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应该是快乐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营造快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快乐教育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场景一:课堂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沉浸于自己的讲解中难以自拔。座位上的学生们一个个端坐在那里,看似很认真配合,细看实则呆若木鸡,双目无神,如灵魂出窍般。
场景二:课间,办公室里,老师们在抱怨。A老师:“真不知道这些娃娃上课到底在想些什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们一个两个傻盯着我,既不举手回答又不思考,课堂提问纯粹变成自问自答,简直气得死人!”B老师赶紧附和:“就是就是,我们讲得那么费力,可学生们却一点儿都不来劲,感觉自己是在唱独角戏。”C老师也是表示深有同感,很无奈地连连摇头……
如此这般,自作多情的老师相遇无动于衷的学生!学生对学习提不起丝毫兴趣,课堂上汲取知识的效率太低。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相互折磨的地方,学生不快乐,老师也觉得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他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提到关于快乐教育的定义,强调的是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要让孩子感到快乐,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一、深入浅出,探究恰当的输出方式
深入:老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需要自己先将教材进行反复的研读、分析,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将教材读懂读透了,进行深入研究后,才知道这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
浅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将知识输出。将本是较枯燥的学习内容,整理加工,找到能调动学生兴趣的“点”,赋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学生会觉得比较愿意去学。
如在教学让学生区分形声字“清、晴、请、情、睛、蜻”时,由于这些字字形相近,读音也相近,学生最容易混淆不清,怎样让学生们记住便是一大难题。老师此时的作用应该是发现这些字的特点,根据特点将它们编成口诀儿歌——有水才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才有情,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低段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童谣、儿歌,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区分记忆,他们会更乐于去记。因此,课堂上的有效教学背后应是老师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读、思考。
研读什么?一是研读教材内容,研读教材在此处想要学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如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点,得到什么样的语言训练,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等。二是研读学生学情,研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学生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等。思考什么?思考这堂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要怎么教,对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加以融合,找出教材内容的训练点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预设学生的课堂生成,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巧用教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做游戏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了。课堂上一说到做游戏,孩子们马上就会兴奋地回答“好啊!”并且以期待的眼神巴巴望着你。斯宾塞在用快乐教育法教育小斯宾塞时,为了解决学词汇枯燥的问题,制作了可以学习词汇的魔法风铃,这种风铃是用废弃的笔芯和形状各异的小纸片制作而成的。每张纸片上都写满了小斯宾塞学过的或是感兴趣的词汇,纸片的形状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些几何图形。这些魔法风铃挂在小斯宾塞的卧室或者客厅里,孩子在家里总是兴致勃勃地对着风铃说话,经常会拿起风铃上的纸片读上面的词汇。这样一来,就会非常轻松地学会纸片上的词汇,慢慢孩子的词汇量就变大了。
我们可以将卡片游戏延伸进我们的课堂。如在学习拼音时,老师可以课前布置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制作拼音卡片,包括声母卡片和带声调的韵母卡片。课堂教学拼读时,先由老师说指令“拿出声母b,韵母à”,学生快速在课桌上摆卡片,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拼读bà(爸)。声母卡片和带声调的韵母卡片还可以随意组合拼读,几张卡片就可以拼出很多个不同的音节,不单调重复。这样,学生不止在课堂上练习了音节拼读,还动嘴又动手,手口统一,符合低段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参与度自然就会比单一的老师教学生跟着念要高得多。有了自己制作的拼音卡片,孩子们回到家后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做这样的拼读游戏,做到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乐于在游戏中反复练习拼读。
卡片这种教具应用非常的广泛,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十分有限,可以让小朋友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设计制作自己的名字卡片,带到学校里贴在课桌上,小朋友们在认识新朋友时,就可以相互看看他们的名字卡片,从小朋友们的名字中,就会识得一些新字。
三、情境激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文本产生感情共鸣,形成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文中描写草原景色那一段文字极其优美,但由于学生们生活的地方和文中描写的草原的景象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体验,因而无法感受草原的“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也无法理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如果给学生们提供直观形象的草原美景视频片段欣赏,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受草原的美!还能激发起学生们对草原的向往之情。老师再向学生发出邀请:“这样美的草原,你们想不想去做客呢?”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想!”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文的草原做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待客……
要想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把握好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心情愉快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车的世界”时,需要学生认识许多的车辆,并且识记与车辆有关的大量生字。如果只是传统的出示车辆卡片,读记上面的生字,学生刚开始会有劲,几张卡片后就会觉得无趣了。课堂上可以模拟乘坐公共汽车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表演中,老师适时出示需要识记的公交车上的提示语卡片,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识字就会觉得十分有趣。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在真实的乘坐公交车时,仔细观察车内张贴的温馨提示语,在生活中识字。
学习的本身并不一定是快乐的,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件苦差事。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的满堂输入教学方式往往更加重了学生这种苦。斯宾塞所提出的快乐教育它所强调的就是教育者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要让孩子感到快乐。这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富五车,深研教材,还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和策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快乐有效。
參考文献:
【1】马智奇.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
【2】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 雷锦屏
【关键词】快乐教育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场景一:课堂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沉浸于自己的讲解中难以自拔。座位上的学生们一个个端坐在那里,看似很认真配合,细看实则呆若木鸡,双目无神,如灵魂出窍般。
场景二:课间,办公室里,老师们在抱怨。A老师:“真不知道这些娃娃上课到底在想些什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们一个两个傻盯着我,既不举手回答又不思考,课堂提问纯粹变成自问自答,简直气得死人!”B老师赶紧附和:“就是就是,我们讲得那么费力,可学生们却一点儿都不来劲,感觉自己是在唱独角戏。”C老师也是表示深有同感,很无奈地连连摇头……
如此这般,自作多情的老师相遇无动于衷的学生!学生对学习提不起丝毫兴趣,课堂上汲取知识的效率太低。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相互折磨的地方,学生不快乐,老师也觉得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他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提到关于快乐教育的定义,强调的是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要让孩子感到快乐,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一、深入浅出,探究恰当的输出方式
深入:老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需要自己先将教材进行反复的研读、分析,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将教材读懂读透了,进行深入研究后,才知道这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
浅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将知识输出。将本是较枯燥的学习内容,整理加工,找到能调动学生兴趣的“点”,赋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学生会觉得比较愿意去学。
如在教学让学生区分形声字“清、晴、请、情、睛、蜻”时,由于这些字字形相近,读音也相近,学生最容易混淆不清,怎样让学生们记住便是一大难题。老师此时的作用应该是发现这些字的特点,根据特点将它们编成口诀儿歌——有水才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才有情,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低段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童谣、儿歌,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区分记忆,他们会更乐于去记。因此,课堂上的有效教学背后应是老师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读、思考。
研读什么?一是研读教材内容,研读教材在此处想要学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如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点,得到什么样的语言训练,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等。二是研读学生学情,研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学生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等。思考什么?思考这堂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要怎么教,对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加以融合,找出教材内容的训练点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预设学生的课堂生成,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巧用教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做游戏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了。课堂上一说到做游戏,孩子们马上就会兴奋地回答“好啊!”并且以期待的眼神巴巴望着你。斯宾塞在用快乐教育法教育小斯宾塞时,为了解决学词汇枯燥的问题,制作了可以学习词汇的魔法风铃,这种风铃是用废弃的笔芯和形状各异的小纸片制作而成的。每张纸片上都写满了小斯宾塞学过的或是感兴趣的词汇,纸片的形状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些几何图形。这些魔法风铃挂在小斯宾塞的卧室或者客厅里,孩子在家里总是兴致勃勃地对着风铃说话,经常会拿起风铃上的纸片读上面的词汇。这样一来,就会非常轻松地学会纸片上的词汇,慢慢孩子的词汇量就变大了。
我们可以将卡片游戏延伸进我们的课堂。如在学习拼音时,老师可以课前布置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制作拼音卡片,包括声母卡片和带声调的韵母卡片。课堂教学拼读时,先由老师说指令“拿出声母b,韵母à”,学生快速在课桌上摆卡片,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拼读bà(爸)。声母卡片和带声调的韵母卡片还可以随意组合拼读,几张卡片就可以拼出很多个不同的音节,不单调重复。这样,学生不止在课堂上练习了音节拼读,还动嘴又动手,手口统一,符合低段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参与度自然就会比单一的老师教学生跟着念要高得多。有了自己制作的拼音卡片,孩子们回到家后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做这样的拼读游戏,做到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乐于在游戏中反复练习拼读。
卡片这种教具应用非常的广泛,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十分有限,可以让小朋友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设计制作自己的名字卡片,带到学校里贴在课桌上,小朋友们在认识新朋友时,就可以相互看看他们的名字卡片,从小朋友们的名字中,就会识得一些新字。
三、情境激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文本产生感情共鸣,形成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文中描写草原景色那一段文字极其优美,但由于学生们生活的地方和文中描写的草原的景象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体验,因而无法感受草原的“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也无法理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如果给学生们提供直观形象的草原美景视频片段欣赏,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受草原的美!还能激发起学生们对草原的向往之情。老师再向学生发出邀请:“这样美的草原,你们想不想去做客呢?”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想!”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文的草原做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待客……
要想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把握好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心情愉快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车的世界”时,需要学生认识许多的车辆,并且识记与车辆有关的大量生字。如果只是传统的出示车辆卡片,读记上面的生字,学生刚开始会有劲,几张卡片后就会觉得无趣了。课堂上可以模拟乘坐公共汽车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表演中,老师适时出示需要识记的公交车上的提示语卡片,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识字就会觉得十分有趣。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在真实的乘坐公交车时,仔细观察车内张贴的温馨提示语,在生活中识字。
学习的本身并不一定是快乐的,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件苦差事。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的满堂输入教学方式往往更加重了学生这种苦。斯宾塞所提出的快乐教育它所强调的就是教育者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要让孩子感到快乐。这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富五车,深研教材,还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和策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快乐有效。
參考文献:
【1】马智奇.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
【2】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 雷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