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政府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不仅政府部门,全球投资者都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愈发重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成为了外部监管者和投资者进一步考察的对象。所以盈余管理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是衡量信息透明度、对投资者保护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自2008年8月1日开通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以来,我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地理上的时空距离正在快速缩短的同时,高铁也大大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成本。因此本文从高铁开通后为信息流通提供便利入手,考察高铁开通后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探讨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和前景。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入手,包括契约理论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认为由于契约理论导致了企业存在盈余管理,它是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盈余管理也会反向地影响企业的契约。因为在资本市场中,外界投资者也会根据企业的盈余状况决定投资前景,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外部人员很难准确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因此盈余信息也会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契约达成。此外,通过分析高铁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认为高铁的开通压缩了地理时空距离,但是高铁开通对盈余管理的理论依据本质上来源分析师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一方面监督假说认为能够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压力假说则支持分析师的信息反而给企业压力进行盈余管理。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并将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利用200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和2008年以来开通高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模型中纳入高铁开通这一关键变量和其他影响盈余管理的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发现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背景下,高铁开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整体上支持压力假说,即高铁开通会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进一步分析压力假说在新兴资本市场更有可能出现的理论,将样本区分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回归检验,结果发现在资本市场发展较缓的中西部地区,企业在高铁开通后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增加,回归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压力假说的分析。同时,东部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随高铁开通而降低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监督假说,说明我国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市场监管和公司治理体制也较为完善,高铁开通后的“监督效应”在这些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为了验证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对模型做了进一步稳健性检验,分别构建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单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都没有得到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结果,说明了本文模型的稳健性,证明实证结果是稳健和可靠的。
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认为高铁开通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整体上起到了压力效应,企业的盈余管理还有进一步监管和控制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可能的原因是高铁开通起到的对企业监督或是压力的作用取决于企业所在地资本市场发达程度,而我国的资本市场整体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仍然有新兴资本市场的特点和缺陷。只有在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市场监管和公司治理体制也较为完善的东部地区,高铁开通后的“监督效应”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在结论基础上,本文为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成熟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包括构建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在国家层面完善法律体系和提高法治水平,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并严厉打击性质恶劣的盈余管理等破坏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行为;同时从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治理角度提出了包括完善内部信息对外公布的制度并严格执行等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也存在理论分析和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留待以后更多的研究做改进和补充。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入手,包括契约理论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认为由于契约理论导致了企业存在盈余管理,它是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盈余管理也会反向地影响企业的契约。因为在资本市场中,外界投资者也会根据企业的盈余状况决定投资前景,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外部人员很难准确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因此盈余信息也会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契约达成。此外,通过分析高铁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认为高铁的开通压缩了地理时空距离,但是高铁开通对盈余管理的理论依据本质上来源分析师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一方面监督假说认为能够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压力假说则支持分析师的信息反而给企业压力进行盈余管理。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并将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利用200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和2008年以来开通高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模型中纳入高铁开通这一关键变量和其他影响盈余管理的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发现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背景下,高铁开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整体上支持压力假说,即高铁开通会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进一步分析压力假说在新兴资本市场更有可能出现的理论,将样本区分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回归检验,结果发现在资本市场发展较缓的中西部地区,企业在高铁开通后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增加,回归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压力假说的分析。同时,东部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随高铁开通而降低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监督假说,说明我国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市场监管和公司治理体制也较为完善,高铁开通后的“监督效应”在这些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为了验证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对模型做了进一步稳健性检验,分别构建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单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都没有得到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结果,说明了本文模型的稳健性,证明实证结果是稳健和可靠的。
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认为高铁开通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整体上起到了压力效应,企业的盈余管理还有进一步监管和控制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可能的原因是高铁开通起到的对企业监督或是压力的作用取决于企业所在地资本市场发达程度,而我国的资本市场整体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仍然有新兴资本市场的特点和缺陷。只有在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市场监管和公司治理体制也较为完善的东部地区,高铁开通后的“监督效应”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在结论基础上,本文为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成熟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包括构建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在国家层面完善法律体系和提高法治水平,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并严厉打击性质恶劣的盈余管理等破坏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行为;同时从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治理角度提出了包括完善内部信息对外公布的制度并严格执行等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也存在理论分析和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留待以后更多的研究做改进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