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思想上要重视,不要因为短期内未见成效就放弃努力,持之以恒,定有收获。其次,教师的工作要细致,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启发、引导、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然后,教师评价要及时,哪怕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去感受自己的变化与进步,从而增强信心。教师的良好习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针对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首先选择深度较浅、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在看书前,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然后,教师提问,由学生回答问题。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所提问题应浅显易答,尽量使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产生自学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自学能力有了初步提高以后,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有所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可稍长些。由于问题难度、深度增加,学生理解的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学生回答错误或不完全的地方,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找出原因,然后给出正确答案。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以后,教师可指定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看书,寻找问题,掌握知识,教师则对学生回答的内容做以总结,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这样,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以后,学生即可初步掌握自学的方法,并能养成在课前自觉看书预习的习惯。
  二、从阅读教材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之本,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加深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有些学生没有看书习惯,有些则不善于看书,抓不住要点,回答问题词不达意,说理不清,不会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回答化学问题。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进行练习。阅读教材既可获得知识,又可学习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必须抓好给学生有效的指导 。
  阅读教材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
  1.指导学生制订阅读提纲
  学生阅读教材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提纲。学生从阅读提纲中了解到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阅读提纲可以纲要式或问答式,也可以填表式或其他形式。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①课前阅读。课前阅读即是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很重要。要求学生上课前根据阅读提纲阅读有关内容,并在阅读中做记号,划出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过课前预习阅读,掌握了教材内容纲目,再把疑点和不明白的地方带到课堂上,就能容易突破难点和疑点,提高课堂效率。
  ②课堂阅读。在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阅读重点内容。指导学生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活动与探究、信息提示、资料卡、视野与拓展等内容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存在的疑点通过启发、引导、交流与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③复习阅读。复习阅读即课后阅读,课后阅读是指学生在上完新课后,应根据课堂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的课后总结。它一般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重读教材,从书中摘出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原理,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使有关知识结构化,并通过纲要信号或图表进行归纳、小结。其次是通过做练习题巩固理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书本有关的课外读物,扩展知识视野,更好地巩固书本知识。 也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知识,也能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精神,也使学生觉得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信心研究新问题,学会解决新问题,体验学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从学法指导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化学教材中不少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完全可以达到基本掌握的目的。教师要钻研教材,拟定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拟定要体现重点、难点、关键性问题和自学能力的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定向展开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获得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钥匙打开智慧之门。
  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互相讨论。教师点拨重点段落,对有些内容展示有关图表、模型、实物。演示实验或请分组实验以配合学生自学。对有些疑难问题,采取个别与整体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这样,教师只需寥寥数语的点拨,即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从探究实验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探究方法:在问题阶段,主要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主要有推理、形成假说的方法;在检验阶段,主要有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和数学等资料整理的方法等;在结论阶段,主要有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表达和交流的方法等。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提高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识字。从实际出发首先得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来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识字兴趣,从而能够自主识字以提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经过工作实践,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刊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作好计划,善于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养成阅读习惯。  一、教师要转变课外阅读观念  尽管“新课标”中对课外阅读
期刊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主观上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
期刊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
期刊
本人浅见,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是强调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培养高素质人才之举措。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明白什么才算是学好了语文,是对教师的言听计从,还是自己的理解感悟。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自动的探讨知识。其实归结起来也就是语文素养不知道如何提高?实践证明,良好的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素质高的重要外在表现。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无论在事业上或是在为人处事上均会取得成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能掌握信息的一般过程,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及运用。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过程。  序幕  人物:教师。  时间:上课前一天。  地点:办公室。  事件起因:新学期的第
期刊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科学教材《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四课,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个问题,使学生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认识到液体的多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工具进行比较,但测量结果差异较大,为了方便测量信息的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工具——量筒。纵观教材整节课的活动设计,结构紧密,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经典的科学探究活动。  我第一次上这节课时基本上原样照搬了教材中的设计,结果超时了约8
期刊
情景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教学初始:设置情景,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它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