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钦努阿·阿契贝,尼日利亚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及评论家,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他立足于非洲土地,以切身感受书写原住居民生活景观与社会变迁,致力于揭露殖民统治对非洲的暴力及人性的粗暴歪曲,试图恢复非洲人的身份和历史。在《瓦解》、《神箭》和《再也不得安宁》三部作品中,阿契贝更是以时间为轴跨越尼日利亚殖民史,展示出传统部族社会的道德体系在殖民蚕食下分崩离析的全过程。纵观国内研究,目前尚无学者对阿契贝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钦努阿·阿契贝,尼日利亚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及评论家,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他立足于非洲土地,以切身感受书写原住居民生活景观与社会变迁,致力于揭露殖民统治对非洲的暴力及人性的粗暴歪曲,试图恢复非洲人的身份和历史。在《瓦解》、《神箭》和《再也不得安宁》三部作品中,阿契贝更是以时间为轴跨越尼日利亚殖民史,展示出传统部族社会的道德体系在殖民蚕食下分崩离析的全过程。纵观国内研究,目前尚无学者对阿契贝这三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所反映出的伦理问题进行整体观照,因此本文将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重返历史现场,通过探析小说中主人公各自面临的身份危机及其在困境中的伦理选择,展示出隐藏在一系列悲剧背后,作家对尼日利亚人民及至整个非洲人民的伦理关怀与民族出路的思考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个部分,其中正文包含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缘由、钦努阿·阿契贝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将回归殖民前期的伦理环境,分析《瓦解》中一名部族英雄在白人入侵前后所经历的身份背离及伦理困境。奥贡喀沃作为在部族中拥有头衔地位的英雄,却因理性意志与道德情感的较量导致“弑子”、杀人一系列触犯伦理禁忌的事件。这时期他既是部族英雄又是杀人犯,伦理身份发生混乱,其家庭伦理关系的缺失是致使其陷入伦理困境的根源。七年流亡惩罚后回归部族,却因着白人入侵奥贡喀沃再次成为家乡土地上的“流亡者”,面对已趋崩溃的伦理秩序,他在困境中选择抗击,成为殖民统治的“反抗者”,宗教与种族冲突是这一时期致使其陷入伦理困境的根源。小说通过揭开非洲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明的历史真实面纱,对身处两者撞击之间“奥贡喀沃”的生存状况展示出深切的伦理关怀与思考。第二章返回殖民中期的伦理环境,探究《神箭》中一位部族祭司在坚守非洲传统信仰时所遭受的身份迷失与伦理混乱。作为半人半神的祭司,随着部族内部诸神之争和外部新上帝的冲击,伊祖鲁的神权与政权相继受到挑战,致使其神的发言人和族群的领导者双重身份迷失。最终,伊祖鲁先后进行了两次伦理选择以求突围:面对部族内部秩序混乱,伊祖鲁担起责任做出修复伦理秩序的选择;面对白人殖民体系入侵,伊祖鲁基于历史意识的苏醒选择独自先行,于摸索中前进,试图去寻找一种将传统部族社会与现代政治相完美融合的政治共同体。小说通过对非洲部族的祭司伊祖鲁的身份书写与困境,反映出作家对于非洲人民出路的探寻。第三章重返殖民后期的伦理环境,揭开《再也不得安宁》中新一代归国知识分子奥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路口上所陷入的身份焦虑及伦理两难。部族集体身份与现代社会个体意识的冲突促使奥比从部族精英变为背叛者,混乱的社会伦理秩序则使他从一名公务员成为腐败分子。奥比的悲剧表明,新一代非洲知识分子很难达到一种有意义的成年状态,后者需要当代价值和古代理想的和谐结合,而不仅仅是对历史上某个有限点的价值形式的认识。第四章阿契贝通过重返历史现场追溯引发伦理悲剧的根源,通过对三部曲中的个体与公共身份问题的揭示,引出人们对非洲历史及困境的反思:帝国文学书写着殖民地野蛮的过去与现在,非洲人深陷传统与现代伦理秩序的拉扯而无法抽离。阿契贝痛心于此主动肩负起作家的责任与使命,决心以文学为武器作出反击,以求突围困境,其反击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民族书写重构非洲主体性身份,二是通过反写帝国白人形象颠覆殖民霸权。对非洲历史的书写与回望体现出阿契贝的伦理关怀,其作品的伦理价值与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重建现代非洲社会新的伦理秩序,二是呼唤非洲本土文化与精神的复归。结语部分对本论文所述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三个小说中所呈现的身份流变与伦理问题反映出作家各个时期伦理思想的变化。尽管作家笔下的主人公接连突围失败,走向悲剧结局,但阿契贝始终勇担自己身为作家的历史使命,他立足本土从非洲内部生发出一种殖民压迫下的反抗文学,致力于通过引导人民对非洲过去的重新发现来唤醒民众,从而挖掘出非洲的伦理价值以走向未来。我们必须得承认,当今世界,非洲文化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哲学思想、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等伦理道德观已逐渐显示出其精神力量,而这种非洲文化的复归正是对西方启蒙理性至上的一种反拨和超越。
其他文献
“公共场所无隐私”的传统观念一直深入人心。但是,时代的变迁使隐私权的保护领域逐渐扩张,公共场所隐私权理论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那么,公共场所隐私权是否应当保护呢?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支持“公共场所无隐私权”观念的理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公共场所隐私权”观念则有“合理隐私期待”理论和多种现实因素支撑。因此,对公共场所隐私权进行保护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对域外的保护状况进行考察发现,虽然各国学者对公共场所隐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针对汉语教学中各语言要素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汉语声母教学是语音教学的基础,学习者的声母习得情况往往对整体发音面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澳大利亚邦尼里格中学为例,对汉语学习者的声母习得状况以及声母发音偏误进行研究,并提出教学对策和思考,以期为汉语声母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二部分对澳大利亚新南
名词重叠用法特殊,分布复杂,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语言学对于名词重叠的研究还停留在探索阶段,这一语法现象尚存诸多疑惑,因而关于对外汉语中名词重叠教学的探讨很少。本文梳理名词重叠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汉语语法知识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相结合,分析名词重叠AA式与AABB式的特征,探索相关内容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分别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外界环境及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变化,其中变化之一就是职业态度的改变。易变性职业生涯态度(protean career orientation,PCO)是指由个人而非组织负责、由个人的核心价值观驱动的职业生涯决策,被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职业态度。以往研究很少探讨PCO在职业生涯决策前期、中期阶段中产生的影响,很少考察PCO对于青年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于PC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出版作为出版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是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又和旅游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属于文化和旅游的交叉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融合发展风口。面对文旅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旅游出版领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展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但目前这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出版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其未来发展。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出版学
近几年我国铁路交通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系统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交通分流作用,而地铁司机作为地铁行车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地铁安全和稳定的运营尤为重要。但伴随着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司机的工作压力同样也在不断增加,司机长期处于长时间执行驾驶、夜间驾驶以及无规律的轮班状态中,很大程度上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和司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地铁司机带来了工作—家庭冲突;而在以往对家庭工作冲突的研究中
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认定是中立帮助行为理论在网络犯罪领域的具体应用,关于网络中立帮助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以及应当如何划定其处罚范围,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按照传统帮助犯的成立条件,行为人主观上明知他人的犯罪意图,并具有积极提供帮助的故意,客观上为犯罪结果的促成贡献了因果力,即可认定为帮助犯。但是倘若帮助者虽然隐约知晓他人的犯罪意图,却与他人之间并没有意思联络,也无法肯定其具有犯罪故意的情况下又应当如何
随着学科研究的越来越复杂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式也日渐发展,观测不同学科的学科交叉性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门话题,学科的学科交叉测度评价方法对学科研究和图书情报学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世界知识经济逐渐发展,学科和学科整合的进程逐渐加速,大多项目和课题很难仅靠单一主题的科学研究活动完成,因此,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专家学者针对例如期刊文献、学科机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或实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创新,当今世界的职业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体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具有流动性,可选择和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促使新生代的青年在职业发展中也具有易变属性,这便是易变性职业生涯倾向,即个体通过自主地管理职业生涯和以自身价值观为指导来追求主观职业成功的一种职业态度。在这种职业态度的引下,个体会更积极主动地厘清自己的职业身份,有更高水平的职业同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领域,是我国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目前国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对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也应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改革和创新。社会化管理与服务是一种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事务运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可以使图书馆的发展更有活力,更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社会化管理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