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分地区的研究和区域内的研究均显示,农户借贷的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渠道,即非来源于正式金融机构。
为什么我国农户借贷以非正式渠道为主,学者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在我国金融管制的大背景下,一般认为,正式金融机构贷款的供给不足导致了非正式的民间借贷成为农户获取资金的重要替代途径;也有学者更具体的从农户经济特征或小农借贷行为特征对此做了更详尽的阐释,认为,在传统农业阶段的农户资金需求特征(生活性、小规模性)决定了难以通过正式金融安排满足,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等非正式渠道满足,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民间借贷就越盛行;如果供给型金融抑制理论得到实证支持,那么,提高利率和实施金融自由化就成为政策选择,然而,部分学者对供给抑制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同时,农户对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需求却相对有限。也有有社会学者提出了农户借贷的“两级三元结构”,即农户首先考虑的是“具有救济性质的国家农贷,在国家农贷不可得或满足不了需求时,小农便会考虑熟人信贷。在熟人信贷得不到时,就只有借高息贷款”。持“两级三元结构”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当小农家庭实现转型后,商业性农贷制度才能建立,然而,“小农家庭的转型”需要付出经济、社会、政治成本,“当国家和社会难以承担这些成本时,小农的‘两级三元结构’就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在分析了学者关于农户借贷渠道现状及成因方面的研究后,笔者发现:无论是供给抑制论,还是(有效)需求不足论,还是“两级三元结构”论,对农户借贷选择及其成因的解释都因过于宽泛和笼统而降低了说服力。
笔者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分析框架,选择农户借贷环境和农户自身借贷需求短期内变化较大的四川省M县为调研点,以该县农户的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农户借贷选择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
对贫困山区M县样本农户的研究结论显示:农户的信贷选择遵从理性经济人的成本最小化原则,农户在自身借贷需求变化和借贷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将遵从借贷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原则对自己的借贷渠道选择做出调整。而农户选择非正式渠道借贷除利息考虑外,重要的原因是,已有正式金融供给的产品特征不符合农户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农户向其借贷的交易费用,主要表现为:多数样本户因正式借贷渠道手续繁琐而选择了非正式渠道借款。说明正式信贷的手续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交易费用,借贷手续简繁之间的交易费用差异成为农户在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之间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此外,借贷产品的供给类型,如资金量、还款周期等,与农户的需求不符也增加了农户正式渠道贷款的交易费用,形成农户正式渠道贷款需求不足。而需求与供给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范围内,农户的借贷需求有同时性、资金需求特征有同质性时,如,样本农户所在村落的农户生产特征有同质性时,可以为供给方统一办理提供条件,从而减少贷款办理的交易费用,而需求方也可以通过手续办理的分工和“打包”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使得借贷交易更容易发生。