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途径和窗口。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对跨文化能力的教学实践还未有系统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层面上。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文化背景;英语教学;培养模式
一、跨文化能力的三大关键要素
(一)跨文化知识
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语音、拼写、词法、句法及篇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用知识(有关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和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既包括涉及各国文化的广义文化知识,又包括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狭义文化知识。后者包括某特定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的模式和优势等。另外,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不同,涉及的特定语境知识也不尽相同。比如,学生若今后要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那么就应当了解目的语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如果打算出国留学,就得掌握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跨文化意识
很多学者在提到外语学习时都强调了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霍夫斯塔德认为,文化意识泛指对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化的敏感度,对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不同点持“中立”态度,不将交往中的差异归于个人问题,而能理智地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文化意识包括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以及对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觉察与反省。美国语言学家汉维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可能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诸多误会或失误(包括语用—语言类失误和社会—语用类失误)。要减少或避免此类失误,培养和增强跨文化意识尤为关键。文化差异意识是跨文化意识的重要内容。
(三)跨文化演练
在单一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较少有直接与英语文化人士直接交流的机会,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实训。因此,跨文化演练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跨文化演练,就是能够让大学生在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的“演习”中检验和锻炼其多方面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语言知识、语用能力及文化调适能力等方面。演练中,学生将通过读、看和听等途径获取的跨文化知识应用于实践行动,在实际生活或是课堂模拟的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知识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跨文化演练有助于学生检验所学知识,学会如何在不同文化者之间进行有效和恰当的交流,注重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具有更强的交际性和交互性。跨文化演练过程中,文化对比能力也非常重要,大学生应具备将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各层面的比较与对比的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大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行为能力、文化敏感性和良好的态度。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首先,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在教材中巧妙地加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回归课堂,大学英语的教学当然也不会例外。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法的教学和词汇量的积累,对跨文化交际这种能力的培养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本中,为了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其中加入了许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对西方文化的阐述还是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可以在教学课本中加强对不同国家的背景文化、风俗习惯、交流方式等的描述,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句式、词汇等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的锻炼。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课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老师所讲的英语背景文化学生听不懂,或者对这种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老师讲的西方文化内容,如果学生不是很了解或者学生感觉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可以随时举手示意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直至将问题解决。
最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推荐英文书籍。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老师占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要想让学生重视英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老师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介绍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对文化的解释和重视,用我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将我国中文交流方式与西方的交流方式和表达习惯进行对比,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断地进行学习充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对文化的教学和语言教学把握得恰到好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量,在做好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做好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张景(1985—)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天津财经大学MBA工商企业管理学硕士,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景光.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
[2]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文化背景;英语教学;培养模式
一、跨文化能力的三大关键要素
(一)跨文化知识
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语音、拼写、词法、句法及篇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用知识(有关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和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既包括涉及各国文化的广义文化知识,又包括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狭义文化知识。后者包括某特定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的模式和优势等。另外,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不同,涉及的特定语境知识也不尽相同。比如,学生若今后要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那么就应当了解目的语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如果打算出国留学,就得掌握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跨文化意识
很多学者在提到外语学习时都强调了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霍夫斯塔德认为,文化意识泛指对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化的敏感度,对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不同点持“中立”态度,不将交往中的差异归于个人问题,而能理智地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文化意识包括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以及对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觉察与反省。美国语言学家汉维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可能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诸多误会或失误(包括语用—语言类失误和社会—语用类失误)。要减少或避免此类失误,培养和增强跨文化意识尤为关键。文化差异意识是跨文化意识的重要内容。
(三)跨文化演练
在单一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较少有直接与英语文化人士直接交流的机会,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实训。因此,跨文化演练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跨文化演练,就是能够让大学生在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的“演习”中检验和锻炼其多方面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语言知识、语用能力及文化调适能力等方面。演练中,学生将通过读、看和听等途径获取的跨文化知识应用于实践行动,在实际生活或是课堂模拟的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知识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跨文化演练有助于学生检验所学知识,学会如何在不同文化者之间进行有效和恰当的交流,注重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具有更强的交际性和交互性。跨文化演练过程中,文化对比能力也非常重要,大学生应具备将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各层面的比较与对比的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大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行为能力、文化敏感性和良好的态度。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首先,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在教材中巧妙地加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回归课堂,大学英语的教学当然也不会例外。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法的教学和词汇量的积累,对跨文化交际这种能力的培养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本中,为了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其中加入了许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对西方文化的阐述还是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可以在教学课本中加强对不同国家的背景文化、风俗习惯、交流方式等的描述,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句式、词汇等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的锻炼。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课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老师所讲的英语背景文化学生听不懂,或者对这种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老师讲的西方文化内容,如果学生不是很了解或者学生感觉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可以随时举手示意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直至将问题解决。
最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推荐英文书籍。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老师占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要想让学生重视英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老师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介绍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对文化的解释和重视,用我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将我国中文交流方式与西方的交流方式和表达习惯进行对比,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断地进行学习充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对文化的教学和语言教学把握得恰到好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量,在做好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做好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张景(1985—)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天津财经大学MBA工商企业管理学硕士,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景光.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
[2]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