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信息化发展背景,根据中职计算机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与完善。本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出发,对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提升,培养出优秀的新时期应用人才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阶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传统教育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基于信息化背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效率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现阶段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设置有待改良
相比于较为发达的国外计算机教育事业,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比较欠缺。目前主要分为四大类—计算机软件编程、基础知识、多媒体运营、网络技术。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 IT 人才,但是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从事的岗位并不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很多毕业生从事的多是文秘、行政、销售等基础工作,像是编程和运营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接触的就比较少。究其根本,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而忽略了有专业化操作的编程类或者是运营类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樣化
现阶段,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是大致一样的,教学过程基本就是讲解理论知识、老师课堂操作演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践操作,也影响了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对基础性的计算机知识能够掌握,但是对较为高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操作力不从心,一旦毕业进入社会,就会发现社会需要的和自己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的中职院校,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最新的软硬件投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器紧缺的现状,不一定每位学生都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证。甚至还有的中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技能上面的教授。
(四)相关考试测试需要改革
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以及学生掌握知识上面的不足。但是现如今的计算机相关考试,偏重于理论,缺乏实用性,内容相对单一,没有做到和社会接轨,仅仅通过计算机考试测试,无法真正地测评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途径
1. 基于就业导向进行明确的目标制定
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可以分为办公文秘、平面设计、硬件维修等多个方向,不同方向学生的计算机教育重点不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当明确不同专业培养方向,制定明确的知识与技能架构,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当前,计算机应用人才市场与供应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职计算机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结构与培养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对课程实用性进行设置,强调计算机知识实用性,遵循够用原则,对理论性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基于就业导向进行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就业能力。
2. 建议良好的教学环境
要实现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要求,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努力为中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中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学生就业企业或者岗位的计算机设备使用情况,或者深入到计算机设备企业,对先进设备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备购买,优化计算机教学硬环境。同时,学生对教学环境的诉求要尽可能满足,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体系,使网络教学得到普及。
3. 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信息化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就业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一些计算机专业如软件编程语言等,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与英语基础,因此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辟专门编程学习班。又如进行 Photoshop、Flash等图像视频软件学习时,可以采用“专业基础 + 专业技能课 + 实践课”的教学结构开展。除此之外,还可运用自主——发现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知识,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发现意识以及学习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小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展学习讨论,相互配合,对学生团队意识进行提升。还有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使课堂教学过程更生动,课程教学模式更优化。
4. 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资源更加直观与形象。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应用,将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通过对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帮助学生在课内与课后对学生资源进行及时的预习与复习,提升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建立网络学习小组,通过微信群等网络媒介帮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的学习问题得到及时的讨论与解决,并及时解决学生对所需信息的需求。
5. 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传统单一的笔试或者上机测试方式无法对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科学评价,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改革应当根据学生基础以及能力水平,从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首先,要将学生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具体到知识掌握程度、完成任务时间以及小组配合情况,给出相应评价分数并作为该科目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入学生自评与同组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更清晰的认知,并树立起明确的改进方向。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保持,可以树立进步奖,努力奖等,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督促。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帮助中职学生提升专业技能,顺利地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为促使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加科学高效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浅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转型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84-85.
[2]方召.信息化背景下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思考[J].时代农机,2015,42(08):119-120.
[3]刘志刚.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2):143.
[4]黄银凤.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探索[J].职业,2017(21):36.
[5]李伟.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J].才智,2009(28):122.
[6]费添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09,30(02):183+77.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阶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传统教育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基于信息化背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效率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现阶段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设置有待改良
相比于较为发达的国外计算机教育事业,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比较欠缺。目前主要分为四大类—计算机软件编程、基础知识、多媒体运营、网络技术。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 IT 人才,但是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从事的岗位并不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很多毕业生从事的多是文秘、行政、销售等基础工作,像是编程和运营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接触的就比较少。究其根本,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而忽略了有专业化操作的编程类或者是运营类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樣化
现阶段,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是大致一样的,教学过程基本就是讲解理论知识、老师课堂操作演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践操作,也影响了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对基础性的计算机知识能够掌握,但是对较为高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操作力不从心,一旦毕业进入社会,就会发现社会需要的和自己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的中职院校,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最新的软硬件投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器紧缺的现状,不一定每位学生都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证。甚至还有的中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技能上面的教授。
(四)相关考试测试需要改革
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以及学生掌握知识上面的不足。但是现如今的计算机相关考试,偏重于理论,缺乏实用性,内容相对单一,没有做到和社会接轨,仅仅通过计算机考试测试,无法真正地测评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途径
1. 基于就业导向进行明确的目标制定
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可以分为办公文秘、平面设计、硬件维修等多个方向,不同方向学生的计算机教育重点不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当明确不同专业培养方向,制定明确的知识与技能架构,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当前,计算机应用人才市场与供应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职计算机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结构与培养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对课程实用性进行设置,强调计算机知识实用性,遵循够用原则,对理论性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基于就业导向进行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就业能力。
2. 建议良好的教学环境
要实现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要求,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努力为中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中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学生就业企业或者岗位的计算机设备使用情况,或者深入到计算机设备企业,对先进设备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备购买,优化计算机教学硬环境。同时,学生对教学环境的诉求要尽可能满足,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体系,使网络教学得到普及。
3. 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信息化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就业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一些计算机专业如软件编程语言等,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与英语基础,因此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辟专门编程学习班。又如进行 Photoshop、Flash等图像视频软件学习时,可以采用“专业基础 + 专业技能课 + 实践课”的教学结构开展。除此之外,还可运用自主——发现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知识,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发现意识以及学习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小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展学习讨论,相互配合,对学生团队意识进行提升。还有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使课堂教学过程更生动,课程教学模式更优化。
4. 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资源更加直观与形象。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应用,将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通过对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帮助学生在课内与课后对学生资源进行及时的预习与复习,提升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建立网络学习小组,通过微信群等网络媒介帮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的学习问题得到及时的讨论与解决,并及时解决学生对所需信息的需求。
5. 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传统单一的笔试或者上机测试方式无法对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科学评价,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改革应当根据学生基础以及能力水平,从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首先,要将学生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具体到知识掌握程度、完成任务时间以及小组配合情况,给出相应评价分数并作为该科目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入学生自评与同组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更清晰的认知,并树立起明确的改进方向。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保持,可以树立进步奖,努力奖等,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督促。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帮助中职学生提升专业技能,顺利地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为促使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加科学高效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浅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转型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84-85.
[2]方召.信息化背景下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思考[J].时代农机,2015,42(08):119-120.
[3]刘志刚.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2):143.
[4]黄银凤.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探索[J].职业,2017(21):36.
[5]李伟.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J].才智,2009(28):122.
[6]费添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09,30(02):1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