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的微课选材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在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教学亦不例外。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方便使用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诸多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界的“宠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微课更被广泛使用,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堂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意识到微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选择微课或制作微课时,进行合理地选材,以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选材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尤其在小学阶段,倡导学生减负的大环境下,更要从课堂40分钟要质量。而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无疑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习的途径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再满足于教授者的话语、书本上的知识。对教师而言,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丰富;于学生而言,学习的视角要开阔。而微课的使用,正好打破了教材和课堂的限制。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要使用微课。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使用微课。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选材的一般思路
  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微课可以制作成不同的类型,放到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中或者多个环节中。
  1.课堂的引入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为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环节中使用微课。微课在课堂引入环节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情境。因此,在选材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时,可以选择一些圆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如“森林运动会”的自行车比赛,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是圆的选手骑得最快?或者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选择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教师可利用课件或者flash等软件模拟出其他形状的车轮与圆轮作比较,进行录屏制作,给予学生直观的生活感受:圆与其他直线图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这样在激发学生好奇的初始状态的同时,种下了思考的种子。
  2.课堂的探究环节
  在课堂探究环节中,微课能诠释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模拟数学实验,虚拟现实情境,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抓住关键,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中“圆柱的体积”时,采取的是转化的思想,即把圆柱的体积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求长方体的体积。此时,使用微课进行模拟数学实验,更能让学生体会深刻。可以使用flash或者几何画板等工具,模拟出转化的动态过程,录屏制作成小视频;可以自行制作圆柱体,并人工演示转化的过程,用录像机或手机记录下来;甚至利用网络资源和录屏软件,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供学生学习。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与整理》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多种方式,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表格和“正字”记录法的优势呢?在微课的选材上,教师可以对经过学校附近的车辆情况进行录像,在课堂上供学生观察。由于车辆的通行是动态的,除了要对车辆进行分类,数据的记录也要迅速,从而让学生亲身体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利用微课模拟数学实验或者现实情境,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动态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也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3.课堂的总结环节
  在课堂的总结环节中,微课的选材根据总结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内容也不相同。例如,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一课时需要巩固计算方法的,应选择把演算过程制作成微课,供学生反复观看。又如,学习圆周率时需要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可以选择祖冲之和《周髀算经》的科普视频作为微课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若需要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可以制作知识整理或者思维导图视频,供学生学习观看。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选材的注意事项
  第一,时长的控制。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微课是作为课堂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时长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不破坏正常的课堂節奏。尤其是小学生的课堂专注力的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或选材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特征,合理地分配时间。
  第二,容量的控制。微课是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的,因此微课制作或者选择时,视频的容量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传播。但也不宜因为追求小容量而损耗画面的质量。
  第三,内容的选择。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微课的内容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的内容应当健康向上,语言简单易懂,形式多样,多采用动画或者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第四,形式的选择。微课的形式不止一种,切忌单一。微课打开了教学的空间,让学生们了解了学习途径的多样性。教师不应当止步于此,应思考微课选材的多样性,尝试把一些App与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创建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新模式,让学生在微课课堂上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微课作为课堂辅助教学的手段,能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微课的选材上,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磊.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教育,2020(49):232.
  [2]高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探究[J].新智慧,2019(28):97.
  [3]陆虹.小学数学这样教:一名数学特级教师的修炼之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68.
  [4]王云燕.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课的微课模式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28):42-46.
  [5]王玲.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信息技术教育,2020(41):211.
其他文献
一、写作背景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和个性与发展等七个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虽然成绩不那么优秀,但是,他们心理成熟、善于与同学相处,有较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在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过去,这样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激励,所以
胡友志  【摘要】教师,“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砣砣、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  【关键词】乐学 激励 实效 寓教于乐    “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而教学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这话颇有见地,别的姑且不谈,光“乐学”技术就很讲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而教育心理学实验结果也表明:无厌倦之感,技欢哄之兴,是取得每项事业成功的必备竞技状态。因为兴趣导致欢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引领与点拨。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得以启迪,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能够激活,在老师有效思考方法的指导中不断提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见数学具有极高的思维价值。  思维的惰性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因此,培养思维的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上海西南工程学校倪晓伦校长的办学思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典型教学模式研究,是我校与华师大职成教所的三年项目合作计划之一。课题实施以来,实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实验工作的不断推进,不仅引起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深层次变化,而且带来了师生精神面貌、乃至学校整体面貌的提高,寻求中职美术设计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课堂不得不考虑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期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信息技术手段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语文课堂。甚至评课也将课件的运用看作一个必要的条件。电子课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吸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加强视觉审美效果。从课堂内容的表现形式看,课堂“花哨”了许多。但我们要明白课件也只是语文课堂的一种载体而已,是表面的东西,其实质依然是课
[摘要]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除了要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联想能力把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和方法联系起来,进而解决数学问题。在此,就如何对数学问题进行联想,寻找解决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联想;联想能力    一、联想的概念    所谓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而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方法。联想方法是数学形象思维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人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是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  有言道“言为心声”,作者通过文章倾吐心声、表达情感,这常常被我们理解为就是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的表现。事实上,文章中反映出来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不完全等同于“文章主旨”或“全文中心思想”。因为我们有时所分析的内容只是作
幼儿的认知水平处于由自我中心向自我客观转化的时期,既表现出“自说自话”,又喜欢关注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从结伴探索过渡到分组探索时就会产生游离、不关心组内同伴、小组成员之间没有互相联系等现象。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要适当的把握时机,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并注意“启蒙”的特点。同时还要防止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无限拔高。但如何在幼教改革的今天,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幼儿在活动中游离的现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滾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在2009年,在我上了几堂美术课后,对于美术新课程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今年春天,县里组织了一次美术优质课评
【摘 要】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让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小学生的美好灵魂。小学德育教育应该在中华民族的德育教育系列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德育要落实在细节之中。  【关键词】德育现状 合理的定位 细节    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搞好德育预示着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可是,经过调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