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文中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以供交流。
关键词:兴趣; 思维; 比较; 错因; 思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思维则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这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这里结合小学数学课教学概括几种导思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是学习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愈有成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学“分与角的十进关系”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1角=10分”后,让同桌学生做换钱游戏,思考:1角钱能换几个1分?能换几个2分?能换几个5分?这样,学生兴趣很浓,边做边想,加深了对角和分关系的认识。高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规律性知识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很感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个兴趣特点,引导学生激趣诱思。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让学生分别量出事先准备的直径为2厘米、3厘米、5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学生分别得出了它们的周长分别是6厘米多一些,9厘米多一些和15厘米多一些。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圆形操场的直径是100米”,用刚才的的方法量它的周长方便不方便?接着教师说:“现在看谁最聪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几个学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就能产生好奇心,就有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善于设疑布障,引导学生求解求知,增强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学习的内驱力。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随便报数,教师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验算,结果全对。接着教师顺势诱导,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呢?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兴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学生分别观察正面和反面,数一数,每一面共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结果,一方说是12个,一方说是18个。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懂得了: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大小的小正方形来度量。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质疑,在关键处激疑,组织学生讨论解疑,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效果很好。
三、善于运用比较,促进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6个三角形,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成几类,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右边表格。
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比边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又如在教“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时,运用整体观点,在教学中注重比较,把两种比例的意义写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商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关系。这样,学生很快抓住了与反比例的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增强了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探究错因之源,畅通正确思路
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开启学生的心智。如在教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分数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值不变,它的分母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就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②分数的分子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分子乘以几?③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乘以几?这样巧设问题,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又如一个学生在解答:“一个种植专业户支年收入9810元,是前年收入的3倍,去年比前年多收入多少元?”这道题时,受见“倍”就乘的定势思维的干扰,误列为:9810×3-9810,教师就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入手,让学生分清“一倍”与“几倍”的区别,使错误得到了纠正。这样,引导学生从错误中顿悟,大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从实践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五、变换已知条件,开阔学生思路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解题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全长1600米,已经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米?”可变为:“修一条路,全长1600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还可变为:“修一条路,全长1600米,修了全路的3/4,还剩多少米没修?”;还可变为:“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500米,第二天修了700米,两天修的占全路的3/4,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对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进一步掌握,思维能力更加活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并巧妙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08
关键词:兴趣; 思维; 比较; 错因; 思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思维则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这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这里结合小学数学课教学概括几种导思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是学习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愈有成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学“分与角的十进关系”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1角=10分”后,让同桌学生做换钱游戏,思考:1角钱能换几个1分?能换几个2分?能换几个5分?这样,学生兴趣很浓,边做边想,加深了对角和分关系的认识。高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规律性知识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很感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个兴趣特点,引导学生激趣诱思。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让学生分别量出事先准备的直径为2厘米、3厘米、5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学生分别得出了它们的周长分别是6厘米多一些,9厘米多一些和15厘米多一些。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圆形操场的直径是100米”,用刚才的的方法量它的周长方便不方便?接着教师说:“现在看谁最聪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几个学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就能产生好奇心,就有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善于设疑布障,引导学生求解求知,增强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学习的内驱力。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随便报数,教师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验算,结果全对。接着教师顺势诱导,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不能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呢?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兴趣很高。又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学生分别观察正面和反面,数一数,每一面共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结果,一方说是12个,一方说是18个。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懂得了: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大小的小正方形来度量。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质疑,在关键处激疑,组织学生讨论解疑,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效果很好。
三、善于运用比较,促进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6个三角形,看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成几类,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右边表格。
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比边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其特点。又如在教“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时,运用整体观点,在教学中注重比较,把两种比例的意义写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商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关系。这样,学生很快抓住了与反比例的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增强了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探究错因之源,畅通正确思路
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开启学生的心智。如在教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分数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值不变,它的分母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就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②分数的分子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分子乘以几?③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乘以几?这样巧设问题,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又如一个学生在解答:“一个种植专业户支年收入9810元,是前年收入的3倍,去年比前年多收入多少元?”这道题时,受见“倍”就乘的定势思维的干扰,误列为:9810×3-9810,教师就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入手,让学生分清“一倍”与“几倍”的区别,使错误得到了纠正。这样,引导学生从错误中顿悟,大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从实践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五、变换已知条件,开阔学生思路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解题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全长1600米,已经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米?”可变为:“修一条路,全长1600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还可变为:“修一条路,全长1600米,修了全路的3/4,还剩多少米没修?”;还可变为:“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500米,第二天修了700米,两天修的占全路的3/4,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对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进一步掌握,思维能力更加活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并巧妙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