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之后,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县域是最基本的地域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截至到2018年底,我国总共有县级城市2851个,县域总面积占据国土总面积约90%以上,县域人口约是总人口的65%,县域的总面积和人口占比都很高,但是县域经济总量仅仅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如何协调县域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河南作为中部第一经济大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以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河南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截至到2018年底,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44838.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6.73%;县域人口是总人口的79.31%,县域GDP是省GDP的66.42%。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对于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河南省20个县级市以及85个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这105个县(市)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另外本文根据《河南省蓝皮书(2018)》中对河南省各县域发展的规模水平、发展结构、发展潜力活力、农业基础能力等综合评价的结果,将河南省105个县(市)分为经济发达县域、中等发达县域以及欠发达县域3类,研究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
  根据最终的研究结果:(1)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县域第二产业占比、县域人均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县域人均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等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县域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县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县域经济也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影响效果相对较小;(3)对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县域来说,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县域城镇化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大,对于经济发达和中等发达县域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4)县域第二产业份额和县域人均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指标对经济发达县域的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县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对发展中等程度县域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最大。县域城镇化率对于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显著。
  最后提出政策建议:(1)科学引导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2)加大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体系。(3)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加强县域城镇化经济基础。(4)构建人口回流,人才引进机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科学理论的句法观予以分析阐明的基础上,考察了范弗拉森的科学理论的语义观的发展线索与具体内容,并对二者的异同及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考察模型论形式语义学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范弗拉森的语义观中所说的理论的模型概念与模型论形式语义学的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围绕其中的语义概念,论证了在不同与境下,至少可将范弗拉森的理论的语义观进一步地区分为四种具体含义。  首先,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对范弗拉森的理
人工制品是技术现象学的主要分析对象。作为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伊德关于人-人工制品-世界之间关系的分析,没有阐明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人工制品-世界(User-Artifact-World,U-A-W)之间的多重的、动态的关系,也没有阐明这种分析究竟有何种实践意义。因此,本文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U-A-W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弄清这种关系究竟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对包容性设计的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各国纷纷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同时树立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关于公民幸福感和公共服务的研究,以期通过公共服务质量和覆盖率的提升来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中国正处在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又都不健全,各方面的矛盾凸显。在这样一个特
学位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社会支柱,其发展一直都得到我国社会各方人士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自身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运营效率偏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决策机制失灵等。国有企业改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经历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所有权深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混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金融市场日益繁荣。在人口老龄化和新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少儿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和家庭规模缩小,使得中国的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金融作为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并列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家庭金融资产的选择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家庭人口结构视角,具体以少儿人口占比、老年人口占比和家庭规模作为衡量家庭人口
学位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开始强化宏观审慎监管。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金融稳定和“双支柱”监管调控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一行两会和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金融治理结构。但是,如何调控金融监管政策,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引导银行合理有效创造流动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尚未形成共识和统一的操作框架。随着2019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的全面爆发,全球经济再度步入阴霾,给现有
学位
The paper titled"The impact of refugees on the host countries economy:a long term analysis"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long term economic impact of refugee on the hostcountry.Thus the immigration of
学位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同时,美丽生态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进步显著,但依旧存在不足之处,无法达到大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也无法使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为绿色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在绿色金融产品缺失、绿色金融信息不对称、绿色环境外部性、绿色金融资金供需期限错配这四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绿
学位
现今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变发展轨迹的重要时期,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逐渐由行政管理转变为经济型治理。在此背景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使得投资者的势力更加集中并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公司构造及市场发展轨迹逐渐发生了变化,实务界和理论界也逐渐开始把目光聚焦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上。目前关于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主要涉及专业型机构投资者,而忽略了持股比例更大、持股时间更长的法人机构。但在
学位
当前,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囊括经济学、社会学在内的多学科的重点研究目标,与之相联系的研究与应用已在理论分析、技术方法、实证分析等方面取得大量成就,这成为了区域一体化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支撑力。然而,也应意识现在已有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在研究区域的选择、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方法上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目前,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展开区域一体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