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高水碘地区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及适碘地区天津市妊娠晚期孕妇的碘营养状况。2.掌握两地区孕妇及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3.探讨过量碘摄入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的关系,为高碘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4.探讨不同碘水平摄入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根据水源性高碘地区划定标准及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水碘监测数据,选择海兴县为高碘地区,并以地理位置毗邻、基本消除碘缺乏的天津市为适碘地区。2.分别在海兴县医院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集18~45岁的待产孕妇,纳入标准为无内分泌疾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无心脏病及家族遗传病等、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饮食习惯无特殊、孕期未使用碘剂。3.记录入选对象的基本资料,签订知情同意书。4.采集孕妇中段尿样、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孕妇尿碘水平,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FT3、FT4和sTSH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TPOAb和TGAb水平。结果1.高碘地区210名孕妇和适碘地区174名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40.70μg/L和217.06μg/L,分别属于碘过量和碘营养适宜状态。2.高碘地区孕妇和新生儿的血清FT3、sTSH水平高于适碘地区孕妇和新生儿,FT4水平低于适碘地区孕妇和新生儿(P<0.05)。3.高碘地区孕妇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尤其是亚甲减患病率高于适碘地区孕妇(P<0.05);高碘地区新生儿血清sTSH水平分布与适碘地区新生儿相比,偏向高值分布(P<0.05)。4.两地孕妇和新生儿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高碘地区患有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亚甲减的孕妇,其自身及新生儿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产新生儿的血清sTSH偏向高值分布(P<0.05)。6.同一地区不同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孕妇及新生儿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者,高碘地区孕妇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亚甲减患病率及新生儿血清FT3和sTSH水平均高于适碘地区、新生儿FT4水平低于适碘地区、抗体阳性孕妇血清FT3和sTSH水平高于适碘地区、FT4水平低于适碘地区、新生儿sTSH <5mIU/L比率低于适碘地区、sTSH>10mIU/L比率高于适碘地区相应人群(P<0.05)。7.同一地区孕妇尿碘水平分别与其新生儿的TGAb和TPOAb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8.高水碘是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为26.535(P<0.05);高水碘和妊娠结局异常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sTSH>10mlU/L)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38和3.179(P<0.05)。9.高碘地区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双顶径均大于适碘地区新生儿(P<0.05),而股骨径小于适碘地区新生儿(P<0.05)。高碘地区无甲状腺疾病的孕妇所产新生儿的双顶径大于患有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亚甲减孕妇(P<0.05)。结论1.高碘地区被调查孕妇中大部分处于碘过量状态,提示应尽快改治水源,保证适宜的碘摄入量。2.过量碘摄入能增加孕妇患甲状腺疾病尤其是亚甲减的风险,并影响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使其TSH水平升高。3.孕妇碘过量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时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大。4.孕妇和新生儿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有随孕妇尿碘水平的增高而升高的趋势,应监测相关指标。5.应关注患有甲减或亚甲减孕妇所产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高碘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