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研究——以广西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扶贫时代从狭义上看是指国家完成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与相对贫困作长期斗争的扶贫时期,一般以2020年为时间起点。教育扶贫政策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手段,在后扶贫时代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转变下,也同样到了调适的窗口。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是我国扶贫环境转变的根本原因,但是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又对扶贫提出来新任务和新目标。随着党和国家逐步重视教育在扶贫当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向扶贫政策体系核心迈进,政治地位得到提升。人口流动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贫困的发生空间由原本的农村伴随着人口流动逐渐向城乡分散。从更深层次来看,农村学生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落入竞争的相对不利,成为相对贫困的根源之一。这几点成为民族地区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亟需调适的四个基本动因。本文通过文献法对以往的政策进行梳理,用实证研究法对广西民族地区访谈调查。访谈发现,目前民族地区学校依然存在制约教育扶贫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的不利因素,比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原生家庭问题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和其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以及基层资助工作和支教工作问题。由此,在掌握以往政策调适的一般规律和现实基础上,认为后扶贫时代的广西教育教育扶贫政策的价值导向上需要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教育价值,在政策目标上要向更深层次的教育公平迈进,在政策体系上要更加注重政策均衡,在政策主体上要强调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由此,政府在进行教育扶贫政策调适的时候,首先应当建立以人为本,兼具科学性和多元性的政策调适原则;其次,加强政府实地调研,高效准确的收集民族地区群众对教育政策的各项反馈信息和数据,与民族地区基层教育部门建立动态沟通机制;再次,建立教育扶贫政策的保障机制,在政策供给、财政供给、信息共享等领域建立制度保障,切实保证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开展和落实;最后,建立实施监督和反馈机制,拓宽和疏通各层政府和群众密切沟通的渠道,切实保障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得到有效监督,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扶贫政策的调适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中国志愿服务精神火种燃起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学雷锋”行动,根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壮大。纵观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史,始终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强国梦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志愿服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发展模
学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城市品质、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建设特色小镇正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学位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未带来人口的激增,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日渐增多,诸多额外教育支出导致了家庭教育开支猛增,家庭教育支出与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下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研究城市家庭二孩养育的教育成本与负担是贴合时代及现时需要的。同时,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不断推进,二孩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的各项教育开支成本
学位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与体现。中华民族走过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使世界四大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经过七十多年的奋战,我们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
学位
在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需要通过与导师互动来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习任务。通过了解导学互动与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二者的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导师与研究生互动情况及研究生对于自身学习表现及学习能力的判断及评价情况,为提高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衡量研究生个人发展提供参考方向,从而有效促进导师与研究生和谐互动。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了解某地方师范类大学研究生导学互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已经执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仍存在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招聘困难、教学水平较低、流动性较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只是因为相关政策在执行中发生了偏差,与政策内容本身也存在莫大的联系,比如政策文本中的政策目标与教师真实意愿是否匹配,如果政策目标无法贴合教师需求,政策即使顺利执行,也无法彻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政策执行角度探究政策对乡村师资配置的作用,很少从政策文本角
学位
文科类学术型硕士作为研究生中人数比例较多的学术性硕士群体,其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理论创新人才,撰写学术论文是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论文写作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检验,是硕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就目前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有不少学生
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其发展水平能够折射出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重要助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每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
学位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可以得出,如果把世界银行提出来的贫困线作为核心依据,若普通家庭劳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不超过6年,其贫困发生率将大于16%;而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三年,贫困概率会减少7%;如果受教育年限为九年到十二年之间,贫困率直接减少2.5%;如果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基本上不会出现贫困现象。由此可见,教育程度往往可以体现在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中: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动力平均收入得以提升。从这个方面也
阅读是从抽象的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过程,是人类在知识传承中所特有的一项活动。学术阅读是科研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阅读是研究生拓展专业知识基础、积累学术知识、跟踪学科前沿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研究方法、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阅读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并进行反复的科研实践训练。为把握硕士研究生的学术阅读情况,增强对研究生阅读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引导硕士研究生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