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重复的,但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重复,而应当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动的重复。要走出重复的机械性,在教学中就需要寻找一个参照物,我们寻找到的参照物就是课时教学档案,而这要从一次磨课说起。
一、一节公开课的三次打磨
我校青年教师参加市级赛课,所选的课文是一首古诗《望洞庭》。在磨课过程中,对“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话的理解,历经了三次打磨,这三次打磨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打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个是白银盘,哪个是青螺。当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都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看上去这一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在随后的完成作业时,发现全班42人,仅仅只有23人能够将这道题目正确回答——很不幸,这落入了“好看的课堂往往不中用”的窠臼。在课堂设计之初,尽管当时在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时候考量了教学效果,我们判断采用学生看图说话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还是落入窠臼。这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是“既好吃又好看”。因此,我们进一步进行研讨,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理解水平的方法。
第二次打磨,教师针对静态图片、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现状,采用了动态PPT进行演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精彩的:动态的PPT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他们能够积极投身到课堂中……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互动过程中还特地增加了学生反馈环节,课堂表现比较热烈。但是上次的班级试教情况还是让我感到这其中还是有问题,再次用原来的补充习题作为测试题来考量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其结果还是不太让人满意,43人的班级中也就只有33人能够正确回答。
很显然,从教学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教学环节还需改进,这节课还是有提升的空间。那下一步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提出了一点:到名师课堂中寻找智慧,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借助他人的智慧提升自己。于是我们认真学习了于永正老师执教《望洞庭》的教学视频,结果发现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于永正老师采用的方法是拿出了一个盘子和一个螺壳进行课堂演示,于是我们决定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尝试。
第三次打磨,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教师也感到轻松,师生关系和谐。为了了解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是采用了原来的補充习题作为测试题,其结果令人满意:41人的班级中有36人能够做到了全对。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
二、课时教学档案的运用
梳理这一次的磨课过程,我们有这样的一种认识:教学设计的改良过程是一个生动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调机械的重复过程。那如何找到一条通往学生学习的最佳路径呢?借助课时教学档案来改良教学设计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研读整理课时教学档案的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反思过程,也是一个对于课堂教学的两大核心要素——学生和教学设计进行再次认识的过程,这个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生动重复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首先,对学情有清晰的印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往往是一个概念的存在,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怎么样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学习习惯是怎么样的?学生的思维长处在何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这些教师都应在教学前有所了解。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往往还是模糊的。
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实施应该是一个问题解决和应对的过程。所谓的应对过程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种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任何时候的教学都不是教师拿着所设计的现成程序装进学生头脑的过程。学生的头脑也不是教师想象中格式化了的硬盘,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走进课堂的。那么对于学生的这个头脑“黑箱”中究竟有些什么,我想任何人都无法凭空得出答案。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呢?
笔者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到一个最为接近学生实际情况的参照对象。这时,课时教学档案中关于学生的实际资料就成了最佳参照对象。
至于学习结果,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有什么样的教学所得,在很多的时候教师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尽管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出现了诸如“掌握课文内容”“能够仿写一段话”等句子,但对于能够获得怎么样的教学效果,不少教师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此时的教学就成了一场未知的旅程。现实中,这样的教学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创造出的未来是没有底的,那么所谓的高效课堂自然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的低效就是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足,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的不确定。
其次,优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应该是有一个参照设定的结果,而不是往常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跟着感觉走的随意行为。那么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够找到这个参照物呢?
我们可以将课时教学档案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照物,基于课时教学档案的教案设计让教学方向更为准确,教学手段的选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不是一种格式化的重新写入程序,而是对学生原有程序的补充。
三、多重教学视角
理想中的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能够恰好切合学生实际。但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境界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教师所能做到的只是找到一个和学生的实际最为贴近的情境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研读课时教学档案,从曾经经历过的教学实际中来寻找最为合适的教学设计,并且通过研读课时教学档案来对教学设计的诸环节进行改进。
研读课时教学档案,教师可以对教学手段进行选择,没有最优的教学手段只有最为适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是PPT好,还是实物演示好,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在上述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发现通过多次的反复之后,教师还是选择了实物演示这个最接地气的方法来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从教学方式来说,是采用学生讨论式还是教师讲解式,是小组合作还是学生个人学习,这些也是通过研读课时教学档案来实现的。通过对档案中的教学结果的数据进行比对,我们能够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从上述教学案例来说,我们发现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听讲的方式不见得就比小组合作的效率低。
从教学环节的顺序来说,研读课时教学档案会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线性思维的单一推进的过程。
从教学工作的实际来说,打磨反思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整理课时教学档案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于学生和教学设计进行生动重复的过程,在这个生动重复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清晰学生印象,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起点和结果,从而增长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之,教学的意义在于有生命节律的重复,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课时教学档案,于是教学中就有了参考,就有了方向,教学也因此具有了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一节公开课的三次打磨
我校青年教师参加市级赛课,所选的课文是一首古诗《望洞庭》。在磨课过程中,对“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话的理解,历经了三次打磨,这三次打磨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打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个是白银盘,哪个是青螺。当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都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看上去这一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在随后的完成作业时,发现全班42人,仅仅只有23人能够将这道题目正确回答——很不幸,这落入了“好看的课堂往往不中用”的窠臼。在课堂设计之初,尽管当时在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时候考量了教学效果,我们判断采用学生看图说话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还是落入窠臼。这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是“既好吃又好看”。因此,我们进一步进行研讨,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理解水平的方法。
第二次打磨,教师针对静态图片、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现状,采用了动态PPT进行演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精彩的:动态的PPT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他们能够积极投身到课堂中……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互动过程中还特地增加了学生反馈环节,课堂表现比较热烈。但是上次的班级试教情况还是让我感到这其中还是有问题,再次用原来的补充习题作为测试题来考量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其结果还是不太让人满意,43人的班级中也就只有33人能够正确回答。
很显然,从教学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教学环节还需改进,这节课还是有提升的空间。那下一步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提出了一点:到名师课堂中寻找智慧,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借助他人的智慧提升自己。于是我们认真学习了于永正老师执教《望洞庭》的教学视频,结果发现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于永正老师采用的方法是拿出了一个盘子和一个螺壳进行课堂演示,于是我们决定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尝试。
第三次打磨,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教师也感到轻松,师生关系和谐。为了了解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是采用了原来的補充习题作为测试题,其结果令人满意:41人的班级中有36人能够做到了全对。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
二、课时教学档案的运用
梳理这一次的磨课过程,我们有这样的一种认识:教学设计的改良过程是一个生动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调机械的重复过程。那如何找到一条通往学生学习的最佳路径呢?借助课时教学档案来改良教学设计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研读整理课时教学档案的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反思过程,也是一个对于课堂教学的两大核心要素——学生和教学设计进行再次认识的过程,这个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生动重复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首先,对学情有清晰的印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往往是一个概念的存在,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怎么样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学习习惯是怎么样的?学生的思维长处在何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这些教师都应在教学前有所了解。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往往还是模糊的。
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实施应该是一个问题解决和应对的过程。所谓的应对过程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种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任何时候的教学都不是教师拿着所设计的现成程序装进学生头脑的过程。学生的头脑也不是教师想象中格式化了的硬盘,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走进课堂的。那么对于学生的这个头脑“黑箱”中究竟有些什么,我想任何人都无法凭空得出答案。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呢?
笔者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到一个最为接近学生实际情况的参照对象。这时,课时教学档案中关于学生的实际资料就成了最佳参照对象。
至于学习结果,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有什么样的教学所得,在很多的时候教师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尽管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出现了诸如“掌握课文内容”“能够仿写一段话”等句子,但对于能够获得怎么样的教学效果,不少教师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此时的教学就成了一场未知的旅程。现实中,这样的教学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创造出的未来是没有底的,那么所谓的高效课堂自然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的低效就是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足,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的不确定。
其次,优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应该是有一个参照设定的结果,而不是往常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跟着感觉走的随意行为。那么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够找到这个参照物呢?
我们可以将课时教学档案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照物,基于课时教学档案的教案设计让教学方向更为准确,教学手段的选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不是一种格式化的重新写入程序,而是对学生原有程序的补充。
三、多重教学视角
理想中的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能够恰好切合学生实际。但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境界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教师所能做到的只是找到一个和学生的实际最为贴近的情境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研读课时教学档案,从曾经经历过的教学实际中来寻找最为合适的教学设计,并且通过研读课时教学档案来对教学设计的诸环节进行改进。
研读课时教学档案,教师可以对教学手段进行选择,没有最优的教学手段只有最为适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是PPT好,还是实物演示好,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在上述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发现通过多次的反复之后,教师还是选择了实物演示这个最接地气的方法来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从教学方式来说,是采用学生讨论式还是教师讲解式,是小组合作还是学生个人学习,这些也是通过研读课时教学档案来实现的。通过对档案中的教学结果的数据进行比对,我们能够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从上述教学案例来说,我们发现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听讲的方式不见得就比小组合作的效率低。
从教学环节的顺序来说,研读课时教学档案会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线性思维的单一推进的过程。
从教学工作的实际来说,打磨反思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整理课时教学档案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于学生和教学设计进行生动重复的过程,在这个生动重复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清晰学生印象,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起点和结果,从而增长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之,教学的意义在于有生命节律的重复,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课时教学档案,于是教学中就有了参考,就有了方向,教学也因此具有了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