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阳性反应点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火针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有效性。作者对中风后肩痛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加用火针治疗前后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及探讨。为中风后肩痛的治疗探索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单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方法:
  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来源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病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受试对象标准(包括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收集6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后肩痛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8至84岁,病程3至3650天,脑梗塞48例,脑出血12例。采用临床随机分组方案,将符合标准的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结合火针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所有病人均给予中风后肩痛常规康复治疗和火针阳性反应点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风后肩痛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治疗、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常规康复锻炼等。观察组每3日接受火针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1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积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分期、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AS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Modified Rankin Scale生活质量评分(mRS),共7个量表作为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肩痛的治疗作用。再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临床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有效性
  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病程、治疗前疗效观察指标等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性别、发病特点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说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2.组内比较:对同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相关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方案对于缓解中风后肩痛及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均有确切疗效。
  3.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疗效观察指标评分的差值进行非参数检验,两组治疗前后肌力、mRS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分期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肿胀积分、FMA、MBI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治疗在缓解肩关节疼痛、消退肩关节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改善生活能力方面较常规康复治疗有优势。
  4.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中风后肩痛及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均有确切疗效,且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在缓解肩关节疼痛、消退肩关节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改善生活能力方面较常规康复治疗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该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有机模板剂制备了介孔有序的无支撑SiO薄膜和以AlO为支撑体的SiO分离膜.首先考察了HO/TEOS和HCl/TEOS的摩尔比对TEOS的水解速率、溶胶凝胶化速率的影响规律.对不同HCl/TEOS摩尔比下SiO薄膜的XRD分析表明:减缓凝胶化速率有利于得到介孔有序性较好的无支撑SiO薄膜.采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25℃时CTA
该文系统研究了不同缩合剂对固相化学合成胸腺素α的影响,并对其合成工艺和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最佳的合成工艺为:以HBTU为缩合剂,以2-4当量的试剂(前11个氨基酸为2当量,后续的为4当量),平均11h/氨基酸的缩合速度化学合成胸腺素α;缩合后和脱保护后的洗涤次数均以6次为宜.该条件下合成的胸腺素α的粗品收率为89.9%,纯度为31.2%,目标物胸腺素α的收率为28.0%,单位成本为2.49 RM
铁路重载运输在我国的可行性已经在大秦线、神朔线等重载运输专线上得到了实际的验证,对运输中车站场线布置形式、线路数量及有效长、运输组织模式等都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国铁路网中,既有技术站站场场型的布置,重载运输装车、卸车点的选址,以及组合列车组合分解作业站的选址问题,在重载运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重载铁路还将继续向着车辆大轴重化发展,随着新型大轴重货车的开发并投入运营,会对铁路重载运输线路,尤
学位
背景:  我国高原面积广阔,是重要的战略地域。低氧作为高原地区主要的环境特征,是限制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低氧环境暴露可导致人体多个系统功能发生改变,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长期暴露于高原环境,认知功能发生减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低氧暴露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对于保护高原人群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突触结构可塑性活动是低氧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机制,树突棘是神经元树突上的突
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s)是与原研参照药(在该地区已经批准上市)高度相似,并在安全性、纯度和效价方面与参照药没有临床意义差别的一种生物药物,尽管它们在临床非活性成分上可能存在着细微差异。生物类似药不同于传统小分子仿制药,不是其原研参照药的精确复制,是结构非常复杂的大分子生物制品,因此证明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参照药的生物相似性(Biosimilarity)是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的核心。按照“逐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营养最全面、消化吸收最佳的食品,但由于社会压力、生活方式及个人健康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婴儿无法得到足够的母乳,因此仿母乳制备婴儿奶粉的研究十分需要。MFGM(Milkfatglobulemembrane,MFGM)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母乳磷脂在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传递、蛋白质糖基化、细胞骨架重排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证明利用牛乳磷脂替代MFGM加入婴儿配方奶粉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脊柱外科常见的多发病,是引起腰部下段及腿部疼痛或伴有麻木、乏力的常见原因之一。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由于各种因素变性破裂,导致椎间盘内的髓核离开原位置,向脊柱的各个方向突出,进一步压迫神经引起腰部及腿部疼痛,其中,腿部的疼痛可表现为胀痛、放射痛等,有时可伴有麻木乏力的异常感觉以及功能障碍等。多见于青年男性,九成以上该病的病变部位位于L4至S1椎间隙。本研究选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鼠实验观察胶七散对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探讨胶七散促进黏膜修复、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更好的挖掘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可靠的现代医学依据。  方法:  建立经典的冰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6个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胶七散组、奥美拉唑组、云南白药组、奥美拉唑+胶七散组,每组12只大鼠。其中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予生理盐水10ml/kg·d
学位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损伤,在跗骨骨折类型中,该骨折类型大概占3/5左右,其发病机制包括:1.垂直作用于跟骨上的作用力致其损伤。2.来自外力的直接撞击导致。一般骨折部位在跟骨后结节处。3.附着于跟骨结节出的软组织出问题间接导致跟骨骨折。对于跟骨骨折,目前根据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功能的需求,治疗方法大致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两类。虽然随着现阶段手术的相关技术以及影像技术不断提
学位
目的:  探讨浮针结合再灌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浮针疗法及再灌注手法的疗效机制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佐证,造福膝骨关节炎患者。  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控制两张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再灌注手法,针对肌筋膜触发点(MTr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温针治疗,选穴:犊鼻、内膝眼、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