,并能促使新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多构建创新类学习活动。
还以这课为例,学生在阅读有关The hunter的段落时,感觉他是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或者说是一个不能平等对待动物的人。有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竟然落泪。附文:The next day,two men caught the lion with a large net.The lion bit the net with his sharp teeth,but that did not help。也許学生与书中的人物共情了,他们才真正地获得文本中所蕴含的东西。教师可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实现认知的迁移、情感的迁移。认知的迁移是这样的,他们由文中猎人对待动物的现象想到要写一个倡议书,要让人们养成爱护动物的习惯。书中那些虐待动物的场景就变成他们倡议书中的反面教材;尽管书中只出现猎人打猎的工具net,但却成了他们倡议时的力量来源。学生这样写道:If we treat animals well, they will also help us when we need。情感的迁移就是由对狮子的爱转移到对所有动物的爱。当然迁移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学生就问老师之前听说的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是不是也是伊索寓言。既然学生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这个寓言,让学生用本课中学习的方法对这个新寓言进行分析。比如说,学生分析起这两个人物前后的情感的变化,进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类故事。可见创新类活动给了阅读更多灵动性。
四、结语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应把握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积极实践学习活动观,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课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的活动以让阅读素养卓然生长。
【参考文献】
[1]肖晶.拨开迷雾,才见森林—由Project板块想到的大概念单元整合[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5).
[2] 顾雨甜.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案例分析—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5 Look at me
[J].好家长,2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