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更好的机遇。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实在课堂内完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经过几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对策和方法:
1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与探索创新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新的快乐。新教材所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性就是要促发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大胆放手,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足够的时间。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中有一道练习题:公园门口有三口之家,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时,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找到了很多分类方式,并且分别说出了自己的道理,教师肯定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再去发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进行探索,结果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竟找出了六种分类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分类,又体会到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这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和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学完“10以内各数的认识’后,我们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学生完成题目后,兴致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交流。从对自己的座位描述中,他们区别了第几排和第几个,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学的排列顺序不同,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领悟到数学的奥秘。又如教学“平均数”时,我请一个学生唱歌,请每一组的组长和老师当评委,给唱歌的同学打分,当评委亮分后学生发现分数不一致,究竟按谁的意思办?经过同学们长时间争论,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平均数”的概念。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懂得了如何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尽量从身边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教学生学会数学。例如,在讲“位置”时,讲座位卡送到每一个学生手中,让他们各自填好后再收起来,然后将座位卡打乱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清座位卡上的位置后,各自去找座位卡上所描述的位置。在生活中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晃动着小脑袋非常高兴,因为,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找到了自己准确的位置,各自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另外,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某些素材作适当的调整、改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位置”时,我把习题4进行改编,将之改编成这样几个知识点:①熟悉影院座位排列,说出影院座位号有何特点;②进行对号入座;③设“疑”激趣,“现在有一位小朋友来迟了,他看到影院有两个进出口是,不知该进哪个门。问:“他为什么不知该进哪个门?如果他进错了门会遇到什么麻烦?”④模拟看电影,让学生说出自己哪个门并找到自己的座位。师生围绕此题开展讨论,这样就把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同时在教学中我还将生活情景融于数学课堂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2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2角等于多少角?应找回多少钱?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把讲台变舞台,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相向、背向而行,同时和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景等。这些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使学生很快理解了有关知识。
4 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那些过于抽象、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往往教师讲十遍和讲一遍一样,甚至越讲越让学生迷糊,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变的从未有过的简单。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首先通过欣赏大量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实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寻找规律,探索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应用对称图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图片。这样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学生没有做练习之苦,而是愉快地进一步体验“对称”并用“对称”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
总之,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实在在,精益求精,大胆创新,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课堂中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与力量,当然,课堂是变化多端的,决定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备好课、如何处理后进生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有效课堂管理、课后辅导等等,但我想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利的保障。
1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与探索创新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新的快乐。新教材所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性就是要促发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大胆放手,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足够的时间。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中有一道练习题:公园门口有三口之家,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时,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找到了很多分类方式,并且分别说出了自己的道理,教师肯定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再去发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进行探索,结果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竟找出了六种分类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分类,又体会到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这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和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学完“10以内各数的认识’后,我们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学生完成题目后,兴致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交流。从对自己的座位描述中,他们区别了第几排和第几个,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学的排列顺序不同,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领悟到数学的奥秘。又如教学“平均数”时,我请一个学生唱歌,请每一组的组长和老师当评委,给唱歌的同学打分,当评委亮分后学生发现分数不一致,究竟按谁的意思办?经过同学们长时间争论,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平均数”的概念。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懂得了如何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尽量从身边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教学生学会数学。例如,在讲“位置”时,讲座位卡送到每一个学生手中,让他们各自填好后再收起来,然后将座位卡打乱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清座位卡上的位置后,各自去找座位卡上所描述的位置。在生活中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晃动着小脑袋非常高兴,因为,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找到了自己准确的位置,各自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另外,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某些素材作适当的调整、改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位置”时,我把习题4进行改编,将之改编成这样几个知识点:①熟悉影院座位排列,说出影院座位号有何特点;②进行对号入座;③设“疑”激趣,“现在有一位小朋友来迟了,他看到影院有两个进出口是,不知该进哪个门。问:“他为什么不知该进哪个门?如果他进错了门会遇到什么麻烦?”④模拟看电影,让学生说出自己哪个门并找到自己的座位。师生围绕此题开展讨论,这样就把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同时在教学中我还将生活情景融于数学课堂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2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2角等于多少角?应找回多少钱?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把讲台变舞台,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相向、背向而行,同时和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景等。这些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使学生很快理解了有关知识。
4 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那些过于抽象、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往往教师讲十遍和讲一遍一样,甚至越讲越让学生迷糊,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变的从未有过的简单。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首先通过欣赏大量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实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寻找规律,探索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应用对称图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图片。这样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学生没有做练习之苦,而是愉快地进一步体验“对称”并用“对称”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
总之,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实在在,精益求精,大胆创新,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课堂中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与力量,当然,课堂是变化多端的,决定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备好课、如何处理后进生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有效课堂管理、课后辅导等等,但我想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