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流传下来,这意味着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这些传统的文化却慢慢远离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遗忘传统的文化。出现这样的现象,的确让人非常痛心,最重要的是这完全不利于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经典诵读这一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56-02
引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文明以及创造,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界,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提倡在教学之中加入经典诵读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经典诵读的意义除了可以培养学生文学方面的综合素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与理解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经典名著的诵读,首先要向学生灌输一个观念,经典诵读并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过程,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且,经典名著的诵读需要从小学生阶段抓起,从小诵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抱有责任感与思念感,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诵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学意识。
另一方面,经典诵读的意义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上,很多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层,主要的问题还要归结于课外阅读与经典诵读少,对很多中国出名的作品不熟悉,汉字也认识较少,但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接轨的内容也正是因此变得稀少。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阶级编写的,但学生的基础也各有不同,经典诵读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平等的机会,拉近彼此的差距,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坚持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对诵读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一)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想要使得语文素养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听、说、读、写”这四个学习方式一定不能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有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够做到。而经典诵读就结合了聽、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所以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才有这样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便在刚开始进行诵读时对文字的理解上还不够好,只要坚持进行,学生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对经典内容细致的辨认,抄写以及思考,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逐渐加强,比如,刚开始读鲁迅《呐喊》中的部分内容时,学生不会有深入的理解,对生字词也不够熟悉,但是在反复的诵读中,会认识更多的文字,也会书写更多的字,更能体会到鲁迅文章的内核所在。
(二)有助于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够高效的完成作文,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写作的质量[1]。因此想要使得语言素材的积累结果非常有效,那么这种经典诵读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传承下来的经典名著中,能够反映不同的写作模式以及文章结构,这就大大的缓解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无从下手的局面。素材的积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重要,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因为写作是对学生积累素材、字词数量、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核,经典名著的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素材,包括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环境的表达等等。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培养
如今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充实,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基本认知能力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恰当的应用,所以只有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才能够做到。现今,国家虽然已经变得繁荣稳定,但是民族精神还需要继续加强,并且要从小培养灌输,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时期中,就需要加强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为时代在变迁,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培养不能脱节,这是思想风气的问题,有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教养,变得不通人情,脾气暴躁,通过对诵读经典,学生才可以修心养性,明白中国民族文化血液里流淌的是什么,也才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
二、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经典诵读是内心进行熏陶的过程,现代社会学生大多数都能接触到电子产品,网络小说也层出不穷,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却吸引着大部分学生进行阅读,甚至沉迷其中。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经典著作虽然内容丰富,内含哲理,但情节上稍显沉闷,需要静心品尝,但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而言,这些经典著作远没有网络小说好看。另一方面,对于经典诵读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导,很多时候在选材上都有讲究,刚开始不能选择太长,情节太过沉闷的经典著作,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真正吸收到经典著作里的精华,对于经典诵读日后的发展才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一个实施策略的问题,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得到好的实施,就必须要制定好实施策略,下文将详细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应该如何进行。
(一)创造出浓厚的诵读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趣
有很多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尤其是每天都要进行经典诵读,对于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作为教师想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就有必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需要创造出浓厚的经典诵读的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诵读经典的活动中去[2]。教师可以在校园的角落、墙上以及宣传栏上都贴一些经典的文学语录。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品味和欣赏这些经典的文学,因此可以在诵读的材料中,放入一些非常贴合意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也可以将诵读经典融入到校园的大型活动中去,例如以电影播放的方式让小学生都融入到诵读经典这一氛围中来。 其次就是教师可以带动家长在家庭中营造出欣赏经典文化的氛围。孩子一生受到的教育中,不仅仅是在学校内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所以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积极带动父母也参与到诵读经典文化的活动中去,最终受益的是学生,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经典文化。那么作为家长也可以在学生的起居室内进行布置,通过悬挂古诗词以及名人名词等方式来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有氛围的诵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有意义。
(二)改变单一的诵读模式,激发学生加入诵读经典的欲望
想要使得学生对经典诵读有显著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学生对于经典产生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好动,并且注意力难以集中,那么极不利于学生对经典的诵读,因此要改变单一的、枯燥的诵读形式,教师可以从多元化方面进行考虑,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对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书本诵读的形式,进而借助外部的其它工具,例如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来为学生打造出有情节、有境界的故事,以及通过讲述经典等方式为学生设置出一定的故事悬念,从而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还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有意义[3]。另外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配上与经典的文学作品相匹配的音乐,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得課堂氛围变得活跃,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文学中所传达出的感情。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出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还可以配上相关思乡的音乐,以此来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中所表达出的情感。
(三)完善评价机制,养成学生的诵读习惯
诵读经典并不是一时就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诵读习惯非常有必要,同时,有着完善的诵读评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诵读评价可以考评学生的诵读效果以及成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诵读经典进行评价,能够掌握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进而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提升,从而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4]。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一定周期内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考评,通过在上课之前,抽查学生的诵读情况以及理解的情况,从而来掌握学生诵读经典的结果。
其次就是完善评价机制,如果学生达到了考评的标准,那么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对于考评不达标的学生,更不能打击其诵读的积极性,所以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标准下经典诵读是小学生阅读的一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诵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另外对学生的民族精神都有一定的培养,所以诵读经典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教师在创造出诵读经典的氛围以及家长的配合下,加上课堂上多元化的诵读方式和完善的诵读评价机制才有助于发挥出经典诵读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勤.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现[J].学周刊,2017(2):179-180.
[2]林锋.乡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51.
[3]张丽娟.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融汇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16):62.
[4]郝玲.传承经典提高素养——浅谈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9(4):23.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56-02
引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文明以及创造,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界,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提倡在教学之中加入经典诵读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经典诵读的意义除了可以培养学生文学方面的综合素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与理解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经典名著的诵读,首先要向学生灌输一个观念,经典诵读并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过程,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且,经典名著的诵读需要从小学生阶段抓起,从小诵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抱有责任感与思念感,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诵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学意识。
另一方面,经典诵读的意义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上,很多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层,主要的问题还要归结于课外阅读与经典诵读少,对很多中国出名的作品不熟悉,汉字也认识较少,但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接轨的内容也正是因此变得稀少。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阶级编写的,但学生的基础也各有不同,经典诵读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平等的机会,拉近彼此的差距,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坚持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对诵读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一)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想要使得语文素养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听、说、读、写”这四个学习方式一定不能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有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够做到。而经典诵读就结合了聽、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所以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才有这样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便在刚开始进行诵读时对文字的理解上还不够好,只要坚持进行,学生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对经典内容细致的辨认,抄写以及思考,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逐渐加强,比如,刚开始读鲁迅《呐喊》中的部分内容时,学生不会有深入的理解,对生字词也不够熟悉,但是在反复的诵读中,会认识更多的文字,也会书写更多的字,更能体会到鲁迅文章的内核所在。
(二)有助于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够高效的完成作文,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写作的质量[1]。因此想要使得语言素材的积累结果非常有效,那么这种经典诵读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传承下来的经典名著中,能够反映不同的写作模式以及文章结构,这就大大的缓解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无从下手的局面。素材的积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重要,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因为写作是对学生积累素材、字词数量、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核,经典名著的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素材,包括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环境的表达等等。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培养
如今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充实,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基本认知能力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恰当的应用,所以只有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才能够做到。现今,国家虽然已经变得繁荣稳定,但是民族精神还需要继续加强,并且要从小培养灌输,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时期中,就需要加强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为时代在变迁,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培养不能脱节,这是思想风气的问题,有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教养,变得不通人情,脾气暴躁,通过对诵读经典,学生才可以修心养性,明白中国民族文化血液里流淌的是什么,也才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
二、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经典诵读是内心进行熏陶的过程,现代社会学生大多数都能接触到电子产品,网络小说也层出不穷,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却吸引着大部分学生进行阅读,甚至沉迷其中。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经典著作虽然内容丰富,内含哲理,但情节上稍显沉闷,需要静心品尝,但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而言,这些经典著作远没有网络小说好看。另一方面,对于经典诵读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导,很多时候在选材上都有讲究,刚开始不能选择太长,情节太过沉闷的经典著作,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真正吸收到经典著作里的精华,对于经典诵读日后的发展才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一个实施策略的问题,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得到好的实施,就必须要制定好实施策略,下文将详细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应该如何进行。
(一)创造出浓厚的诵读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趣
有很多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尤其是每天都要进行经典诵读,对于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作为教师想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就有必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需要创造出浓厚的经典诵读的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诵读经典的活动中去[2]。教师可以在校园的角落、墙上以及宣传栏上都贴一些经典的文学语录。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品味和欣赏这些经典的文学,因此可以在诵读的材料中,放入一些非常贴合意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也可以将诵读经典融入到校园的大型活动中去,例如以电影播放的方式让小学生都融入到诵读经典这一氛围中来。 其次就是教师可以带动家长在家庭中营造出欣赏经典文化的氛围。孩子一生受到的教育中,不仅仅是在学校内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所以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积极带动父母也参与到诵读经典文化的活动中去,最终受益的是学生,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经典文化。那么作为家长也可以在学生的起居室内进行布置,通过悬挂古诗词以及名人名词等方式来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有氛围的诵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有意义。
(二)改变单一的诵读模式,激发学生加入诵读经典的欲望
想要使得学生对经典诵读有显著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学生对于经典产生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好动,并且注意力难以集中,那么极不利于学生对经典的诵读,因此要改变单一的、枯燥的诵读形式,教师可以从多元化方面进行考虑,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对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书本诵读的形式,进而借助外部的其它工具,例如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来为学生打造出有情节、有境界的故事,以及通过讲述经典等方式为学生设置出一定的故事悬念,从而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还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有意义[3]。另外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配上与经典的文学作品相匹配的音乐,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得課堂氛围变得活跃,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文学中所传达出的感情。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出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还可以配上相关思乡的音乐,以此来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中所表达出的情感。
(三)完善评价机制,养成学生的诵读习惯
诵读经典并不是一时就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诵读习惯非常有必要,同时,有着完善的诵读评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诵读评价可以考评学生的诵读效果以及成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诵读经典进行评价,能够掌握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进而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提升,从而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4]。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一定周期内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考评,通过在上课之前,抽查学生的诵读情况以及理解的情况,从而来掌握学生诵读经典的结果。
其次就是完善评价机制,如果学生达到了考评的标准,那么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对于考评不达标的学生,更不能打击其诵读的积极性,所以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标准下经典诵读是小学生阅读的一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诵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另外对学生的民族精神都有一定的培养,所以诵读经典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教师在创造出诵读经典的氛围以及家长的配合下,加上课堂上多元化的诵读方式和完善的诵读评价机制才有助于发挥出经典诵读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勤.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现[J].学周刊,2017(2):179-180.
[2]林锋.乡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51.
[3]张丽娟.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融汇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16):62.
[4]郝玲.传承经典提高素养——浅谈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