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肺结节(Lung nodules)一般认为是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LDCT的普及和空气污染的加重,以及整体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肺结节检出率日渐增加,尤其是肺微小结节,以往多为中老年人群,现阶段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目前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但临床上由于采集困难,大部分肺微小结节都缺乏相应的病理诊断。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有:一是肺组织活检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尤其是面对多发肺结节,患者心生畏惧,不易接受;二是对于直径较小的微结节或距离脏层胸膜较远的,磨玻璃样的亚实性结节尤其难以触及,处理困难。因此,现代医学暂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依靠患者自觉的定期CT随访以及外科手术,并形成较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由于中医药对于此类慢性发展性疾病效果良好,尤其是无明显特殊症状者,故对于该病的研究也愈发增多,涌现出了多种理论及治疗思路。导师冯毅主任临证近30年,对各种呼吸系统疑难有着丰富的中医诊疗经验,特别是关于肺结节治疗,更有其独到见解。本次总结了吾师对于肺结节理论的认识及临床治验。
方法:
本论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文献搜集整理,总结近年来中西医对于肺结节的相关认识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阐释导师冯毅教授关于肺结节理论的认识,并跟随导师门诊进行病案收集和分析,从而总结导师冯毅主任对于肺结节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等方面的认识和临床治验。
结果:
导师冯毅主任凭借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及多年研习古代中医经典古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疾病渊源、病因病性、病理生理、临床特征、病态发展及预后等方面对中医的肺积、肺痹、肺疽等古代特殊病名与现代医学的肺结节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将现代医学的肺结节归为中医肺积、肺痹、肺疽等病名的范畴。导师冯毅主任认为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因外感邪实,如风、寒、湿等六淫邪气(现代社会则包含更广,如烟尘雾霾、电子辐射等环境与职业因素)或因内伤劳损,如情志、饮食及恣欲等(现代社会由于夜生活的普及,熬夜已成为一大主因),导致体内气血凝滞,运行受阻,痰浊内生,形成病理产物,且瘀血、痰浊等病理因素不同程度地贯穿于此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该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其虚者多为气虚或气阴两虚,日久可损及阳,多归之于肺、脾、肾三脏;其实者则多为痰浊、瘀血或痰瘀互结,临床上常见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兼见肺络瘀阻、痰瘀互结等证。对于肺结节的治疗,吾师冯毅主任认为必须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干预,且辨证与辨病互相结合,以辨病为先,辩证为要。基于导师对肺积、肺痹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大量的临床案例,本着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从整体出发,注重个体化差异,根据疾病发展阶段,虚实侧重的不同而处方用药,早期以祛邪为主,活血、化瘀、逐痰、散结;后期以补虚为主,益气、养阴、补肺、调脾、固肾,阳虚明显者兼以温阳。治疗以益气养阴、破瘀散结为大法,取其结节经验专方芪红通络方,基础药物为:黄芪、太子参、麦冬补肺养阴;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厚朴、红花、三棱、莪术行气破血化瘀;白僵蚕、鳖甲化痰散结;橘络、丝瓜络搜络祛痰,炙甘草护胃调和诸药,其余可随证加减。结论:
肺结节作为近年来新关注的一类疾病,多起病隐匿,常因体检时偶然发现,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以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干咳、腹胀纳呆及情绪抑郁等为主要症状,目前大多尚无明确病因,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匮乏,是临床一类难治性疾病。导师冯毅主任将肺结节与中医的肺积、积聚及肺痹等病名相关联,认为阴阳失调、脏腑受损致气血瘀滞,结节变生,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从整体出发,注重个体化差异,辨病与辨证结合, 以益气养阴、破瘀散结为基本大法,并随证加减,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肺结节(Lung nodules)一般认为是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LDCT的普及和空气污染的加重,以及整体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肺结节检出率日渐增加,尤其是肺微小结节,以往多为中老年人群,现阶段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目前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但临床上由于采集困难,大部分肺微小结节都缺乏相应的病理诊断。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有:一是肺组织活检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尤其是面对多发肺结节,患者心生畏惧,不易接受;二是对于直径较小的微结节或距离脏层胸膜较远的,磨玻璃样的亚实性结节尤其难以触及,处理困难。因此,现代医学暂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依靠患者自觉的定期CT随访以及外科手术,并形成较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由于中医药对于此类慢性发展性疾病效果良好,尤其是无明显特殊症状者,故对于该病的研究也愈发增多,涌现出了多种理论及治疗思路。导师冯毅主任临证近30年,对各种呼吸系统疑难有着丰富的中医诊疗经验,特别是关于肺结节治疗,更有其独到见解。本次总结了吾师对于肺结节理论的认识及临床治验。
方法:
本论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文献搜集整理,总结近年来中西医对于肺结节的相关认识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阐释导师冯毅教授关于肺结节理论的认识,并跟随导师门诊进行病案收集和分析,从而总结导师冯毅主任对于肺结节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等方面的认识和临床治验。
结果:
导师冯毅主任凭借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及多年研习古代中医经典古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疾病渊源、病因病性、病理生理、临床特征、病态发展及预后等方面对中医的肺积、肺痹、肺疽等古代特殊病名与现代医学的肺结节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将现代医学的肺结节归为中医肺积、肺痹、肺疽等病名的范畴。导师冯毅主任认为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因外感邪实,如风、寒、湿等六淫邪气(现代社会则包含更广,如烟尘雾霾、电子辐射等环境与职业因素)或因内伤劳损,如情志、饮食及恣欲等(现代社会由于夜生活的普及,熬夜已成为一大主因),导致体内气血凝滞,运行受阻,痰浊内生,形成病理产物,且瘀血、痰浊等病理因素不同程度地贯穿于此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该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其虚者多为气虚或气阴两虚,日久可损及阳,多归之于肺、脾、肾三脏;其实者则多为痰浊、瘀血或痰瘀互结,临床上常见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兼见肺络瘀阻、痰瘀互结等证。对于肺结节的治疗,吾师冯毅主任认为必须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干预,且辨证与辨病互相结合,以辨病为先,辩证为要。基于导师对肺积、肺痹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大量的临床案例,本着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从整体出发,注重个体化差异,根据疾病发展阶段,虚实侧重的不同而处方用药,早期以祛邪为主,活血、化瘀、逐痰、散结;后期以补虚为主,益气、养阴、补肺、调脾、固肾,阳虚明显者兼以温阳。治疗以益气养阴、破瘀散结为大法,取其结节经验专方芪红通络方,基础药物为:黄芪、太子参、麦冬补肺养阴;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厚朴、红花、三棱、莪术行气破血化瘀;白僵蚕、鳖甲化痰散结;橘络、丝瓜络搜络祛痰,炙甘草护胃调和诸药,其余可随证加减。结论:
肺结节作为近年来新关注的一类疾病,多起病隐匿,常因体检时偶然发现,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以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干咳、腹胀纳呆及情绪抑郁等为主要症状,目前大多尚无明确病因,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匮乏,是临床一类难治性疾病。导师冯毅主任将肺结节与中医的肺积、积聚及肺痹等病名相关联,认为阴阳失调、脏腑受损致气血瘀滞,结节变生,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从整体出发,注重个体化差异,辨病与辨证结合, 以益气养阴、破瘀散结为基本大法,并随证加减,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