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基尼利是当代最著名的澳大利亚作家之一,他发表于1982年的长篇历史小说《辛德勒方舟》获得了当年的英国布克文学奖和1983年的美国洛杉矶时代小说奖。这部以纪实的笔调记述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将一千两百名犹太人从纳粹集中营中拯救出来的力作刚一问世就引起了美国著名犹太裔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注意,他立刻买下了本书的电影改编版权,并在酝酿筹划十年之后才终于将根据小说改编的《辛德勒名单》呈现在大银幕上。这虽然是部故事影片,却由于几乎全部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而具有很强的纪录片风格,一经上映便轰动了整个国际影坛,一举夺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七项奥斯卡奖。 《辛德勒方舟》作为小说,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用理念的、推理的形式向读者传递作者的思想,而《辛德勒名单》作为电影,属于视觉艺术的分支,用视象的、表演的形式将导演的意图传达给观众。然而基尼利和斯皮尔伯格在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处理同一个素材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故事自己说话”。托马斯·基尼利为了尽力体现出真实客观,采用了近乎纪实文学的手法,斯皮尔伯格在把本书搬上银幕时,同样是出于逼真的考虑,也采取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舍弃了他一贯最擅长的各种电影特技。就这一点来说,斯皮尔伯格无疑做到了忠实于原著的风格与精神。 然而,正如乔治·布鲁斯东在《从小说到电影》中所说,“从人们抛弃了语言手段而采用了视觉手段的那一分钟起,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从《辛德勒方舟》到《辛德勒名单》,书名中原本带有宗教与救赎意味的“方舟”被单纯的“名单”意象所取代,不正是暗示着影片对原著的简单化吗? 本文在文学与电影改编理论的基础上,对小说《辛德勒方舟》和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同时结合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和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出身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写作和拍摄意图,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不同之处存在的根源和意义。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评论界分别对于《辛德勒方舟》和《辛德勒名单》的观点和意见、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文学对电影产生的影响以及改编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探讨了改编的起源和本质,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改编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简要概括,并且结合相关事例分析了改编的各个不同种类和概念。 第三章深入对比了《辛德勒方舟》和《辛德勒名单》的不同之处。电影中对于小说中部分次要情节的删改,使得这部电影失去了原著中对二战时期纳粹占领区的全景式描述,从而被降格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 第四章则对小说和电影中对于角色的刻画进行了对比。斯皮尔伯格在片中将辛德勒塑造成了一个圣徒,这种改动既没有忠实于原著,也不能令观众信服,堪称一个败笔。然而他对于哥特的塑造却非常成功,因为他完全领会了原著中哥特的人格特质,并且在电影中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一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前几章的归纳,得出结论:尽管在改编过程中,斯皮尔伯格进行了删改和简化,但是《辛德勒名单》仍可被看作《辛德勒方舟》的银幕等价物,二者同为优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