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病机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①通过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探讨其共性以及差异性,从而总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病机。②挖掘中医证素与临床实验室检查、斑块性质等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01日至2017年07月31日住院病历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0例。300例患者中包括以下三个亚组,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伴心脑血管病的患者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冠心病的100例。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依照《证素辨证学》中症状计量值,统计出所研究证素的积分,一般以100作为通用阈值,证素积分达到或超过70则诊断该证素。通过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从而探讨动脉粥样性心脑血管病的中医病机。记录每个患者需要观察的指标,包括TG、CHO、HDL、LDL、Glu、HbA1c、UA、Hcy、FIB-C、Crouse积分、斑块性质等(详见附表),通过统计学分析挖掘中医证素与临床实验室检查、斑块性质等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1、300例不同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证素中共有的证素包括肝、脾、肾、痰、湿、瘀、热、气虚、阴虚。其中,证素气虚、湿在三个亚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证素瘀、热在冠心病组及脑梗塞组明显高于颈动脉硬化组(P<0.01);证素肝、经络、心神、动风在脑梗塞组明显高于颈动脉硬化组及冠心病组(P<0.01),证素心、肺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颈动脉硬化组及脑梗塞组(P<0.01),证素阳亢在颈动脉硬化组及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1),证素肾在颈动脉硬化组明显高于脑梗塞组及冠心病组(P<0.01),证素气滞在颈动脉硬化组及冠心病组明显高于脑梗塞组(P<0.01),以上结果均提示了不同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病位、病性证素上的差异。
  2、在研究斑块性质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中发现,吸烟在斑块性质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低回声组中吸烟占比明显高于非低回声组;证素热、肾、气虚在斑块性质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低回声组证素热的占比明显高于非低回声组,而非低回声组证素肾及气虚的占比明显高于低回声组。
  3、三个亚组临床资料分析中,发现脑梗塞及冠心病组在吸烟、高血压上明显高于颈动脉硬化组;脑梗塞组Hcy的均值虽未超过正常值范围,但明显高于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组;冠心病及脑梗塞组的Crouse积分明显高于颈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硬化组在CHO、HDL、LDL、HbA1c上明显高于冠心病及脑梗塞组;脑梗塞组饮酒的患者明显高于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组。
  4、中医证素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指标存在相关性,其中较大的有痰与CHO、LDL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54;Hcy与肝、经络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1、0.276。
  结论: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与证素肝、脾、肾、痰、湿、瘀、热、气虚、阴虚相关,其中气虚、痰、湿是其基本病机,瘀、热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机演变阶段,容易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或因年老,或因久病,或因先天不足,致使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津代谢障碍,痰湿内生,气血运行不畅,阻于脉道,则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日久则成瘀、化热,易致急性心血管事件。若累及心、肺则发展成胸痹心痛,累及肝、经络、心神,诱发动风、阳亢,则发展成中风。
  2、吸烟可能导致斑块的不稳定;证素热可能作为易损斑块的预测因子。
  3、吸烟及高血压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靶器官损害的进程;高Hcy血症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筛查脑梗塞高危患者的预测指标,但不能作为预防治疗的靶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判冠心病的严重性,临床中应重视颈动脉硬化的早期干预,把颈动脉彩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常规筛查手段,以识别脑梗塞及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避免长时间大量饮酒可能是减少脑梗塞的措施,但也不建议将饮酒作为一种减少冠心病发的途径。
  4、证素痰与CHO、LDL为正相关;血Hcy水平与证素肝及经络为正相关。
其他文献
铁路重载运输在我国的可行性已经在大秦线、神朔线等重载运输专线上得到了实际的验证,对运输中车站场线布置形式、线路数量及有效长、运输组织模式等都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国铁路网中,既有技术站站场场型的布置,重载运输装车、卸车点的选址,以及组合列车组合分解作业站的选址问题,在重载运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重载铁路还将继续向着车辆大轴重化发展,随着新型大轴重货车的开发并投入运营,会对铁路重载运输线路,尤
学位
背景:  我国高原面积广阔,是重要的战略地域。低氧作为高原地区主要的环境特征,是限制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低氧环境暴露可导致人体多个系统功能发生改变,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长期暴露于高原环境,认知功能发生减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低氧暴露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对于保护高原人群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突触结构可塑性活动是低氧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机制,树突棘是神经元树突上的突
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s)是与原研参照药(在该地区已经批准上市)高度相似,并在安全性、纯度和效价方面与参照药没有临床意义差别的一种生物药物,尽管它们在临床非活性成分上可能存在着细微差异。生物类似药不同于传统小分子仿制药,不是其原研参照药的精确复制,是结构非常复杂的大分子生物制品,因此证明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参照药的生物相似性(Biosimilarity)是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的核心。按照“逐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营养最全面、消化吸收最佳的食品,但由于社会压力、生活方式及个人健康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婴儿无法得到足够的母乳,因此仿母乳制备婴儿奶粉的研究十分需要。MFGM(Milkfatglobulemembrane,MFGM)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母乳磷脂在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传递、蛋白质糖基化、细胞骨架重排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证明利用牛乳磷脂替代MFGM加入婴儿配方奶粉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脊柱外科常见的多发病,是引起腰部下段及腿部疼痛或伴有麻木、乏力的常见原因之一。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由于各种因素变性破裂,导致椎间盘内的髓核离开原位置,向脊柱的各个方向突出,进一步压迫神经引起腰部及腿部疼痛,其中,腿部的疼痛可表现为胀痛、放射痛等,有时可伴有麻木乏力的异常感觉以及功能障碍等。多见于青年男性,九成以上该病的病变部位位于L4至S1椎间隙。本研究选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鼠实验观察胶七散对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探讨胶七散促进黏膜修复、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更好的挖掘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可靠的现代医学依据。  方法:  建立经典的冰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6个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胶七散组、奥美拉唑组、云南白药组、奥美拉唑+胶七散组,每组12只大鼠。其中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予生理盐水10ml/kg·d
学位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损伤,在跗骨骨折类型中,该骨折类型大概占3/5左右,其发病机制包括:1.垂直作用于跟骨上的作用力致其损伤。2.来自外力的直接撞击导致。一般骨折部位在跟骨后结节处。3.附着于跟骨结节出的软组织出问题间接导致跟骨骨折。对于跟骨骨折,目前根据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功能的需求,治疗方法大致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两类。虽然随着现阶段手术的相关技术以及影像技术不断提
学位
目的:  探讨浮针结合再灌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浮针疗法及再灌注手法的疗效机制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佐证,造福膝骨关节炎患者。  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控制两张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再灌注手法,针对肌筋膜触发点(MTr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温针治疗,选穴:犊鼻、内膝眼、梁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火针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有效性。作者对中风后肩痛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加用火针治疗前后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及探讨。为中风后肩痛的治疗探索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单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方法:  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来源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病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受试对象标准(
目的:  通过观察疏肝健脾消脂方治疗前、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该经验方在治疗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型NAFLD上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符合本试验标准的60例证属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的NAFLD患者,然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在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基础上,中药组加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