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笔者针对公开课苏教版二年级《平均数2》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是启。导入:“老师给大家设置了几个难关,有信心来闯关吗?”学生回答:“有。”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圈一圈,再填空:①12个萝卜,每( )个1份,分成了( )份。②图中有( )个西瓜,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第二步是承。老师说:“我带来了15支漂亮的铅笔,想分给3个小朋友,怎样才最公平?”学生回答:“平均分。”老师又问:“那怎样才能平均分呢?”有的说每人给3支,有的说每人给5支。“老师手上还有铅笔呢,怎么办?”学生回答:“接着再分。”
第三步是转。老师说:“同学们真棒,想到了这个好方法,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忙呢!他想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他的2只猴宝宝,你能帮帮他吗?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圆片,试着分一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们说:“每只小猴先分1个,然后继续分,每只小猴分得4个;每只小猴先分2个,然后继续分,每只小猴分得4个;每只小猴先分4个,正好分完,每只小猴分得4个。”最后老师总结:“虽然大家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齐读: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复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担心学生忘记平均分的意义。这样切入知识,会比较简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教师还不清楚,有多少学生忘记了平均分的含义,并思考做怎样的提示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衔接已知与新知呢?对此,笔者立即行动,在5个班级中共随机抽取了19名同学作为样本,获知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有了丰富的平均分的活动,对于小数目(总量100以内,份数与每份数10以内)的平均分,给出份数求每份数和给出每份数求份数,都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不过,正是由于学生大多熟练表内乘法,而忽视了或者说学生懒于思索其他平均分的手段,例如“移多补少”。于是她修改了第一个教学环节。
移多补少获得平均
老师说:“昨天认识了平均分,下图鱼缸中的鱼不是平均分,怎样做是平均分?”学生回答:“从右边鱼缸里捞出2条鱼放入左边鱼缸,这样左右两边鱼缸都有3条鱼,鱼一样多,是平均分。”虽然只有一道题,功能却被放大了,学生体悟了移多补少可以获得平均,为后续的学习“分若干个桃子给两个人,如何做到平均分”埋下伏笔。那第一次设计中的第二、三环节又该怎么处理呢。其本意是教学平均分8只桃子,学生能答出“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再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可事实上,学生会立即想到左边4个,右边4个。所以在第二环节大费周折地提问:“那怎样才能平均分呢?”“你有好办法吗?”“老师手上还有铅笔呢,怎么办?”希望学生沿着老师设计好的思路,一步一步学习。
要设计一个激发学生自己直达目的的问题,可以预设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人们会你一个我一个地均分物品,而不是一下子直接给你确定的几个,给我确定几个?如此一来,可以想到元旦联欢会分糖果,会先给每个学生1粒,袋子里还有剩余,再一人发一粒。同样,教师可以将第二、第三环节揉合到一起,螺旋着进行教学,倒逼学生拓展思维。
生活中的平均分
师: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个?
生: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4个呀?
生:4 4=8。
师:第二天,猴爸爸又摘了一袋桃子,不知道有多少个,还是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怎么办?
生1:没有总数不能分。
师:你记得以前老师带一盒糖果送给你们的时候,课代表是怎么分的吗?
生2:我们可以先每只小猴分一个。
师:如果还没有分完呢?
生2:那再分1个,这样一个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幻灯片动画演示)
师:刚才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分得4个。但袋子里好像还有?
生:我们可以接着每人分一个。
师:原来把一些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每人先分一个,就这样一个一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每人分2个,照这样接着分。
生4:先估计一下每个人大概能分几个,然后按照估计的数平分,还有剩余,再分;如果发现后面的人少了,可以将前面一个人分到的再拿出来,补给后面的人。
师:真是聪明的办法。课件展示一大袋桃子(预设12个,但学生不知道具体的数量),按照生4的办法怎么分?
生5:每人先分5个。(老师课件操作,袋子里还有剩余。)
生5:然后每人再分1个。
师:大家真棒,想出这么好的方法。
老师开始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通过“圈几个一份,数一数有这样的几份”,发展到“告知几份,判断每一份应是几个”。这颗知识的果子是老师“人为”呢?还是学生自己经历“似乎懂了,但又出新问题,终而有了应对方案”之后的收获呢?所以经过思虑,笔者在第二次利用学生十分熟练乘法口诀得出每一人分得4个桃子,却不能在不知一堆桃子总数的情况下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于是不得不回想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创造”了你一个我一个的平分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中心学校;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是启。导入:“老师给大家设置了几个难关,有信心来闯关吗?”学生回答:“有。”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圈一圈,再填空:①12个萝卜,每( )个1份,分成了( )份。②图中有( )个西瓜,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第二步是承。老师说:“我带来了15支漂亮的铅笔,想分给3个小朋友,怎样才最公平?”学生回答:“平均分。”老师又问:“那怎样才能平均分呢?”有的说每人给3支,有的说每人给5支。“老师手上还有铅笔呢,怎么办?”学生回答:“接着再分。”
第三步是转。老师说:“同学们真棒,想到了这个好方法,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忙呢!他想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他的2只猴宝宝,你能帮帮他吗?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圆片,试着分一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们说:“每只小猴先分1个,然后继续分,每只小猴分得4个;每只小猴先分2个,然后继续分,每只小猴分得4个;每只小猴先分4个,正好分完,每只小猴分得4个。”最后老师总结:“虽然大家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齐读: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复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担心学生忘记平均分的意义。这样切入知识,会比较简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教师还不清楚,有多少学生忘记了平均分的含义,并思考做怎样的提示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衔接已知与新知呢?对此,笔者立即行动,在5个班级中共随机抽取了19名同学作为样本,获知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有了丰富的平均分的活动,对于小数目(总量100以内,份数与每份数10以内)的平均分,给出份数求每份数和给出每份数求份数,都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不过,正是由于学生大多熟练表内乘法,而忽视了或者说学生懒于思索其他平均分的手段,例如“移多补少”。于是她修改了第一个教学环节。
移多补少获得平均
老师说:“昨天认识了平均分,下图鱼缸中的鱼不是平均分,怎样做是平均分?”学生回答:“从右边鱼缸里捞出2条鱼放入左边鱼缸,这样左右两边鱼缸都有3条鱼,鱼一样多,是平均分。”虽然只有一道题,功能却被放大了,学生体悟了移多补少可以获得平均,为后续的学习“分若干个桃子给两个人,如何做到平均分”埋下伏笔。那第一次设计中的第二、三环节又该怎么处理呢。其本意是教学平均分8只桃子,学生能答出“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再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可事实上,学生会立即想到左边4个,右边4个。所以在第二环节大费周折地提问:“那怎样才能平均分呢?”“你有好办法吗?”“老师手上还有铅笔呢,怎么办?”希望学生沿着老师设计好的思路,一步一步学习。
要设计一个激发学生自己直达目的的问题,可以预设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人们会你一个我一个地均分物品,而不是一下子直接给你确定的几个,给我确定几个?如此一来,可以想到元旦联欢会分糖果,会先给每个学生1粒,袋子里还有剩余,再一人发一粒。同样,教师可以将第二、第三环节揉合到一起,螺旋着进行教学,倒逼学生拓展思维。
生活中的平均分
师: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个?
生: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4个呀?
生:4 4=8。
师:第二天,猴爸爸又摘了一袋桃子,不知道有多少个,还是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怎么办?
生1:没有总数不能分。
师:你记得以前老师带一盒糖果送给你们的时候,课代表是怎么分的吗?
生2:我们可以先每只小猴分一个。
师:如果还没有分完呢?
生2:那再分1个,这样一个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幻灯片动画演示)
师:刚才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分得4个。但袋子里好像还有?
生:我们可以接着每人分一个。
师:原来把一些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每人先分一个,就这样一个一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每人分2个,照这样接着分。
生4:先估计一下每个人大概能分几个,然后按照估计的数平分,还有剩余,再分;如果发现后面的人少了,可以将前面一个人分到的再拿出来,补给后面的人。
师:真是聪明的办法。课件展示一大袋桃子(预设12个,但学生不知道具体的数量),按照生4的办法怎么分?
生5:每人先分5个。(老师课件操作,袋子里还有剩余。)
生5:然后每人再分1个。
师:大家真棒,想出这么好的方法。
老师开始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通过“圈几个一份,数一数有这样的几份”,发展到“告知几份,判断每一份应是几个”。这颗知识的果子是老师“人为”呢?还是学生自己经历“似乎懂了,但又出新问题,终而有了应对方案”之后的收获呢?所以经过思虑,笔者在第二次利用学生十分熟练乘法口诀得出每一人分得4个桃子,却不能在不知一堆桃子总数的情况下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于是不得不回想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创造”了你一个我一个的平分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中心学校;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