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乐活动中材料的生活化运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奏乐活动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材料分为两种,一个作为游戏当中的材料,还有一个就是奏乐活动中一般用到的演奏材料,就是大家熟知的材料——乐器,它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发出的都是传统的音色。
  关键词:奏乐;材料;生活化
  我们发现传统乐器的音色,在游戏化活动的过程当中还不够生活化,如何让它生活化呢?生活化是靠儿童生活经验选择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孩子们喜欢将生活中的材料当作替代物,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的设计为孩子的需求所创设。在奏乐活动中,我们结合情境,在配器方案中给了孩子一些隐性的支撑。
  乐器“铃鼓”,什么形状?这是乐器的外形特征。敲击鼓皮发出的声音和摇奏的声音,就是他的音色特征。
  中班奏乐活动《小跳蛙》用到的乐器是铃鼓,它的形状是圆的,形似荷叶,突出荷叶的外形特征。在常规使用时,铃鼓就是敲击、摇奏。那我们也有可能把铃鼓挂身上去使用它,挡住脸,玩躲猫猫游戏,增加趣味性。
  根据这样的特征,我们将一些动画片当中的情境和要素,也是故事中的情境和要素跟乐器的特征生活化地联系起来。
  例如汤苏红老师执教的奏乐活动《葫芦娃》,葫芦娃有3个兄弟,分别叫大力士、千里眼、隐身娃。大力士的特点是力量很大,千里眼最擅长看很远的地方,隐身娃可以将自己隐身躲起来,铃鼓作为演奏材料可以匹配给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顾名思义,根据外形特点,结合生活经验,铃鼓最能表现出隐身娃的特征。
  乐器蛙鸣筒和沙锤,可以分别匹配我们的千里眼和大力士,蛙鸣筒像生活中的望远镜,可以表现千里眼这个人物最明显的特征——看得远。沙锤最能表现大力士臂膀(肌肉)有力气。当我们将大力士、千里眼、隐身娃进行这样的乐器匹配时,其实我们对于它的使用增加了情境,更赋予生活化的演奏。
  选择好了情境和材料,我们还要来探索适宜性。教师在试教时只请了6位幼儿使用金属类的乐器——铃鼓,声音较响,全班或半数幼儿使用的话,音效会很响。怎么变低?一般会替换不同音色的乐器,将一半铃鼓改为沙锤,接着我们会发现音效多了,情境不连贯。那如何去调整?减少乐器的使用率。我们还可以变式使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放腿上正面敲鼓面或反过来放腿上敲鼓的内侧,对于这种摆放位置不同,增加了情境性,更加生活化。
  下面以大班奏乐活动《甜甜桂花香》为例,说说材料生活化的使用方式。
  故事导入活动:每年农历八月是什么花盛开的季节?(桂花)我们去哪可以找到桂花树呢?(花园)。把这些桂花捡回去还可以酿成桂花蜜呢!
  教师边说边做相关的生活化动作。
  师生共同探索故事中的动作,并完整地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旋律,随乐用动作表现“走路、找桂花、落桂花、酿桂花蜜及吃桂花蜜”的情境。
  A段:(走到公园)双手同时上下摆动落于腿上,共8下(一拍一下)。
  (找桂花)双手五指并拢放于额头前,共8次(一拍一下)。
  B段:(落桂花)双手同时举过头顶,从上往下抖手(抖4拍,定在腿面上4拍)。
  C段:(酿桂花蜜)一手伸直,掌心朝上,一手握拳放于手掌上方,下面的手掌不动,上面的拳划圈。
  D段:(吃桂花蜜)双手同时在嘴前方抓握做吃状。
  出示工具——铃鼓,探索演奏方法。迁移身体动作,探索“鼓面朝上”敲击和“酿蜜”时“鼓面朝下”当作“碗”的不同演奏方式。结合“落桂花”“酿桂花”的情境,尝试与同伴互动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A段:(走到公园)鼓面朝上,双手同时上下摆动,一拍一下落于鼓面上,敲鈴鼓。
  (找桂花)双手五指并拢放于额头前,共8次(一拍一下)。
  B段:(落桂花)双手同时举过头顶,从上往下抖铃鼓/沙锤4拍,后4拍定在一个身体部位。
  C段:(酿桂花蜜)鼓面朝下(当碗),一手拿铃鼓,一手在上面划圈(做搅拌状)。
  D段:(吃桂花蜜)双手拿铃鼓,将其竖着放于嘴前方,手臂上下摆动做吃状。
  我们在用传统材料时,想让它生活化,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生活化的材料,也可以用传统奏乐活动中的乐器,通过不同的使用方法,赋予它一定的生活化含义。在材料不同的使用当中,我们就会发现结合音乐、材料在转换当中,老师还是需要调整的,如徐雯珺老师执教的中班奏乐活动《失窃的发夹》。选择的乐器是方形塑料鼓。
  故事导入:小侦探们,娃娃家的妈妈丢失了一枚亮晶晶的发夹,发夹上装饰了珍珠。请大家帮妈妈找这枚珍珠发夹。现在我们就去搜寻周围寻找线索吧!
  1.双手在额前做看前方寻找线索的动作。
  2.不同方向的寻找。
  3.探测工具——地面探测仪和综合探测仪。探测仪可以一下一下看,还可以发出声波连续扫描。
  先扫描还是先发出声波,教师们开始讨论:
  教师A:扫描两次,滴滴。
  教师B:先滴滴,再扫描。
  教师C:扫描一次,空两拍,再滴滴。
  ……
  结合音乐特征,最终选择了既匹配音乐的动作,使用乐器原地寻找线索。
  感受音乐神秘紧张的氛围,在情境性语令及动作提示中,感受随乐跑动时串铃、手指沙锤自然散响的节奏,敲击透明鼓的断响动作和节奏。
  4.扩大搜寻范围到院子里及在圈上行进随乐寻找线索。
  在情境引导下,尝试用透明塑料鼓表现寻找线索时望远和扫描的不同动作,并尝试随乐向不同方向做动作。
  5.发出声波之后,向旁边扫描的,还可以向哪个方向连续扫描?
  幼儿再次随乐寻找线索。体验搜寻线索找到发夹的成就感,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知道寻找东西应该用的方法。
  奏乐活动材料的生活化对提升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此我们发现在设计一个活动时,除了要多观察,发现幼儿近期的兴趣点,更要寻找相关的材料,将其生活化地贯穿活动,体验其带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对乐器材料充满兴趣。
其他文献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需要慎重地考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而不是“为用而用”。  情境应当是简约的,不需要浓墨重彩,更不需要锣鼓喧天,只要让学生在此渲染下能调动相关的知识经验即可,只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就好。以《认识人民币》一课为例,创设巧虎带大家去人民币王国旅行的情境,课前欣赏人民币背面的景色,引入数学旅程。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带领大家分别在认识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致使小学生们也逐渐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校园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持续展开中。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虽然目前小学的各项心理健康检查数据报告还属于乐观的状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漏洞,需要校方和教育部门提起重视和改正。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期刊
摘 要: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教学效率,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拥护。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立德树人成为现代社会教育首要目标,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体现着现代教育总体质量的高低,也是现代教育最终追求的目标。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品德加以影响,让学生受到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现在德育教学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下
期刊
摘 要: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避免通过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操练来教授唱歌,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体验,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音色,在律动中体会情感,结合乐器辅助感受音高。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唱歌的快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歌唱教学;小学音乐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创设和教学内容相近的具体情境或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更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是一种高
期刊
摘 要:智慧课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表现出科学、高效、生动直观的优势。数形结合是数学重要思想,但形成其思想需要较高的数学涵养和长期的培养。借助智慧课堂中的现代技术的应用,充分展示与数形结合思想的紧密结合,助力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形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智慧课堂;数形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何谓智慧课堂?即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教学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坚持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根据中职数学教学现状,通过翻转式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中等职业数学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中等职业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中职学校后续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数学教学;教学建议  翻转课堂通俗点来说,是学习者上课前在家看录像、听讲解,然后抽出一些时间上课,老师帮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最让中学生头疼的科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据了解,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总体数量要远高于其他学科,是提升学习整体质量的主要障碍之一,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有效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完成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初中数学属于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组成非常重要。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创新应用转化思想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转化思想;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对策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数学思维是学生转化思想的基础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更是至关重要,这也突显了初中阶段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而班级文化建设又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促使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愈加强烈。在时代的背景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也在全国范
期刊
摘 要: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应用,而且影响深远。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路径,实现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并探讨应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教育;实践模式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