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赵建军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经验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300例临床病例原始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中总结出赵建军教授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证候特点、立法、处方等方面的临床经验。
  方法:
  将导师2017-2019年来诊治的有关缺血性中风病的完整病例资料,整理成word版,再将病例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后录入数据挖掘系统,选用系统中相关数据板块进行中药分布统计,属性分析,关联原则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图表,最后总结并归纳导师的用药特点。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3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病例,300例患者均大于40岁,其中大于60岁的病例有185例,占总人数的61.67%。
  2.缺血性中风的症状中,半身不遂出现的频率达81.99%,取前10位的症状依次为:半身不遂,头晕,头痛,言语謇涩,肢体麻木,耳鸣,口舌歪斜,怕冷,口干,乏力,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
  3.本研究共搜集672首处方,赵建军教授共使用过185味中药,中药总频数12054次。其中中药频次大于30%的药中取前15位中药依次为:天麻、丹参、鸡血藤、珍珠母、全蝎、僵蚕、钩藤、赤芍、山茱萸、牛膝。
  结论:
  1.缺血性中风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其主症有半身不遂,头晕,头痛,言语謇涩,肢体麻木,耳鸣,口舌歪斜,怕冷,口干,乏力,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
  2.用药多味苦,性平,归于肝经。核心中药有天麻、丹参、鸡血藤、珍珠母、全蝎、僵蚕、钩藤、赤芍、山茱萸、牛膝,常用中药组合方式分为平肝药+柔肝药、平肝药+活血药、平肝药+补肾药;6个核心聚类群分别为:①川芎、当归、白芍;②白芷、延胡索、水牛角;③石决明、夏枯草、茺蔚子;④白蒺藜、珍珠母、钩藤、牛膝、莱菔子;⑤天麻、全蝎、僵蚕;⑥水蛭、山茱萸、丹参、鸡血藤、赤芍。
  3.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机为病发于脑,髓海空虚,本在于肾;本虚邪实。可归结为髓虚毒损。治疗上依据髓虚责肾,培肾固本;邪气仍在,祛邪务尽的原则。
其他文献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随着该技术的发展,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膜易污染、曝气能耗高、废弃MBR膜的处置等问题。本文从MBR膜的亲水改性、废弃MBR中空纤维膜曝气的MABR工艺、MABR-MBR耦合工艺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开发一种膜抗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MABR-MBR耦合新工艺。  (1)针对MBR膜易污染问题,从膜特性方面进行了探究。首先
学位
土壤盐分胁迫显著影响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已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环境逆境之一。盐分胁迫不仅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如发芽、幼苗生长和生育时期,还会影响产量及其构成。土壤盐分胁迫主要以三种方式影响作物生育过程:(i)渗透胁迫,降低水分可用性;(ii)离子胁迫;和(iii)细胞离子平衡改变。小麦的种植面积比任何其他经济作物更广,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作为一种广泛适应性的作物,具有一定的盐分耐受性,但
学位
  本试验旨在从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放线菌,寻找新农用抗生素产生菌来源,并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1)为了提高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效率,解决放线菌分离培养中真菌、细菌污染问题,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选择性分离放线菌的适宜方法:采样后立即将土样于28℃下风干10d,用6﹪酵母膏和0.05﹪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其悬浮液进行混合预处理,再用稀释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对祛风止眩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明确祛风止眩汤治疗效果及适应证。  方法:本研究将门诊符合入组标准的72例前庭性偏头痛(风痰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祛风止眩汤,早晚分服;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奥力保克,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10mg每晚口服一次。疗程为4周,随访3个月。疗程结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温胆汤治疗失眠的文献医案及黎明全教授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温胆汤治疗失眠的方证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温胆汤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系统的文献查阅,总结历代医家对温胆汤的理解及临床应用,总结历代医家用温胆汤治疗失眠的医案以及黎明全教授门诊应用温胆汤治疗失眠的病例,分别录入Excel表建立2个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黄金分割法及系统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温胆汤治疗失眠的
学位
1.目的:  结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我国的发病率,及其对人体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的整体反映能力,通过临床、实验合为一体的研究,尝试探索调脂消斑通脉方(TXT)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及机制,为临床上应用调脂消斑通脉方治疗颈动脉斑块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也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方法。  2.方法:  2.1 调脂消斑通脉方对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  通过回顾导师赵为民教授
目的:基于“气一元论”理论学说,进一步结合《黄帝内经》“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探讨CFS中脾气虚证的机理及中医相应干预疗效研究。  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汤药疗法,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干预,对照组仅调整作息时间以及适当运动。汤药煎服法:选用砂锅,每副汤药用600ml清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煎煮,煮出三分之一汤液分两次服,日一副,为期
目的:本文章旨在通过对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应用中医特色的管理手段,观察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  方法:来源于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及导师课题试验分中心的符合诊断及纳、排标准的72例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后者采用基础常规治疗,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慢病管理。通过改良RANKI
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输合配穴针刺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影响,通过对比观察输合配穴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输合配穴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作用及其在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并为中医康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根据本临床试验的纳排标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中医慢病管理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探讨中医慢性病管理治疗失眠的特色优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收录2019.09-2020.01期间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过程中由于依从性差治疗组结案3例,对照组结案1例,由于疫情影响治疗组结案6例,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