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生活化和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一体的。生活化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生活化和直观性,又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支撑;而目标的概念建构,其最为扎实的达成途径,是发现学习。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情感驱动是动力和润滑剂,她建基于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和直观的学习内容,而又因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而激发高级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感性; 情感; 发现;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8-001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的建构是以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展感性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是,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发现学习受到进度、效率的挑战。在新课改精神的普照下,探究学习的基础——发现学习得到支持和发扬。因此,我更有勇气充分尝试我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教学三年级“千克、克”,我就依据这样的理解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千克、克”是苏教国际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从这个单元的容量来看,安排三课时比较恰当。而实际上因为操作、竞猜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三课时是不够的。有明晰的教学思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但也是对师生活动的最大限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计量单位中的两个(也可以不是两个)重量单位,学的是概念!
满满当当地,我还是安排了三课时。我的设计是,千克和克一起教。教材上把它们分开来,是范例教学的思路,前一课紧且难度大,后一课“克的认识”则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松弛,浪费时间是必然的。两个概念在一课时接触,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因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把它们看成为“重量单位”这一个概念。先是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再是理性认识和选择拓展,最后是概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的安排,也是从概念形成和巩固的规律出发来考虑的。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自评。
二、教学实录和自评
1.比一比。第一课时侧重于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比较物体重量的问答:
师:谁来比较下,老师的体重也徐宴清的体重谁重?
生:(很显而易见)老师的体重重。
师:大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你俩的体重相差很大,只要通过眼睛看就能判断出来。
师:那么谁来说说两本书和四本作业哪个重?
生:学生猜测。
师:你能用一种方法判断一下吗?(引导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请几个学生来掂一掂。
生:两本书重。
师:当两种物体比较轻重时,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解决。
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呢?思考一下用眼睛看能判断结果吗?如果用手掂呢?
生:用秤来称。
【自评】教材的设计是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其好处是适于动手和参与。我改用体重,更为生活化和直观。教材安排“千克”的认识先于“克”,可能正是基于认识的直观性上的便利。如果像长度单位认识的数学安排那样,把“克”和“千克”调换位置,从语言和逻辑上更为顺畅,然而与学生的概念认知却是不利的——那样就先难后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重量,所以教材先安排对“千克”的认识,然后再接触比较微观的“克”(甚至可以介绍“毫克”等)。理解认同教材的这一安排,教学设计就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即强调生活化,强化直观性。
为了引出“称一称”在现实中的必要性,我把物体重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当物体重量相差比较大时,通过眼睛看能得出结果的;二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是很悬殊,但能通过学生用手掂一掂也能得出结果的;三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用手掂也不能明确判断时,我们就要借助于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学生对秤也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2.称一称。当学生对“秤”充满了好奇时,让他们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学生一一列举,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来谈谈:你对这些秤的认识。将学生原有的一些零星的知识整理完整。这时教师拿出台秤和天平,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用什么最单位的?思考:为什么台秤用千克做单位,天平用克做单位?联系它们的用途,学生不难得出:台秤平时称的物体比较重,天平平时称的物体比较轻。由此得出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的结论。
再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和一克的黄豆。学生通过刚才对千克、克的认识,都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工具。
给学生一些小组自由操作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身边的物体来称一称,并记录下来称出的结果,然后再小组汇报。
【自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初步感知到千克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可以获取到新知,而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往往记忆比较深刻。
让学生在自己具体的操作中感知一千克和一克,这样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比较好。也让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有更好的认识。
让学生称一些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估一估中,有借以参考的对象,为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给予帮助。
3.估一估。让学生来估一估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黄瓜的重量,一支钢笔的重量等。教学采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
【自评】在前面对千克、克的认识后,又有了称身边一些物品的经验,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量的估测就不会那么不着边际了。
设计估一估物体重量的比赛,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在不断的比试中,提高他们估一估的能力。
关键词:感性; 情感; 发现;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8-001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的建构是以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展感性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是,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发现学习受到进度、效率的挑战。在新课改精神的普照下,探究学习的基础——发现学习得到支持和发扬。因此,我更有勇气充分尝试我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教学三年级“千克、克”,我就依据这样的理解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千克、克”是苏教国际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从这个单元的容量来看,安排三课时比较恰当。而实际上因为操作、竞猜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三课时是不够的。有明晰的教学思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但也是对师生活动的最大限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计量单位中的两个(也可以不是两个)重量单位,学的是概念!
满满当当地,我还是安排了三课时。我的设计是,千克和克一起教。教材上把它们分开来,是范例教学的思路,前一课紧且难度大,后一课“克的认识”则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松弛,浪费时间是必然的。两个概念在一课时接触,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因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把它们看成为“重量单位”这一个概念。先是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再是理性认识和选择拓展,最后是概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的安排,也是从概念形成和巩固的规律出发来考虑的。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自评。
二、教学实录和自评
1.比一比。第一课时侧重于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比较物体重量的问答:
师:谁来比较下,老师的体重也徐宴清的体重谁重?
生:(很显而易见)老师的体重重。
师:大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你俩的体重相差很大,只要通过眼睛看就能判断出来。
师:那么谁来说说两本书和四本作业哪个重?
生:学生猜测。
师:你能用一种方法判断一下吗?(引导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请几个学生来掂一掂。
生:两本书重。
师:当两种物体比较轻重时,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解决。
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呢?思考一下用眼睛看能判断结果吗?如果用手掂呢?
生:用秤来称。
【自评】教材的设计是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其好处是适于动手和参与。我改用体重,更为生活化和直观。教材安排“千克”的认识先于“克”,可能正是基于认识的直观性上的便利。如果像长度单位认识的数学安排那样,把“克”和“千克”调换位置,从语言和逻辑上更为顺畅,然而与学生的概念认知却是不利的——那样就先难后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重量,所以教材先安排对“千克”的认识,然后再接触比较微观的“克”(甚至可以介绍“毫克”等)。理解认同教材的这一安排,教学设计就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即强调生活化,强化直观性。
为了引出“称一称”在现实中的必要性,我把物体重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当物体重量相差比较大时,通过眼睛看能得出结果的;二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是很悬殊,但能通过学生用手掂一掂也能得出结果的;三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用手掂也不能明确判断时,我们就要借助于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学生对秤也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2.称一称。当学生对“秤”充满了好奇时,让他们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学生一一列举,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来谈谈:你对这些秤的认识。将学生原有的一些零星的知识整理完整。这时教师拿出台秤和天平,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用什么最单位的?思考:为什么台秤用千克做单位,天平用克做单位?联系它们的用途,学生不难得出:台秤平时称的物体比较重,天平平时称的物体比较轻。由此得出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的结论。
再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和一克的黄豆。学生通过刚才对千克、克的认识,都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工具。
给学生一些小组自由操作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身边的物体来称一称,并记录下来称出的结果,然后再小组汇报。
【自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初步感知到千克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可以获取到新知,而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往往记忆比较深刻。
让学生在自己具体的操作中感知一千克和一克,这样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比较好。也让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有更好的认识。
让学生称一些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估一估中,有借以参考的对象,为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给予帮助。
3.估一估。让学生来估一估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黄瓜的重量,一支钢笔的重量等。教学采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
【自评】在前面对千克、克的认识后,又有了称身边一些物品的经验,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量的估测就不会那么不着边际了。
设计估一估物体重量的比赛,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在不断的比试中,提高他们估一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