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不行?
大学毕业后,我踌躇满志地来到一家私营企业。我的文凭在公司算是比较高的,专业又对路,起点当然比别人高。我为人厚道,处事坦荡,同事关系和谐,晚上、周末也常常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照理说发展得应该很快吧?可是到公司五年了,还是普通的小职员。其实,这期间有三次很好的提升机会,不知为什么,都与我擦肩而过。这给我的打击着实不小,几次萌生去意。但我不甘心就这么不明不白、灰溜溜地走掉,我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原由——到底为啥我不行?
我们公司有些特别,公司老板和老板娘都喜欢登郊外的鼓山。鼓山是我市、乃至我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每逢周末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徒步登山,常有很多省外、国外的客人也慕名而来。我们的老板,除非出国或去外地出差,几乎每周都去登鼓山。不仅他自己家里人去,还积极鼓励公司里的人参加。于是,公司的高管和一些特别喜欢跟随领导的员工常常积极响应。他们通常一边登山,一边聊天,到了山顶,还要到茶庄小坐片刻,谈谈企业的发展、干部的调配等事情,我听说,企业的很多重要决定都是在这个时间确定的。
我性格内向,生性好静,不太喜欢运动和交际。周末要么到公司加班,要么到图书馆去看书看报、收集资料,自修充电。我有些看不惯那些平时跑在老板鞍前马后,在领导面前争取好表现、献殷勤的人。我认为应该凭硬本事吃饭,年轻人不要把精力和心思都放在搞关系上。于是来公司五年了,我从来没有陪老板爬过山。一个周末,一位同事来问我:“周末怎么过啊?去不去登鼓山啊?”我很爽快地回答:“不去,不去!”
初登鼓山
没想到,晚上回到家,妻子也问我同样的问题:这个周末怎么过啊?原来,她们公司明天在鼓山举行登山比赛,让我陪她去。我说没意思,不想去。她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老板不是也很喜欢登山吗?你看看你们公司,几个新提起来的,都是常常陪老板登山的人,在你们公司啊,不陪老板爬山,就别想升官!”我顶了她一句:“正因为老板喜欢登山,我就更不喜欢去了,省得别人说闲话,说我想趁机向老板靠近,拉关系,献殷勤。”
虽然嘴上这么说,我的心里还是同意妻子的说法的——回想一下这几年的人事任命,真是常陪老板登山的那几个同事高升了。我们这些有专业、有文凭的书生,清高自傲,总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结果,到手的只有两袖清风,空空行囊!其实,这都是不谙世事、幼稚无知的表现。当加薪不如意、升官没有份的时候,我们常常怪老板瞎了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瞧不见自己的业绩和贡献。然而,是不是应该反过来检讨一下自己——你离老板那么远,怎么让他看到你的种种长处呢?一个被公司边缘化了的员工,只知道孤芳自赏,距人于千里之外,还想晋级提薪,想都别想!
想到这儿,我对妻子说: “要不,周末咱们一起去登山吧,把孩子也带上!”
出发的时候,我有意戴上了印有公司名称的太阳帽,穿上了公司特制的广告衫,背上了印有公司标志的背包。说来也巧,在登山的路上,我居然真的遇到了老板和老板娘。看到我的一身打扮,老板一改往日的严肃,满脸是笑,主动与我打起了招呼: “今天也登山了啊!好,很好!”
在周一的早会上,老板特别提到了一件“在登山中令他感动的事”,他说: “我在山上遇到的那位员工,平时工作很敬业,这我都看在眼里,但我没想到,就是在周末,跟家人在一起休闲时,他也没有忘记宣传公司,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虽然老板没有在会上直接说出我的名字,但是我的心还是暖洋洋的。这天回家后,我把老板的话向妻子做了汇报,妻子偷偷地笑了,说: “还不是我让你去登山的?你得怎么谢我啊!”我赶紧给了妻子一个吻。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发现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是与老板的爱好、修养、风格紧密相连的。也许有的老板层次并不高,倡导的东西也不高雅,或者他的兴趣与你的爱好相差很远,但是,你要在企业里呆下去,并且有所发展,就要接受“老板文化”,成为大海里的一滴水,随它潮涨、潮落。为此你不得不研究老板的爱好,并且“投其所好”。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很多老板看员工是否忠诚,与企业理念是否合拍,不看别的,就看他倡导的、提出的、要求的,你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拥护,是不是积极参与其中!
一路攀登
一个月后,公司企划部准备组织车间的报道员举行一次活动。有的人提议去江滨公园,有的提议去金牛山,而我却决定就去登鼓山。周末那天,三十多名报道员浩浩荡荡,欢声笑语,打着公司的旗帜,好不热闹。在路上,我们又遇到了老板和老板娘。老板看到那么多的公司员工穿着公司的广告衫,引来路上频频回顾,十分高兴。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山上开展了捡垃圾活动。我们的行动吸引了一位市报记者的目光。他对我们进行了采访,并随后在市里的日报进行了报道。老板知道了此事,十分兴奋,特别让企业内部报纸转载这一消息,并且配发了很长的“董事长寄语”,要大家向我们学习,在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时,注意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时隔不久,出现了一个车间主任职位的空缺,我顺利地得到提升。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晋升的滋味,心里真是很美。我发现,以前十分清高的我,其实还真是个“官迷”呢!
话又说回来,陪老板爬山等一系列活动,并非阿谀奉承,而是有更深的意义。当老板观察一个人是否合适主管位置,他不仅要看其专业能力、实际贡献,还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整体的人际关系,融入团队的协调性,在组织中具有的影响力,服务别人的态度,等等。这些属于“领导魅力”的特质,往往不易在日常工作中被发现,反而容易在下班以后的聚会中,在业余活动中考察出来。也正因为如此,除了在工作中显现专业才华之外,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主动提高“迷人指数”,不断积聚人气,也是老板选择提升员工的重要途径。
“十一”长假,车间要举办活动。大家提了很多方案,最后我决定举办登山比赛,并想请老板和老板娘来颁奖。老板很爽快地同意了。让我们意外的是,他还拨给了我们一笔奖金。由于奖励范围大,奖金优厚,报名参加登山比赛的员工也就特别的多,有近一百人。比赛那天,全车间近三百人都到现场观看,给参赛选手加油、助威。大家穿着公司的广告衫,举着十多面旗帜,喊声震天,气氛热烈。这次活动很成功,市电视台还拍了新闻,请老板讲了话。在电视上播出新闻点评时,主持人说:“请广大企业和市民都要向这家公司那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迎接奥运尽一份力!”
接下来,我写了一个报告给老板,建议集团成立“登山协会”,由老板任名誉会长,经常组织登山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登山比赛……老板很快就批准我的这个报告,并且让我牵头。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我被调到集团办公室任副主任。
就这样,我由前五年原地踏步,到近两年连升三级,从一个“边缘”人,变成了公司决策层中的一员。记得有一位企业管理专家曾说过:在企业,一定要与企业文化水乳交融,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获得提高的机会。细细想来,这话真是很有道理。老子有句名言:“鱼不可脱于渊。”哪有脱离企业大环境还能发展的人呢?登山,让我走上了晋升之路,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大学毕业后,我踌躇满志地来到一家私营企业。我的文凭在公司算是比较高的,专业又对路,起点当然比别人高。我为人厚道,处事坦荡,同事关系和谐,晚上、周末也常常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照理说发展得应该很快吧?可是到公司五年了,还是普通的小职员。其实,这期间有三次很好的提升机会,不知为什么,都与我擦肩而过。这给我的打击着实不小,几次萌生去意。但我不甘心就这么不明不白、灰溜溜地走掉,我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原由——到底为啥我不行?
我们公司有些特别,公司老板和老板娘都喜欢登郊外的鼓山。鼓山是我市、乃至我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每逢周末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徒步登山,常有很多省外、国外的客人也慕名而来。我们的老板,除非出国或去外地出差,几乎每周都去登鼓山。不仅他自己家里人去,还积极鼓励公司里的人参加。于是,公司的高管和一些特别喜欢跟随领导的员工常常积极响应。他们通常一边登山,一边聊天,到了山顶,还要到茶庄小坐片刻,谈谈企业的发展、干部的调配等事情,我听说,企业的很多重要决定都是在这个时间确定的。
我性格内向,生性好静,不太喜欢运动和交际。周末要么到公司加班,要么到图书馆去看书看报、收集资料,自修充电。我有些看不惯那些平时跑在老板鞍前马后,在领导面前争取好表现、献殷勤的人。我认为应该凭硬本事吃饭,年轻人不要把精力和心思都放在搞关系上。于是来公司五年了,我从来没有陪老板爬过山。一个周末,一位同事来问我:“周末怎么过啊?去不去登鼓山啊?”我很爽快地回答:“不去,不去!”
初登鼓山
没想到,晚上回到家,妻子也问我同样的问题:这个周末怎么过啊?原来,她们公司明天在鼓山举行登山比赛,让我陪她去。我说没意思,不想去。她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老板不是也很喜欢登山吗?你看看你们公司,几个新提起来的,都是常常陪老板登山的人,在你们公司啊,不陪老板爬山,就别想升官!”我顶了她一句:“正因为老板喜欢登山,我就更不喜欢去了,省得别人说闲话,说我想趁机向老板靠近,拉关系,献殷勤。”
虽然嘴上这么说,我的心里还是同意妻子的说法的——回想一下这几年的人事任命,真是常陪老板登山的那几个同事高升了。我们这些有专业、有文凭的书生,清高自傲,总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结果,到手的只有两袖清风,空空行囊!其实,这都是不谙世事、幼稚无知的表现。当加薪不如意、升官没有份的时候,我们常常怪老板瞎了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瞧不见自己的业绩和贡献。然而,是不是应该反过来检讨一下自己——你离老板那么远,怎么让他看到你的种种长处呢?一个被公司边缘化了的员工,只知道孤芳自赏,距人于千里之外,还想晋级提薪,想都别想!
想到这儿,我对妻子说: “要不,周末咱们一起去登山吧,把孩子也带上!”
出发的时候,我有意戴上了印有公司名称的太阳帽,穿上了公司特制的广告衫,背上了印有公司标志的背包。说来也巧,在登山的路上,我居然真的遇到了老板和老板娘。看到我的一身打扮,老板一改往日的严肃,满脸是笑,主动与我打起了招呼: “今天也登山了啊!好,很好!”
在周一的早会上,老板特别提到了一件“在登山中令他感动的事”,他说: “我在山上遇到的那位员工,平时工作很敬业,这我都看在眼里,但我没想到,就是在周末,跟家人在一起休闲时,他也没有忘记宣传公司,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虽然老板没有在会上直接说出我的名字,但是我的心还是暖洋洋的。这天回家后,我把老板的话向妻子做了汇报,妻子偷偷地笑了,说: “还不是我让你去登山的?你得怎么谢我啊!”我赶紧给了妻子一个吻。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发现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是与老板的爱好、修养、风格紧密相连的。也许有的老板层次并不高,倡导的东西也不高雅,或者他的兴趣与你的爱好相差很远,但是,你要在企业里呆下去,并且有所发展,就要接受“老板文化”,成为大海里的一滴水,随它潮涨、潮落。为此你不得不研究老板的爱好,并且“投其所好”。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很多老板看员工是否忠诚,与企业理念是否合拍,不看别的,就看他倡导的、提出的、要求的,你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拥护,是不是积极参与其中!
一路攀登
一个月后,公司企划部准备组织车间的报道员举行一次活动。有的人提议去江滨公园,有的提议去金牛山,而我却决定就去登鼓山。周末那天,三十多名报道员浩浩荡荡,欢声笑语,打着公司的旗帜,好不热闹。在路上,我们又遇到了老板和老板娘。老板看到那么多的公司员工穿着公司的广告衫,引来路上频频回顾,十分高兴。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山上开展了捡垃圾活动。我们的行动吸引了一位市报记者的目光。他对我们进行了采访,并随后在市里的日报进行了报道。老板知道了此事,十分兴奋,特别让企业内部报纸转载这一消息,并且配发了很长的“董事长寄语”,要大家向我们学习,在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时,注意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时隔不久,出现了一个车间主任职位的空缺,我顺利地得到提升。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晋升的滋味,心里真是很美。我发现,以前十分清高的我,其实还真是个“官迷”呢!
话又说回来,陪老板爬山等一系列活动,并非阿谀奉承,而是有更深的意义。当老板观察一个人是否合适主管位置,他不仅要看其专业能力、实际贡献,还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整体的人际关系,融入团队的协调性,在组织中具有的影响力,服务别人的态度,等等。这些属于“领导魅力”的特质,往往不易在日常工作中被发现,反而容易在下班以后的聚会中,在业余活动中考察出来。也正因为如此,除了在工作中显现专业才华之外,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主动提高“迷人指数”,不断积聚人气,也是老板选择提升员工的重要途径。
“十一”长假,车间要举办活动。大家提了很多方案,最后我决定举办登山比赛,并想请老板和老板娘来颁奖。老板很爽快地同意了。让我们意外的是,他还拨给了我们一笔奖金。由于奖励范围大,奖金优厚,报名参加登山比赛的员工也就特别的多,有近一百人。比赛那天,全车间近三百人都到现场观看,给参赛选手加油、助威。大家穿着公司的广告衫,举着十多面旗帜,喊声震天,气氛热烈。这次活动很成功,市电视台还拍了新闻,请老板讲了话。在电视上播出新闻点评时,主持人说:“请广大企业和市民都要向这家公司那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迎接奥运尽一份力!”
接下来,我写了一个报告给老板,建议集团成立“登山协会”,由老板任名誉会长,经常组织登山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登山比赛……老板很快就批准我的这个报告,并且让我牵头。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我被调到集团办公室任副主任。
就这样,我由前五年原地踏步,到近两年连升三级,从一个“边缘”人,变成了公司决策层中的一员。记得有一位企业管理专家曾说过:在企业,一定要与企业文化水乳交融,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获得提高的机会。细细想来,这话真是很有道理。老子有句名言:“鱼不可脱于渊。”哪有脱离企业大环境还能发展的人呢?登山,让我走上了晋升之路,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