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积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适应未来时代和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下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热情,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
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培养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能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情感,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任何游离情感的抽象意义上的单纯学习都是不恰当的。因此,教师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以平等、愉快、互动的心态参与数学学习,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主动发展。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用自己的职业道德浸染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真诚地和学生对话、交流,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做学生的知心伙伴,尤其是面对“后进生”或学生暂时失利时,教师应以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以期待的目光、温暖的话语、爱抚的动作、激励的评价,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潜在欲望,促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大胆地表现自己,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营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学习中获得主动发展。通过这样的师生游戏,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寻求学生主动发展的源泉。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弗赖登塔尔语)。只有让数学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才能给抽象、理性的数学知识赋予生命的活力,使数学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生活实际,是学生主动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师必须把数学置于现实生活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思考数学,在现实情形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主动发展、提升。
首先,必须善于结合生活实践学习数学。这就要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引领学生主动凭借生活经验去探索、应用数学,参与数学“再创造”活动。可以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去思考数学的本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其次,还应培养学生以生活的眼光思考数学。这就要求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批判性审视教学策略,力戒纸上谈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差异教学,构建学生主动发展的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让差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平台,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1、提出差异性要求
在教学目标统一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向学生提供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消除“被冷落的学生”这一现象,促进不同水平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差异化成长。
2、设计差异性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有层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具体做法是:把每天的练习题分三个层次(基本练习题、发展题、思考题)。基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全体学生都必须按要求完成;发展题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求中上成绩的学生完成;而思考题只提供给优生思考。通过差异性作业,使优生感到吃得饱差生吃得好,在不同程度上都得以提升、发展。
3、进行差异性辅导
培优辅差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是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策略。培优工作,主要采取与优生共同探讨一题多解,以及课外读物的有关数学知识,让其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拓展其知识层面与技能水平。而辅差工作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前,引导其复习旧知识,促进知识的顺利迁移;课中,给他们提供更多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课后,更要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与学生共同寻找错误原因,进行当面讲解,单独辅导。通过有针对性培优辅导,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升。
四、注重激励评价,诱发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往往能推动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永无休止。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老师的鼓励和赏识,源于老师对他们真诚的评价。由此可见,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我们教师也要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睁大眼睛寻找他们作业中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给予鼓励。如写上“比上次进步多了”、“你能用不同方法解答、真了不起”等等。有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解法,我会给他打上“五颗★”。对学习困难生的作业,我放低要求,批改时尽量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写上激励性评语“你真棒,这么难的作业题,你也做得出来。”通过这些做法,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足了,人人脸上都透着乐观、自信,进而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使自身获得主动发展。
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生的书面练习,还要拓展到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中去。在大众场合中,教师尤其应尊重后进学生,小心呵护他们在伙伴面前的自尊,不随意对他们进行否定,更不可讥讽、嘲笑他们,即使他们答错了,教师也应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可取的一面加以肯定。例如:一学生将3+9算成了11,教师是这样评价的:“不错,你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得数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这样,让学生在失利中看到自己的成绩,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进而大胆表现自己,获得自身最大发展。
总之,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教师只有从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特性出发,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经验、客观差异、学习评价,并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主动发展。
一、激发学习热情,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
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培养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能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情感,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任何游离情感的抽象意义上的单纯学习都是不恰当的。因此,教师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以平等、愉快、互动的心态参与数学学习,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主动发展。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用自己的职业道德浸染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真诚地和学生对话、交流,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做学生的知心伙伴,尤其是面对“后进生”或学生暂时失利时,教师应以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以期待的目光、温暖的话语、爱抚的动作、激励的评价,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潜在欲望,促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大胆地表现自己,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营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学习中获得主动发展。通过这样的师生游戏,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寻求学生主动发展的源泉。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弗赖登塔尔语)。只有让数学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才能给抽象、理性的数学知识赋予生命的活力,使数学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生活实际,是学生主动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师必须把数学置于现实生活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思考数学,在现实情形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主动发展、提升。
首先,必须善于结合生活实践学习数学。这就要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引领学生主动凭借生活经验去探索、应用数学,参与数学“再创造”活动。可以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去思考数学的本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其次,还应培养学生以生活的眼光思考数学。这就要求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批判性审视教学策略,力戒纸上谈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差异教学,构建学生主动发展的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让差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平台,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1、提出差异性要求
在教学目标统一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向学生提供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消除“被冷落的学生”这一现象,促进不同水平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差异化成长。
2、设计差异性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有层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具体做法是:把每天的练习题分三个层次(基本练习题、发展题、思考题)。基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全体学生都必须按要求完成;发展题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求中上成绩的学生完成;而思考题只提供给优生思考。通过差异性作业,使优生感到吃得饱差生吃得好,在不同程度上都得以提升、发展。
3、进行差异性辅导
培优辅差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是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策略。培优工作,主要采取与优生共同探讨一题多解,以及课外读物的有关数学知识,让其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拓展其知识层面与技能水平。而辅差工作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前,引导其复习旧知识,促进知识的顺利迁移;课中,给他们提供更多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课后,更要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与学生共同寻找错误原因,进行当面讲解,单独辅导。通过有针对性培优辅导,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升。
四、注重激励评价,诱发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往往能推动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永无休止。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老师的鼓励和赏识,源于老师对他们真诚的评价。由此可见,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我们教师也要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睁大眼睛寻找他们作业中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给予鼓励。如写上“比上次进步多了”、“你能用不同方法解答、真了不起”等等。有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解法,我会给他打上“五颗★”。对学习困难生的作业,我放低要求,批改时尽量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写上激励性评语“你真棒,这么难的作业题,你也做得出来。”通过这些做法,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足了,人人脸上都透着乐观、自信,进而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使自身获得主动发展。
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生的书面练习,还要拓展到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中去。在大众场合中,教师尤其应尊重后进学生,小心呵护他们在伙伴面前的自尊,不随意对他们进行否定,更不可讥讽、嘲笑他们,即使他们答错了,教师也应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可取的一面加以肯定。例如:一学生将3+9算成了11,教师是这样评价的:“不错,你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得数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这样,让学生在失利中看到自己的成绩,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进而大胆表现自己,获得自身最大发展。
总之,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教师只有从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特性出发,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经验、客观差异、学习评价,并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