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宪益是中国翻译史上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之一。他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到西方,戏剧翻译是他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功能主义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杨宪益在《窦娥冤》翻译中的策略。《窦娥冤》旨在成为普通英语读者的通俗读物,杨宪益的译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易于读者理解。
【关键词】 杨宪益;《窦娥冤》;目的论
【作者简介】陈康颖(199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一、概述
杨宪益是中国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他的翻译作品数量多、质量高。许多经典也成为翻译界后来学习、评论和研究的翻译范例。
《窦娥冤》是中国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是根据汉代孝女周青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窦娥冤》唱与说兼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展示了中国人强烈的生存愿望和精神。《窦娥冤》作为中国传统悲剧之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最优秀的《窦娥冤》英文版本收录在杨宪益夫妇1958年翻译的《关汉卿全集》中。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窦娥冤》的翻译策略。
二、理论基础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采取的方法和策略都是基于翻译的目的。在这一框架下,判断翻译质量的标准是翻译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为了有效地实现翻译的目的,译者应根据翻译的不同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杨宪益《窦娥冤》的文本进行分析,并探讨杨宪益在翻译中使用的翻译策略。
三、从目的论角度看《窦娥冤》中的翻译策略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总结杨译本的特点,即一方面贴近原文、具有忠实性;另一方面又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忠实性是杨宪益翻译风格的主要方面。
1.忠实性。杨宪益的翻译思想以忠实为第一要素。他说: “我不认为翻译可以解释太多。译者应该尽可能忠实于原文,不要夸大或纠缠其他任何东西。”
例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A flower may blossom again, but youth never returns.
这两行诗把青春比作鲜花,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遗憾。这是译者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的忠实翻译。
例2.哪里有走边廷哭倒长城?
Where is the woman whose tears for her husband, Caused the Great Wall to crumble?
这里的典故指的是孟姜女的故事,她的丈夫在清代为修建长城做征召劳动时去世。她在长城脚下痛哭流涕,以至于长城的一部分倒塌,露出了丈夫的遗体,成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在尾注中,杨宪益用几句话介绍了孟姜女,目标读者可以了解她的故事,这有助于他们对原文的理解。
2.灵活性。在杨宪益译本中,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或使译文更加流畅,译者也会做出一些修改,牺牲一些忠实性。
元杂剧的角色有许多专有名称,整个文本通常是以叙事的形式而不是对话的形式来展开的,而对话是西方戏剧的常用形式。
例3.(孛老卜儿付净同上)(卜云)你爷儿两个且在门首,等我先进去。(净):妳妳,你先进去,就说女婿在门首罢。(卜见旦科)(旦云)妳妳回来了,你吃饭么?(卜哭科,云)孩儿也,你教怎生说波。(旦唱)
(Enter Mistress Cai and Old Zhang and Donkey.)
MRS.CAI:Wait here at the door while I go in.
DONKEY:All right, mother. Go in and tell her husband is at the door.
(Mistress Cai sees Dou E.)
DOU E:So you’re back, mother. Have you had a meal?
MRS.CAI(crying):Ah, Poor child! How am I going to break this to you?
杨宪益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他省略了“不”“经” “旦”等角色的专有名称,在戏剧中用真实姓名代替角色的姓名,演唱部分用斜体字书写,没有翻译具体曲目名称。从整体上看,英文文本通过将叙述形式转化为角色之间的对话,更像戏剧剧本,这种安排更适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杨宪益英譯《关汉卿全集》在西方汉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已有大量前人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杨宪益不仅努力思考和重构读者的期待视野,而且努力维持某些意义空白。任何片面的研究整个翻译作品相对来说都是十分有限的,本文仅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不能揭示杨宪益翻译艺术的全貌,希望能为今后研究杨宪益的翻译艺术提供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黄小军.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赣南苏区红色文化英译研究[J].校园英语,2017.
【关键词】 杨宪益;《窦娥冤》;目的论
【作者简介】陈康颖(199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一、概述
杨宪益是中国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他的翻译作品数量多、质量高。许多经典也成为翻译界后来学习、评论和研究的翻译范例。
《窦娥冤》是中国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是根据汉代孝女周青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窦娥冤》唱与说兼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展示了中国人强烈的生存愿望和精神。《窦娥冤》作为中国传统悲剧之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最优秀的《窦娥冤》英文版本收录在杨宪益夫妇1958年翻译的《关汉卿全集》中。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窦娥冤》的翻译策略。
二、理论基础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采取的方法和策略都是基于翻译的目的。在这一框架下,判断翻译质量的标准是翻译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为了有效地实现翻译的目的,译者应根据翻译的不同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杨宪益《窦娥冤》的文本进行分析,并探讨杨宪益在翻译中使用的翻译策略。
三、从目的论角度看《窦娥冤》中的翻译策略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总结杨译本的特点,即一方面贴近原文、具有忠实性;另一方面又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忠实性是杨宪益翻译风格的主要方面。
1.忠实性。杨宪益的翻译思想以忠实为第一要素。他说: “我不认为翻译可以解释太多。译者应该尽可能忠实于原文,不要夸大或纠缠其他任何东西。”
例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A flower may blossom again, but youth never returns.
这两行诗把青春比作鲜花,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遗憾。这是译者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的忠实翻译。
例2.哪里有走边廷哭倒长城?
Where is the woman whose tears for her husband, Caused the Great Wall to crumble?
这里的典故指的是孟姜女的故事,她的丈夫在清代为修建长城做征召劳动时去世。她在长城脚下痛哭流涕,以至于长城的一部分倒塌,露出了丈夫的遗体,成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在尾注中,杨宪益用几句话介绍了孟姜女,目标读者可以了解她的故事,这有助于他们对原文的理解。
2.灵活性。在杨宪益译本中,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或使译文更加流畅,译者也会做出一些修改,牺牲一些忠实性。
元杂剧的角色有许多专有名称,整个文本通常是以叙事的形式而不是对话的形式来展开的,而对话是西方戏剧的常用形式。
例3.(孛老卜儿付净同上)(卜云)你爷儿两个且在门首,等我先进去。(净):妳妳,你先进去,就说女婿在门首罢。(卜见旦科)(旦云)妳妳回来了,你吃饭么?(卜哭科,云)孩儿也,你教怎生说波。(旦唱)
(Enter Mistress Cai and Old Zhang and Donkey.)
MRS.CAI:Wait here at the door while I go in.
DONKEY:All right, mother. Go in and tell her husband is at the door.
(Mistress Cai sees Dou E.)
DOU E:So you’re back, mother. Have you had a meal?
MRS.CAI(crying):Ah, Poor child! How am I going to break this to you?
杨宪益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他省略了“不”“经” “旦”等角色的专有名称,在戏剧中用真实姓名代替角色的姓名,演唱部分用斜体字书写,没有翻译具体曲目名称。从整体上看,英文文本通过将叙述形式转化为角色之间的对话,更像戏剧剧本,这种安排更适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杨宪益英譯《关汉卿全集》在西方汉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已有大量前人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杨宪益不仅努力思考和重构读者的期待视野,而且努力维持某些意义空白。任何片面的研究整个翻译作品相对来说都是十分有限的,本文仅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不能揭示杨宪益翻译艺术的全貌,希望能为今后研究杨宪益的翻译艺术提供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黄小军.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赣南苏区红色文化英译研究[J].校园英语,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