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彩片段
一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朱自清《绿》
阅读心得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作者由潭水的波纹联想到少妇拖着的裙幅,突出了潭水的波纹之美;由潭水的色泽联想到鸡蛋清,突出潭水的色泽之美;由潭水的清澈联想到碧玉,突出了潭水之清。然后,作者又借助联想,将潭水的绿与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秦淮河的水波联系起来,通过比较,突出梅雨潭绿得恰到好处。
二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鵝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丰子恺《白鹅》
阅读心得
这段文字在描写白鹅时运用了摹声和对比的手法。作者将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作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特别;又将鹅与狗对人的态度、求食的情形作对比,突出鹅的傲慢。
三
石拱桥是用方形石头和水泥砌成,弓形顶部,石头呈倒立状。下面是一个半圆形桥洞,跨度两丈有余,桥面用碎石铺路,桥边立了两排石柱栏。夹沟的石拱桥叫反帝桥,上游陈家沟段的石拱桥叫反修桥,桥的命名以那个时期反帝反修战略而定,具有宣传意义。
——焦朝发《故乡的石桥》
阅读心得
这段文字在描写石拱桥时运用了绘形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桥的形状。
写作借鉴
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之美,要将其独特之美表现出来,仅靠单一的手法是难以奏效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1)比喻,就是用读者熟悉的一类事物比喻所描述的对象。如片段一中对水波、水色的描写。(2)比拟,含拟人和拟物。拟人:将物比作人;拟物:将人比作物或将物比作物。这种手法可启发读者的想象,使文章更生动。(3)夸张,在描述中运用夸张手法,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突出特点。(4)对比,将所描述的对象与其他同类事物作比较,以突出两者的相似或不同。如片段一、二。
2.摹声绘形。生动逼真地描绘事物的外形、情态、特性、声音等,使描写对象具有立体感。如片段二、三。摹声,就是用恰当的词句,对所写对象的某种声音,给予真实的摹写。通过摹声,调动读者脑海中的听觉记忆,创造理想的意境,使读者获得某种真实的艺术享受。
3.联想与想象。在联想时,一般是虚实结合,这样可以扩大想象空间。对事物的描写不可太实,要加上自己的独特感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片段一。
4.衬托、烘托。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感受来衬托事物之美。
一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朱自清《绿》
阅读心得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作者由潭水的波纹联想到少妇拖着的裙幅,突出了潭水的波纹之美;由潭水的色泽联想到鸡蛋清,突出潭水的色泽之美;由潭水的清澈联想到碧玉,突出了潭水之清。然后,作者又借助联想,将潭水的绿与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秦淮河的水波联系起来,通过比较,突出梅雨潭绿得恰到好处。
二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鵝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丰子恺《白鹅》
阅读心得
这段文字在描写白鹅时运用了摹声和对比的手法。作者将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作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特别;又将鹅与狗对人的态度、求食的情形作对比,突出鹅的傲慢。
三
石拱桥是用方形石头和水泥砌成,弓形顶部,石头呈倒立状。下面是一个半圆形桥洞,跨度两丈有余,桥面用碎石铺路,桥边立了两排石柱栏。夹沟的石拱桥叫反帝桥,上游陈家沟段的石拱桥叫反修桥,桥的命名以那个时期反帝反修战略而定,具有宣传意义。
——焦朝发《故乡的石桥》
阅读心得
这段文字在描写石拱桥时运用了绘形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桥的形状。
写作借鉴
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之美,要将其独特之美表现出来,仅靠单一的手法是难以奏效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1)比喻,就是用读者熟悉的一类事物比喻所描述的对象。如片段一中对水波、水色的描写。(2)比拟,含拟人和拟物。拟人:将物比作人;拟物:将人比作物或将物比作物。这种手法可启发读者的想象,使文章更生动。(3)夸张,在描述中运用夸张手法,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突出特点。(4)对比,将所描述的对象与其他同类事物作比较,以突出两者的相似或不同。如片段一、二。
2.摹声绘形。生动逼真地描绘事物的外形、情态、特性、声音等,使描写对象具有立体感。如片段二、三。摹声,就是用恰当的词句,对所写对象的某种声音,给予真实的摹写。通过摹声,调动读者脑海中的听觉记忆,创造理想的意境,使读者获得某种真实的艺术享受。
3.联想与想象。在联想时,一般是虚实结合,这样可以扩大想象空间。对事物的描写不可太实,要加上自己的独特感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片段一。
4.衬托、烘托。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感受来衬托事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